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吴县南郊校武场的中军大帐前,化名韦信的郑峻意外地见到他牵肠挂肚的妹妹阿玫,吕如雪也见到她日夜思念的父亲“飞天神龙”吕飞天。
然而这一刻两个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
首先说郑峻。两年多前,大郑始皇帝刚殡天,孙太后、宦官贾忠假传遗诏,派御林军凌副都统来后宫赐死先皇宠妃许瑶及其儿子、前东宫太子郑峻和女儿阿玫一家三口。
不料凌副都统乃是忠诚于先皇并许瑶、郑峻之人,他临阵反水,保护郑峻一家三口杀出皇宫,但随后凌副都统战死,郑峻一家三口被冲散,郑峻亲眼见妹妹阿玫被伏龙虎掳走。
两年多来,郑峻日夜担忧妹妹阿玫的安危,更不敢忘母亲许瑶的临终嘱咐:找到阿玫。郑峻没有想到今日在校武场中军大帐前见到妹妹阿玫。
阿玫现在贵为如日中天的伏龙虎大将军之夫人。
郑峻不知道妹妹阿玫这两年多的日子是如何度过来的,更不知道阿玫如今嫁给伏龙虎是她真心,还是伏龙虎用强所致。
郑峻乍见妹妹甚至有仗剑去救出妹妹的强烈冲动,但是自控力非常强的他又极力地按捺住冲动。却为何?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极其宏大的计划,他要为天下黎民百姓计,他不能因为救妹妹而使计划毁于一旦。他始终牢记着母亲许瑶对他的临终嘱咐——
希望他将来以天下清平、天下黎民安居乐业为己任,勿过多地纠结个人恩怨。要他永远记住:国事再小是最大事,一定优先;家事再大是小事,永远在后!
所以,郑峻此刻见到妹妹,他即使心如刀绞,十分痛苦,他也只能把痛苦深藏于心。
再说吕如雪。她离开南山的这几年无不日夜思念自己的父母。但是她在南山的这段时间,她无论是从许瑶姑姑的嘴里,还是从郑峻哥哥的嘴里提到她的父亲吕飞天时,都是对她的父亲吕飞天的贬低和鄙夷。
刚开始,吕如雪以为许瑶姑姑和郑峻哥哥是对她的父亲吕飞天的误会和错怪。但是她现在亲眼看见父亲吕飞天作为伏龙虎大将军的军师出现在校武场的中军大帐前,那么,许瑶姑姑和郑峻哥哥之前零零星星讲述的关于她的父亲吕飞天的一些事情就可能是真实的了。
也就是说,吕如雪的父亲吕飞天与许瑶姑姑、郑峻甚至是郑氏家族,完全是两个敌对阵营不共戴天的仇人!
吕如雪此刻想起昨晚郑峻对她和吕雄师哥说的话:
“吕飞天他为伏龙虎所出的谋策大都见不得阳光,不是谋害就是谋杀,所以近二三年来大郑王朝朝廷内外发生的变故大都与你们的师傅吕飞天有关!”
由此吕如雪大胆猜测:父亲吕飞天除了帮助伏龙虎追杀许瑶姑姑一家三口、掳走许瑶姑姑的女儿阿玫之恨,说不定还有杀害郑峻哥哥的父亲—大郑始皇帝郑缨之仇!
吕如雪在雾浓山二年多的日子里,她深切感受到许瑶姑姑对自己是如此的真诚和亲切,许瑶姑姑除了救过她的性命之外,还把吕如雪当作亲生女儿,悉心教授她武功和岐黄医术,甚至是教她做一个正派的人,教她有一个广阔的襟怀。
更让吕如雪刻骨铭心的是:吕如雪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郑峻。一开始,她只是迷恋郑峻英俊的外表、魁梧强健的身体和阳刚硬朗的男性气质,后来随着她对郑峻的了解的日益加深,她更爱郑峻有远大的志向、好学上进的精神和高强的武功。
在吕如雪的心中,她早就认定许瑶姑姑和郑峻哥哥都是正直的好人,忧国忧民的好人。然而现在吕如雪不敢想像:如果许瑶姑姑、郑峻哥哥是好人,那么作为他们的对手甚至是敌人的,她的父亲吕飞天就应该是被鄙夷的坏人!
这一结论令吕如雪实在难以接受啊!
因为在吕如雪短短的十几年的生命中,她所接触到的父亲吕飞天,他对徒弟们既严厉又亲切,武功倾囊相教授;对女儿吕如雪既慈爱又严格,抚育她长大成人;对她的母亲薛玉,既温柔又贴心,忙碌之余还悉心照料久卧病榻的妻子。吕如雪曾经以为她的父亲吕飞天是天底下最完美的父亲、丈夫和师傅,她常常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啊!
