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 不可能中创奇迹 (上)
向河渠回家后,首先在厂内与缪、许二人进行会商。听了向河渠的汇报,都认为租赁是个好办法,不过150万却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向公司和党委汇报,都是束手无策。适逢经管办、信用社连袂来要债,向河渠打开天窗说亮话。他说:“潘家镇、粮食局的考察都确认是个好 项目,都因固定资产投入关难过,无法接产。潘家油米厂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他们的变压器、发电机组、冷冻设备和厂房等价值不下于80万元可以租给我们使用,项目启动后还可以在贷款有困难时提供流动资金,这样优越的条件到哪儿找去?假如这个项目不能上马,福利厂将会关门,债我没法还。二位可以向领导汇报,说句不中听的话,欠你们的债,原本就是不公正的。我可以破罐子破摔,任凭处置不皱眉的。”
来要债的都是熟人,信用社的小江是向河渠同学的弟弟,经管办的老吴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上命差遣嘛都是身不由己。他们说:“有几个不知道这贷款扣到你头上是冤哉枉也呢?可谁让你莶字认可了?你莶字认了帐,不找你找哪个?”
至于说到借款上项目,这主就不是他们能做的了,得汇报领导,由领导作主。于是两人同一个腔调说:设备投资得县里作主,乡里只怕没权。果然信息反馈回来了,信用社是小江来说的,经管办则是尹新南将向河渠叫了去当面说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经请示认为设备投资不予支持,生产线建成后可在二十万范围内给予流动资金的扶持。
查安定来过两回了,他的一句话给了向河渠的启迪:“生产线能不能边建边生产?”他拿起技术资料进行认真地琢磨。氟化苯是将定量的氢氟酸和苯胺在合成釜内低温反应成盐,再加入亚钠,在低温下重氮化,在40度以内热解,分离出废液得粗品,再经中和、过滤后蒸馏得成品的。
合成釜、中和釜甚至反应釜都可以先用一只釜 ,粗蒸和精蒸也暂用一只,离心机暂不用,其他冷凝、抽滤都暂用一半,冰机油厂有,无须购置。这样一来,可以缓慢地生产起来,待到流动资金到位后再慢慢添置齐全。心头不禁暗暗一喜,这就有些象陈宏 志的借势而起了。谁知一计算,不禁又泄了气,原来不管怎么算,没有60万玩不起来。
缪丽却不这么看,她认为一个从无到有300万转不起来的生产线,只要有60万就可以借势而起,慢慢建起建全,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她说:“不要灰心,再做做努力。老许,你不是能借到二十万吗?提起精神来去想办法,成败在此一举,弄不成就得树倒猢狲散,再不拼一拼什么时候拼?”
老许问:“叫别人拼,你拼不拼?”
缪丽笑笑说:“我当然也要拼,向会计更要拼。我去找找亲友,看能不能借出几万来,向会计再去追追黄主任和康奥,还有殷新华,他不是包将我们的荒酸卖掉的吗?不就是想多挣点钱吗?两万,一万九也卖,不,一万八也卖,凑起钱来,千方百计把它弄上马。还有了解了解设备厂家看能不能欠一部分;还有查安定那儿你老许动员动员他也想想办法。在这个项目上不出钱,什么边儿也别想沾。”
老许笑着说:“老向没说一句话,你倒噼哩叭啦说过不停,十足象个老板娘。”
缪丽嗔道:“他就是个书呆子,一板一腔的能成事?老板娘怎么了?我要真是老板娘啊,他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向河渠知道缪丽说的是事实,如果老板娘是缪丽而不是童凤莲,从创办生化厂开始,说不定就不会走这么许多弯路,尤其是不会接收顾荣华的钱而骑上这下不了的虎背,也绝不会让顾荣华这么洗手上岸的。行泼、吵架,她可是一把好手,可惜不是。
但从另外角度讲,也幸亏不是。因为她的不少言行与自己的做人准则是格格不入的,自己是个硬头,碰上缪丽的泼辣,说不定会家无宁日的,尤其是她那个风流性儿谁能容得下?也只有朱发达能容了。二十几年来他一直庆幸自己娶了凤莲,穷是穷一点儿,但穷得安顿。不过对于缪丽刚才一番话他是赞同的,他说:“就按缪丽说的,我们各自努力吧。”
见到周兴鹏,他问:“蒋杏君在问你到哪儿去了,他有事要商量。”向河渠立即赶去。刚见面,蒋杏君就问:“向厂长咋搞的?上得成上不成也得有个回音啊,怎么一直没个消息。小瞿他们可有些急啦。”
蒋杏君说的小瞿是金坛人,供销方面路子较广,是邵红珍介绍的。原在振华干得好好的,不久前与科长闹翻了,想早点儿离开那儿。说假如向河渠这儿落实不了,他的朋友打算承包一家关门的化工厂,想拉他一齐去呢。向河渠说快了,目前为资金方面有些困难,正在想办法。
蒋杏君说:“差多少?假如差得不太多的话,可以跟设备制作方欠欠帐的。”向河渠说:“要是能欠帐的话, 进度就可以加快了,有这样的厂家吗?”蒋杏君说:“设备制作厂给人家制作设备,欠帐是常事,很少全部付清的,有个保质期嘛。在约定的期限内发现设备质量有问题,不合格,可以索赔的。全给了,找谁赔钱呢?”
