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阿萝似乎还要说些什么,最终却还是忍住了。
公孙洵笑笑,安抚道:“别担心,我心中有数,眼下诸事还都是可控的。你只要记得,不管是谁问起,你我都并未到过高奕寝殿,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其实以阿萝的聪慧,即便公孙洵不嘱咐她也定能明白个中的严重性,自是不会随意将当日所见之事说出来,而公孙洵这般嘱托阿萝,也并非是出于不放心,他之所以这样,反而是为了安阿萝的心,公孙洵是想阿萝知道,只要抵死不认见到高岐杀害高奕的一幕,一切便都有转圜的余地。
尽管即便如此,阿萝的心中仍旧七上八下,但既然主子已然下定决心,阿萝便也只能誓死追随。
高霍因病不朝,高岐除了每日前往宣极殿问安,其余时间也是闭门不出。
在旁人看来,高岐的表现全因担心父皇安危以及哀恸于兄长之死,毕竟在众人看来,这位六皇子虽不学无术,可对父皇高霍的孝心以及与三皇子高奕的兄弟之情却是半点也不曾掺假的。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是,高岐因黎洛溪之死萎靡数日,而后便又将目光投向嵬府的公孙洵。
公孙洵在高奕死前曾去过奕王府,这事在郢都城内近乎人尽皆知,可却鲜少有人知道,那一日,公孙洵还曾带进去一个女扮男装的人。
只不过,这事瞒的过众人却瞒不过高岐,当日,黎洛溪忽然出现在高奕寝殿时,高岐便已心中存疑,毕竟当时的奕王府已被禁军团团围住,即便他身为皇子,若无尹向山从中周旋,也绝难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王府。而黎洛溪显然没有这样的本事。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她是被人带进去的。
此事并不难查,高岐只让尹向山问了问守门的禁军,证实当日公孙洵确实是四人入府三人出府,便就断定黎洛溪确是公孙洵带入王府无疑。
高岐得到这个结论后并未急着去嵬府要个答案,在高岐看来,公孙洵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决计不是一时兴起,他将黎洛溪带走,又把她送到高奕身边,定是有所图谋。
这一刻,高岐开始隐隐怀疑,自己这个谋士的真正目的,他来到南陈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真是像他自己所说想要寻明主,做一番成就吗?
如果当真是如此,那么他所寻的明主当真是自己吗?
既然公孙洵可以假意帮助高奕,又如何能保证他对自己所谓的忠心就不是虚以委蛇?
高岐仔细回想公孙洵来到南陈后的一切,自公孙洵来后,高颂先后失了范冉之,柳宗义和大将军简威,表现上看公孙洵确实帮他打压了高颂一党,可若细细思量,他如今的境遇又好到哪里去呢?
如今纵观整个南陈,仍旧是四皇子高珌拥有着最大的权势,尽管他如今并不在郢都,可朝中的势力却依旧为他所用,再加上震北军,倘若高珌当真要反,即便自己登上皇位恐怕这胜率也是五五开。
这一刻,高岐忽然怀疑,公孙洵背地里真正支持之人恐怕就是远在北境的高珌。然而,高岐也只是怀疑,毕竟公孙洵对高珌出手时似乎也从不手软。
高岐从未觉得有什么人竟是这般难以琢磨,他思虑多日都不曾想出公孙洵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最终,高岐还是决定亲自到嵬府走一趟。
再次造访嵬府,高岐的脸上不再挂着往日那虚伪的笑容。
他与公孙洵相对而坐,高岐毫不避讳自己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公孙洵。
“殿下这么看我做什么?难道是第一次见到褚某?”公孙洵神色如常,眸中之色也是波澜不惊。
“或许本王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褚公子。”高岐一语双关,而公孙洵却只作不解地微微一笑,“殿下玩笑了。虽是多日未见,却也不至于如首次见面一般。”
高岐嘴角微微抽动一下,而后直言道:“本王听闻,三哥死的那一日,公子曾去过奕王府?”
“是,去过。”公孙洵面不改色,对高岐的目光也没有半点逃避。
“你去做什么?”高岐的声音陡然冷了三分。
“去给小殿下看病。当日奕王派人传信,央求在下去府内为小殿下看病。虽说彼时奕王尚且在禁足之中,可既然王爷吩咐了,在下也不好推辞,何况毕竟是一条人命,若能尽绵薄之力也是好的。”
“信呢?”高岐追问道。
“口信。”公孙洵想都未想便直接答道。
高岐知道若像这般问下去定是没个结果,于是便又转而问了另一个问题,“本王听说,当日你前往奕王府时本是四人,为何出来时却成了三人?”
公孙洵闻言微微蹙起眉,那神情好似高岐的问题很是让人不解一般,“殿下这问题好生奇怪,在下去时四人那是因为有奕王派来传话的小厮一同跟着,回来时自然只有阿萝和童颜跟着,我总不好将王府的人也带出来吧。”
公孙洵的回答滴水不漏,不管是真是假,高岐都无从查证,也无法再加质疑。
“原来如此。”高岐轻扯嘴角,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
“怎么?是那小厮有什么问题吗?”公孙洵故作关切地问道。
“那人便是洛溪。”高岐故意将黎洛溪的身份说出,只为看看公孙洵的反应。
公孙洵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他故作诧异,满脸的震惊倒半点也不似是装出来的,“殿下说那小厮就是洛溪郡主?”公孙洵双眉紧蹙,深吸一口气,仍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可洛溪郡主不是已经死了吗?奕王殿下不也正是因为此事才与陛下闹得这般下场吗?”
高岐见公孙洵的表现毫无破绽可言,一时间竟不禁怀疑起自己的判断。
然而,即便如此,高岐仍旧觉得事情不可能这般巧合。
为了证实心中顾虑,高岐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只见他用一种极其危险的目光看向公孙洵,并压低声音说道:“不,她没死,是我让人救了她,可不知为何她却消失不见了。那一日她出现在奕王府,并用身体为高奕挡住了本王的长剑。”高岐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但他随即又轻扯嘴角,露出一抹近乎冷血的笑容,“那个傻女人,以为她死了,高奕便能活,怎么可能?”
高岐话音刚落,公孙洵便满脸震惊地问道:“是殿下杀了奕王?”
高岐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公孙洵。
公孙洵沉默片刻,忽然自木椅起身,转而面向高岐,屈身行礼,“殿下杀伐果决,褚某佩服。如今殿下想要入主东宫只需解决高珌这个后患,便能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