然而现在,吕如雪却对父亲吕飞天的这些认定说不定都要颠覆过来,更可怕的是:吕如雪今后有可能要在她所钟爱的父亲吕飞天和所深爱的情人郑峻之间做出选择!
因此,当吕如雪此刻看到父亲吕飞天出现在校武场中军大帐前,且一步步走向大帐,她的心犹如在履薄冰,深感万分艰险透骨冰寒,她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处置啊!
……
且说待枚夫人款款走进大帐,那在座的伏龙虎即从座起,居然步下高台而迎向枚夫人,刚才的威风凛凛和不可一世顿时化作绕指柔!
四名侍女见伏龙虎步下高台,连忙退至一旁,屏息低头恭身迎候。伏龙虎走上前牵住枚夫人的两根纤纤葱指,对枚夫人柔声说道:
“夫人请就坐。”
帐中的诸国国君及各路义军诸侯于是皆站起身,恭身齐大声道:
“夫人请就坐!”
随后满场军士亦齐声诵道:
“夫人请就坐!”
又是一阵撼天动地!
“谢大将军。”
枚夫人一句莺声燕语,伏龙虎顿时喜笑颜开,艳丽的阳光恰好此时照进大帐!
伏龙虎遂牵着枚夫人的手一步一步走上高台,待枚夫人在他的右手身边的座位坐定,伏龙虎方才回到自己的正中高位。
不过化名韦信的郑峻注意到,妹妹阿玫从出场到此刻,自始至终都没有露出一丝笑容。
这时候,那司仪将军又用洪亮的声音向全场宣布道:
“奉龙虎大将军令:本次比武大会旨在招纳天下文武兼备的贤才,不拘一格,不问出身!凡参加比武者,先进大帐接受诸侯列公大人的文事考问,回答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轮正式比武!”
啊呀,此将军令一出,一下难倒了前来参加比武盛会诸多的英雄豪客!
究其原因则是:这些英雄豪客从小就开始练功习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二三十年勤练不辍。若论各种气功内力、点击穴位、飞檐走壁、少林威猛、武当绵柔乃至十八般兵器等等,他们都不在话下!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许多英雄豪客却忽略了读书习文,他们对天下大事知之甚少,他们更谈不上胸怀报国报民之大志。
这些英雄豪客们也颇有自知之明,他们暗自揣摩:自个儿若待会儿在帐中被座上的诸侯列公问得张口结舌,就会在天下英雄们前丢尽脸面。大丈夫丢命事小,丟脸事大啊,何况还关系到本门派之名声荣耀呢!
因此,这一条将军令顿时就难倒了众多英雄豪客,他们三停人中约有二停人只好知难而退。他们有的人虎目含泪,有的人满怀惆怅,有的人仰天长叹!
如果按照化名韦信的郑峻的意思,他的两位“义弟”吕如雪、吕雄文武兼备,应该上场一试,博个功名,三“兄弟”未来一起驰骋沙场,岂不成为美谈?
可吕如雪和吕雄在私下低声商议了一番,最终他们告诉韦信说道:
“韦大哥,我们俩小弟就不用上场了。大哥你的文才武功都在我俩小弟之上,场上夺魁犹如探囊取物,有你代表我们三兄弟就行了。未来大哥你荣立战功晋升高位,再引荐我们俩小弟也不迟。这段时间我俩小弟正好回南山、回老家处理一些俗务,静候大哥佳音吧!”
韦信听出他的两个“贤弟”这是完全放弃了这次上场比武的机会。他的心中实感遗憾,他也不能对两位“贤弟”用强。不过他自己决心抓住这次机会,以逐步实现自己心中的计划。
实际上吕如雪、吕雄刚才在私下商议的是:
他们的师父、父亲吕飞天此刻就在大帐中,他们师兄妹未曾禀过师父、父亲如何就敢上场比武乃至投军?即使他们师兄妹侥幸瞒过师父、父亲上场比武,一旦落败,岂不大大折损南山武功并师父、父亲“飞天神龙”的威名?
所以他们只好作罢。他们把比武夺魁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韦大哥的身上,他们坚信韦信一定能在这次比武大会上夺魁。
此刻,那司仪将军洪亮的声音再度响遍全场:
“凡参加比武者逐一进入大帐,接受诸侯列公的文事考问!”
有诗曰:
南郊比武将军令,
欲显身手文先行。
文武兼备方为才,
国有栋梁根基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