这个信息对向河渠是个意外,因为他从没买过可以欠帐的设备,这回可长见识了。忙问:“都这样吗?”蒋杏君说:“也不!看你单位大小的。不是说行大欺客,客大欺行吗,就看你怎么去谈了。”
向河渠说:“谢谢你教了我这一招。按你说的我该找小规模的制作厂,附近有吗?”蒋杏君说:“有哇,周铁、卜弋桥有几家,其中唐晓中我还认识他呢。”向河渠高兴地说:“太好了,就请你和我一齐去。”
蒋杏君说:“别,别,别 ,一开始我就出面,他开了价,我就不好还了。你去谈,到需要人圆弯时我再帮你说说。”向河渠说:“那好,我先去找他谈谈。”
蒋杏君说:“别呀,你得心中先有个底对不对?别忘了货比三家.........”没等蒋杏君说完,向河渠就全明白了。
向河渠将所需设备请打印店打了个清单,并复印了十份,然后就在宜兴、金坛、常州奔波起来。每到一处,他都递上清单,在对方报价时都说清他将货比三家,从中选择价格最优惠的莶。这么一来他不但知道了价格,而且在交谈中了解到价格组成的因素。为表示报价的诚意,有的单位销售员甚至告之了成本的构成,于是他制定了自己讨价还价的说辞。在无夕一家规模较小的正规厂通过拆骨算命,将价格降到他们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然后与他们拟了协议草案,声称回去经领导批准后即来莶约。
向河渠将协议草案带给蒋杏君看,并讲述了事情经过。蒋杏君将原来的投资预算和协议草案对比一番后说:“真有你的,居然降到这种价位。有这个协议草案我可以同你一齐去找小唐了。我可以说当我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拉你到他那儿去的。哎,向厂长,这不会假的吧?”向河渠说:“开什么玩笑,他可以打电话到这家厂询问嘛。”
周铁冷作机械厂的唐厂长见蒋杏君给他带来了十只1000到3000立升的反应釜、400平方米冷凝器和三只计量槽的订单 ,喜出望外。但看到价格,就说太低了,没钱赚。
向河渠拿出无夕厂草拟的协议给他看,并建议他依照草案上的电话号码打个电话问问。蒋杏君说话了,他说:“唐厂长,氟苯项目你知道眼前是个热门项目,这个项目由我组织人去实施,技术、供销都由我们的人去负责。为照顾你的利益,我才把向厂长拉到你这儿来的,生意你能做呢就做,不能呢,也不要勉强。”
向河渠说:“华盛厂想必你也认识,比你这儿要气派多了,老蒋要我把这批设备交给你做,我还有点不放心呢,既然这样,........”向河渠站起来说,“这一次就由华盛做,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谈。反正这仅是第一期工程,以后机会还会有的。”
唐晓中见状忙说:“请坐,请坐,一切好商量。”蒋杏君说:“向厂长,看我的小面子,容小唐考虑一下。”向河渠说:“好吧,反正千万别带勉强。”
唐晓中走出他的办公室不到一刻钟就进来了。他说:“蒋大哥是我的老朋友了,第一次为我介绍业务就谈不成的话,也太不仗义了。就按向厂长说的办吧,总价款38万。”
向河渠说:“这价钱是送货到厂验收价。”唐晓中说:“本应由定作方提货的,一打也不在乎一掐了。我们就来拟一下协议吧。”向河渠说:“别忙,请领我们参观一下生产车间,好让我心中有个底。”
唐晓中有些犹豫,蒋杏君说:“小唐别担心,向厂长是个实在人,他的厂也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乡办厂, 要真看不起小厂,也就不来了。”向河渠说:“说得对。”
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后,向河渠说:“唐厂长,从贵厂规模看,我有些担心你们不能如期完成这批设备的制作。”唐晓中连忙表态说:“只要我们莶了约,就一定如期送货。”蒋杏君说:“向厂长放心,我蒋杏君敢担保。”
