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自己住处,取了简单的行李,装上自己所有的钱,连夜买票上了船,离开了省城。
他留了个心眼,先到东边一个城市的亲戚处住了一个月,打听到学校里校方并未追问他的去向,只是作自动退学处理。这才踏上回乡之路。
回到家乡,他发现这里已经成了另一片天地。
很多穷苦的人们正在准备暴动,和政府对着干。
暴动准备委员会的成员中,就有敬先国的那位省城同乡同学。
同学邀他参加准备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工作。
敬先国考虑再三,婉言谢绝了同学的邀约。
敬先国说自己只是回家避风头,还要回省城继续求学。
他完全没有想到——那几天几夜,一二百里之内,赤色党人带领穷苦百姓,真地把天地翻了个个儿!
红旗迎风招展,钢枪大刀亮光闪闪!
成千上万人口号一喊山摇地动,前来剿杀的政府军队好几路,近千人,被汹涌澎湃的革 命者杀得丢盔弃甲,一逃就是几百里!
敬先国心动了。
又经过好几天的思考,他去找了自己的同学。
同学笑了:“这里的革 命运动暂时取得一步成功,后面还有无数的艰难险苦。先国,你要有准备哟。”
敬先国说:“我想好了,从现在起,我改名字,不叫先国了,我改名为敬向革,一心向着革 命——”
老同学安排他当了乡工农苏维埃的文书。要他熟悉情况,多学革 命理论,准备担当更重要的责任。
革 命队伍中,像敬向革这样的文化人,数量不多。
不用说,他以后的前途,好得很。
当然,这是要革 命步步向高处走,有大发展才能实现的前景。
敬向革兢兢业业地工作,很快就被提拔当了乡工农苏维埃财政委员会秘书,又入了党。
老同学对敬向革的进步很高兴。
正好赶上一支征战的红军队伍过来,上级党组织号召党员团员们参加红军,扩大根据地,保卫革命成果。
老同学问他,愿不愿意参加红军队伍,如果愿意,就随老同学一起进入红军队伍。
老同学将在红军军区独立大队当大队长兼政委,敬向革去了,可以在供给部门当干事。
敬向革本来对地方大批人参加红军一事,心中有些打鼓。
上前线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枪子儿不长眼睛。
不过他又想到:“要想进步快,要想成大事,不拿枪杆子是不成的。
再说,我到了军队里,还是干管钱管物的活儿。”
他答应了,穿上了正规红军军装。
到了队伍上,他才知道,红军队伍对抗国民政府的围剿,经常要投入极为艰苦卓绝的战斗。
不要说他这当干事的,到了紧要时刻,马夫伙夫都是要提了刀枪上阵的。
敬向革咬牙挺住,除了干自己份内工作,他还参加战士们练兵。
他想到:“练好了本事,就算一直滚在战斗队伍里,侥幸不死,立上几功,也就升上去了,那时候,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就少了。”
一次战斗间隙,他奉命带了几个伙夫,把热饭热菜送到了前沿阵地。
看到战士们死伤惨景,敬向革心中悸动,害怕的同时,也有些愤怒!
“这些都算是老子的战友啊!”
正好敌人又发起了冲锋。
一位连长喊道:“敬干事你们赶快下去!”
几个伙夫都红了眼,拿起烈士的枪自动投入战斗。
敬向革心中也上了火,拔出自己的手枪,向冲上来的敌人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