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力量是山,女人的智慧是溪流。
有一次,周薇在血驼大营里散步时,遇到了乌武。她问乌武,舒桐为何如此看重自己,对自己如此珍爱呢!
你有血驼王母亲萨娜一样的智慧。乌武微微笑道。
这算是什么答案呢?周薇起初不理解,慢慢地,她渐渐地懂了。
舒桐自小就跟随萨娜生活。萨娜是一个崇尚亚夏中土文化的女人,尚未嫁给老沙驼王时,便自作主张请来学士,为自己讲解亚夏文史。
老沙驼王去世后,萨娜带着舒桐与本族人,返回巴布草原,与五大部落之一的呼达部合在一处,正式定部落名为血驼部。她不仅继续扩大和大陆商贸往来,还主动邀请各国能工巧匠到草原生活,接孤苦的学士到部落传授知识。
为了培养舒桐,萨娜送他去帝国游历,学习中土文化,了解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寻找可为部落利用的朝臣贵族。
与此同时,萨娜一方面鼓励族人与其他部落通婚,一方面请畜牧名手改良和圈养血驼,最终成功打造了战斗力更强的血驼骑兵。
正是有了萨娜的一番作为,舒桐才有底气摆脱沙驼部落的威胁。所以,舒桐对母亲极其尊重,一直视为自己的灯塔、引领者,并改变了他对女人视野浅薄,只有传宗接代功能的传统观念。
你的出现让我时常回忆起母亲。和亲以来,这是舒桐对周薇最常说的一句话。
云卷云舒,天光耀目。
舒桐与周薇并骑而行,沿着迢湖向北走,朝殷岩城而去。两个人的身后跟随一支血驼精锐,人数不到千人。
靠近殷岩城的迢湖也正修筑长城,速度却远远不及瀚泉。
“王后觉得这殷岩长城修得如何?”舒桐一边望向迢湖,一边微笑问道。
“和瀚泉城段差别不大,但是木栅水门却建得奇怪,而且也太多了。”
“那是因为殷岩城有不少百姓是渔民。每到丰水期,渔民就会驾着小船在迢湖里打鱼,如今银夏帝国划出一部分水面归于血驼部落,自然影响了他们的生计。”
“哦!一定是殷岩权贵考虑到城防稳定,需要渔民群体的配合,于是才修了这么多木栅水城门。”
“没错。”
“可是,大王若派水军进攻怎么办?”
“血驼部落将蓝天、草原视为最圣洁的地方,所以遨游于空的飞鸟和奔跑于草原的牛羊,都是血驼族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水则不同,虽然血驼部落的生活也离不开水源,甚至吃水里的鱼。但我们认为水是流动的,是清洗人的罪恶的,因此不能轻易地与水谋利,或是进入水中作战,那会带来不祥的。”
“原来如此。”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沙罗半岛的各个族群部落,才没有建造战船渡过绿海。否则,那片并不宽阔的海面,如何挡住血驼大军进攻?沙驼部落劫掠尘服大陆往来商船,也从来没有驾船突袭的习惯,而是利用没于尘海中的礁石岛,攀爬到停靠的船只上抢掠。”
“虽然沙罗半岛各族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但是亚夏大陆境内水系众多,尤其是横贯东西的银河和夏江,更是水面宽阔,波涛浩渺。如果血驼大军不改变习俗,怎么能够统一亚夏大陆呢?”
“此一时,彼一时。真到了剑指亚夏大陆全境的时候,血驼部落早就被我改造了,习惯亚夏文明生活的族群,乘船出战又有什么困难呢?”
“哦,这我就放心了。大王,我总是觉得娥帝修筑长城是个陷阱。”周薇有些担忧地说道。
“为什么?”
“万一帝国军部集结国内全部兵力,偷偷潜到瀚泉和殷岩一线,再配合黑鹰铁卫和其他王国的精锐,会不会直捣血驼部落的大营呢?”
“王后不必担心。集结这么庞大的部队,需要很长的时间,更需要大量辎重。血驼部落派往银夏帝国的密探不少,不可能不掌握这些消息。另外,银夏帝国已经露出了颓势议和,原本就不愿臣服的王国怎么会帮助呢?”
“大王说得是。”
“王后,你知道我们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吗?”舒桐露出笑容问道。
“不知道。”
“虽然格谷与一些将领没有赞成我启用‘天佑’的封号,担心引来沙驼部的不满,但是却接受了你的建议。”
“修建一座新王都?”
“没错。我一直想改变血驼部落的游牧生活方式,怕大家不能适应将来农耕生活要求。所以,你建议我在原帝国、蒲国和敕胡交界之处,修筑一座大王城,作为血驼部落的王都,我是非常高兴的。”
“这说明我们心有灵犀。”周薇微笑道。
“假如我们建成一座大王都,血驼大军再南下进攻中土,便有了一个提供辎重后援的基地。更重要的是,天下有识之士意识到我扎根农耕文明,岂会不闻风来投呢?”舒桐有点得意地说道。
“我觉得大王还应该在新王都广设招贤馆,比如建七子阁、文武阁、箴言阁,吸引更多奇人异士辅佐大王。”
“哈哈哈,王后说得太对了。”舒桐高兴得直拍大腿。
“大王不会觉得我说得太多了吧!”周薇羞涩地说,脸蛋竟有点红了。
“王后见识不亚于乌武,提出的建议都很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就好。既然大王已经做好盘算,我就每天在心中为你祈祷,盼着腾格天神早日实现的你愿望。”
“王后所能做的,绝不是提建议、做祈祷这么简单,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去做呢!”
“是吗?”周薇有点诧异地看着舒桐。
“我不仅需要你为血驼部落出谋划策,还希望你替我打造一支骑兵精锐部队,将来陪我征战沙场。”
“大王信任我?”
“当然。现在,你要替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联系灰蛇战团,使这支精锐骑兵能够为我所用。”
舒桐说得很从容,却令周薇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