向河渠说:“我们先小人后君子,按常规我付十万定金之日起协议生效,三个月内送货。”唐晓中说:“没问题。”向河渠笑着说:“你没问题我有,我不放心你的质量。如果哪个方面质量出了问题,我就糟了,我得留一手。”
唐晓中说:“向厂长,别看我们厂小,干活儿都是好手,绝不会自己砸自己的饭碗的。”向河渠说:“这一点我也相信,但你不是有意粗制滥造。这么多设备的制作,偶有疏忽也是保不定的,关键在于你们没有探伤的设备,测不到隐蔽处的伤痕,让人担忧。”
蒋杏君笑着说:“向厂长对冷作知识知道得不少。”向河渠说:“没办法,是现实逼的。我经历过液碱贮池、不锈钢反应釜渗漏的教训,不得不防。我来得爽,你唐厂长有把握呢,设备全部到厂我支付八万,其余二十万分四个月付清。没把握,我们还是好朋友。”
唐晓中说:“货到不全部付清也是有的,余款的比例只能是货款的小部分。你说的倒变成大部分欠着,这我不能接受。”蒋杏君说:“倒也是。比例确实有些大,是不是留个尾数八万,怎么样?”
向河渠说:“按常规如果违约,违约金是定金的双倍。要不这样,我们改定金为五万,那么一来,余款就留十万,你看好不好?”唐晓中说:“十万定金不能少。”
向河渠说:“那就没办法了。万一出现质量问题,我再到你葫芦里抠籽,倒不如跟盛华莶约啦。同样地给钱,何苦给自己留后患?”唐晓中分辨说:“质量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向河渠说:“只要你有绝对把握担什么心思?愁我设备投资一百几十万,总投资三百万,赖你二十万的帐?”唐晓中说:“那倒不是,只是,只是-----”他说不出“只是”后面的内容。
向河渠说:“还是刚才那句话,你量力而行,不能接的千万别带勉强。走,老蒋,周铁镇我是第一次来,去领略领略这儿的风景,呆会儿再来。”
蒋杏君知道是给唐晓中留商量的时间,就欣然说:“好哇,我是熟门熟路,带你逛一会儿。”随后又转向唐晓中说,“小唐,你们商量一下,要是同意呢,就按刚才议的内容写个协议书,我们回来莶一下就走。中午殷新华还约向厂长吃饭呢。”唐晓中忙说:“那可不行,不论成与不成,都得在我这儿吃饭。”
有人说向河渠不懂得欣赏自然的美景,其证据之一是诗词中极少见到描写景观的。这是真的,不管是本书引用的,还是没引用的,七八百首诗词中写景的数不上几首;第二是日记中只见所到之处买了什么什么书,却不怎么见到游览了什么什么山水园林。今天说是领略周铁的风光却到新华书店领略去了。蒋杏君呢,自然知道向河渠的用意,也不提去哪儿看看,只是尾随着向河渠走,不是带路,到成了尾随。两人边走边说着话儿。
蒋杏君说:“老向,你很会生意谈判啊,怎么在同我们谈合作时没有这一套又一套的?”
向河渠说:“对象不同话不同,目的不同话不同嘛。说到做生意,我并不会做生意。你是知道的,最近的两趟生意都败了,不是被套了进去,就是被骗。这一回主客易位,主动权到了我的手上,要是再上当受骗就太窝囊了。说真的,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还真不想跟这位唐厂长做这笔生意。跟你们合作就不一样了,我们是长期合作的伙伴,为的是共创大业,是一个目标,是一方,不是双方,是朋友不是生意对手。”蒋杏君说:“难怪吴工说你够朋友呢。”
在周铁的书店里向河渠只挑到一本《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就走了出来,同蒋杏君再回冷作厂。
听向河渠电话告之设备制作协议内容的缪丽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估计要花60万的釜罐,竟然只需花38万元,而且18万就能送到现场,然后四个月内结清。她立刻把这喜讯告诉查安定。当向河渠回到厂内时, 查安定已在厂内恭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