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洞穴
书名:上古迹源 作者:陈枸笙 本章字数:3042字 发布时间:2024-02-09

我点点头:“我们除了地图以外,手里没有多余的线索,所以必须确认一下。”

“万一这里再塌下去怎么办?”于海升问道,他对刚才经历可能产生了心理阴影。

“我刚刚往洞口下面看的时候,注意了一下土层厚度,于大哥踩塌的的地方,应该是这里最薄弱的地方,周围区域的土层都比这里要厚,而且这里表面都是冻土层,应该没那么容易塌陷。”

也是的确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其余三人纷纷同意我的主意。

我们三人回到那个塌陷的洞口,这个洞口是于海升踩塌的,洞口很小,就连最瘦小的阿琳也下不去,想要下去,必须先扩大洞口。

我们手里有两把多功能折叠铲,可以当做铁镐使用。

因为害怕再次塌陷,只留下我和申岱两人扩大洞口,阿琳和于海升则在不远处看着我俩。

可是这折叠铲设计主要以轻巧便携为主,不像采矿的铁镐那样厚重,也不像耕地的农镐那样有个长的把手,抡起来轻飘飘的,根本使不上力气,再有其他地方土层变厚和碎石的缘故,我和申岱卯足力气砸了几分钟也没见洞口扩大多少,折叠铲倒是先有些卷刃了。

于海升见我俩停下,也凑近了看看我俩的杰作。

“我说你俩这也不出力啊,砸了这么半天,还没我刚才那一脚踩出来的面积大呢。”于海升在边上说道。

申岱可能以前也没干过这种活,拄着铲子扶着腰说道:“要不你再踩一脚试试?”

于海升一听这话,忽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想起来了,你们等着!”

随后就跑回刚才的地方,不一会又跑了回来,身上多了个背包,阿琳也跟在身后一起过来了。

于海升把背包扔在地上,蹲在地上开始翻背包,一边翻还一边说:“你们不说我都忘了,这还有雷管呢。”

随后就翻出了一大捆雷管,展示给我们看。

我和申岱对这东西不了解,看见这么一大捆雷管,足有三四十根,心里有些打怵,本能的后退两步。

跟过来的阿琳突然说话了:“不行,我刚刚观察这表面的土层里夹杂着大量的碎石,如果使用炸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发生大面积坍塌,非常危险。”

"那我们跑远点引爆不就行了,这是电雷管,用导线和电池就能引爆,你怕什么?"

阿琳还是坚持不同意,又看向我和申岱,希望我们两人一起说服于海升。

可能是男人天生喜欢冒险吧,也可能是刚刚刨土累了,尽管阿琳不停的暗示我们和她一起说服于海升,我俩却一致赞同于海升的提议。

阿琳见我们坚持,也只好放弃继续说服,只是无奈的说了一句:“那你们小心点。”

于海升接过我手中的折叠镐,说了一句:“瞧好吧,我玩炸药的时候你们还撒尿和泥呢。”

只见于海升趴在地上,观察了一下洞口下面的结构,然后用折叠铲在洞口的侧壁砸了一凹坑,把雷管放到凹坑里,然后又用黑色的胶带粘住,接出来一根细细的导线,示意我们后退,留下他一人放线。

由于不放心,我们后退了大约二十多米,于海升最后回到我们身边,手里拿着起爆器,手里念着倒计时;“五,四,三,二,一,走你!”

他果断的按下了手中的起爆器按钮,只听“轰”的一声,地面传来明显震动,虽然有些远,还是感觉一些土渣落在我头上。

我们走到洞口附近,发现洞口的确很明显的大了一圈,但是依然很难容下一个人通过。

我们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还要带着装备下去,不仅要人能下去,还要确保有问题的话可以快速上来。

于海升踢开周围的碎石,又趴在地上观察土层,发现冻土层的厚度和坚固程度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于海升骂了一句,然后又抡起折叠镐开始刨坑,这次洞口大了不少,刨坑起来也方便得多。

于海升为了加快效率,一连在土层侧壁圆形均布刨了三个深坑,然后又将雷管塞进去粘住,然后对我们说,“这次跑远点,至少三十米。”

我们三人乖乖的跑到三十米开外的石头后面,于海升都差点没找到我们。

这次的爆炸猛烈程度远超上一次,震的我心惊胆跳。

我们再次走到洞口旁边,发现这次已经出现了一个约一米宽的不规则形状洞口。

我这时突然发现,这个洞口居然是倾斜下去的,而不是垂直下去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把洞口炸的足够大,我们完全可以直接走下去!

