第二天上午,柴中尉和另一个伙计拉了平板车,送货到几家商店。两人都是脑子好手快腿有劲的青年人,很快就干完了。
柴中尉对同伴说:“掌柜的说了,咱们中午回去赶上午饭就成。
这到中午,还有一阵子,你去玩吧。我拉车慢慢回去。”
同伴很高兴:“柴哥,今儿你辛苦。下一趟咱俩一起送货,我拉车回去。”
柴中尉笑骂道:“你小子,跟我不一样。
我的婆娘在乡下,一点工钱我还要寄回去养老婆孩子,你正是好时候——行了,不说这个了,你去吧。”
同伴高兴地走了。
他走了后,柴中尉才稍许有些后悔:“妈的老子说多了。这小子刚开始追求‘祥亮布店’大伙计的妹妹,没几个人知道,老子一下子没注意,差点说漏嘴。
这要是赤党分子一类的家伙,会立刻起疑:‘柴哥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了?’
老子还得稳着点儿,不能刚刚发展了小信,将开展一小片就得意忘形。
越是有职业的习惯和技巧,越是要小心。”
他拉着平板车,转到一家山货店侧边院子门口,对看门伙计说:“兄弟,我找你们大掌柜。”
看门伙计识得柴中尉是大掌柜交代过的,随时要关照的货栈伙计,连忙说:“柴哥你尽管进去。”
柴中尉拖了平板车进院子大门,斜着顺溜几步,放下车,大摇大摆走进一溜平房尽头进口。
他在走道里走出去十多公尺,向右一拐,出了平房,沿一条静谧无人穿院小道,穿过院子去,到了外面院墙一角,在一扇小门上敲了三下。
小门开,一个鼻子上部略歪的小老头瞪眼看看柴中尉,说:“小柴?”
柴中尉恭敬地说:“是我,火哥。”
小老头鼻子里哼一声,“你怎么不走茶叶店正门?”
柴中尉说:“人多,也不好放平板车。”
小老头不再多说,让开门口,柴中尉闪身进去。
他并不再多说一个字,穿过这茶叶店后门外小院门,直接沿眼前极为狭窄的小巷快步向前。
小巷两侧都是高墙,没有任何门户。
这其实是一条封闭的通道,足有五六十公尺长。
柴中尉不跟歪鼻子小老头再多说话,并不是不尊重小老头,而是绝对尊重小老头的习惯。
这歪鼻子小老头,因为说话声音难听,形成了不愿意跟人多说话的习惯。
柴中尉参加侦缉队伍不久,就听说了队里有个老资格队员,年纪接近五十,人称火老头。
柴中尉当时还是少尉,听说火老头的军衔也就是中尉而已。
据说火老头当过清朝新军的兵。后来辗转成为北江侦缉大队的元老队员。
从总司令决心“清共”的民国二十六年春季起,火老头就紧跟中央精神,在自己所在的基层队伍里,向赤色党人勇猛动手,杀人不眨眼,短短时间里,便立下赫赫功劳。
好多同事战友都钦服火老头的勇气见识。
有的说,“能像火老哥他这样看得透,对所有有赤党嫌疑的人,都敢下杀手,从不手软的,不多。
火老哥他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