又继续两次起爆,终于炸出了一个足以容纳三个人一起下去的洞口,露出了一个倾斜向下的坡道。

洞的尺寸不小,大约五米宽三米高,开一辆小轿车进去都绰绰有余。

于海升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扔了进去,两秒钟后传来石头落地和滚动的声音。

“里面还不算深。”于海升说道。

我们几人拿着手电往洞里不断照去,可是洞里传来的一阵阵腥臭却让我们停下脚步。

“我们应该先下去两个人。”阿琳说道,说完,她提了提身后的背包,看样子准备要下去。

我连忙拦住:“得了,你在这上面等着,于大哥刨了半天地也累了,我和申岱先下去吧。”

阿琳还坚持了几下,没执拗过我。于海升倒是一句“算你还有良心”接受了我的安排。

我们等了五分钟,等洞里的空气换一换,味道消散一些。我和申岱带出从李金元和他队友身上摸出的便携式防毒面具,一来是这里面的确臭气难闻,二来是防止洞里有毒气,避免像当初的日军那样。

临下洞前,阿琳从背包里掏出一副对讲机,简单调试了一下确认正常,然后交给一只,告诉我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通知。

于海升双手抱着一只从李金元背包里搜刮来的微型折叠冲锋枪,像一个游戏里守城的无敌NPC一样,告诉我放心大胆的去,有问题他会第一时间下来救我

我和申岱拿着登山绳的一端往洞里走去,另一端绑在于海升腰上,他和阿琳一起在洞口等我们。

走了大概二十米后,地面的坡道变为了平地,洞里也越来越宽敞。

“沈大哥,你有没有发现不对劲。”申岱带着防毒面具,瓮声瓮气的说道。

我点了点头,“这里的地面实在是太平整了,而且这洞里墙壁和地面都太规矩了,我都怀疑是人工修建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我说的是事实,这里的墙壁、地面甚至洞顶都非常平整,简直就是一个人工修建的走廊,而非什么自然洞穴。

申岱说道:“依我看,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人工开凿的走廊。”

听着申岱笃定的语气,我不禁有些纳闷,“你这么确定?”

"我亲叔叔是大学考古教授,他在我小时候经常带我去考古现场玩,我甚至还进过几次墓道。"

我一听深吸一口凉气,"你说这是一个墓道?"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墓道,但是这一点不像自然生成的,很明显的人工修建痕迹。“

随后他拉着我走到石壁边上,指着洞壁上坑坑洼洼的表面,说道:”你看这种痕迹,很明显是铁器敲出来的痕迹。“

然后又走到另个地方,指着洞壁上的一个黑色区域说道:”这里,说明以前可能生过火,用火烤热的石头,再用水去浇,石头热胀冷缩之后很容易敲碎,掌握好烧石头的火候,砸石头就和切豆腐一样,这是古时人们开山修路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如果这是人工修建的通道,这又能说明什么?“我问道。

申岱摇了摇头,”我们目前的线索太少了,完全不具备推断条件。“现在听他说话,竟然有了一丝专业历史学者的味道。

我和申岱继续前进,虽然带着防毒面具,但是随着我们的深入,腥臭的味道还是传了进来,也明显感觉这里的温度要高一些,但是我俩也不敢像刚刚在外面温泉旁那样拉开拉链。

随后,我遇到了令我毕生难忘的情景——蜗牛,成堆的蜗牛,堆满了整个走廊,就像一座连绵不断的小山丘一样。

这些蜗牛最小只有指甲盖大小,最大的居然有一个锅盖那么大,有的大蜗牛上还贴着几只小蜗牛。

成千上万只通体灰白的蜗牛聚集在一起,有的蜗牛们缓慢移动着,有的蜗牛从其他蜗牛身体下面钻出来,让后将其他蜗牛压在自己身体下面。

虽然早已有了心里准备,可是真真实实的看到这一幕,心里还是不免的有些震惊。

透明的粘稠液体沾满了蜗牛的身体,所有的蜗牛都堆在一起,我用手电向前方照去,目视所及之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灰白色蜗牛。

整个蜗牛堆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处于休眠中的巨大软体动物,等待着有人将他唤醒。

我现在忽然有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就是蜗牛这种生物到底会不会咬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上古迹源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