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总部医院医护人员有两百多人。
医院分成几个部。常住的伤病员为四五百人。有仗打的时候,尤其是反围剿战斗时期,则急剧膨胀。
平日的数百人几个部,分布在两座山之间山谷两侧。山一大一小,常被称为“两座山”。
根据综合情报分析,这个暗藏的叛徒奸细,知道“药线”存在,但他并不完全掌握“药线”内情,只是知道少量情况。
当然,这其中有的是极重要的细节。
这叛徒奸细有相当隐密的渠道,可以向敌人传递情报;
他知道“药线”提供的药品大致数量和品种;
他懂得一些药理,但并不精通。
他对苏区医院情况比较熟悉。
“药线”已经撤了,同志们都到了安全的地方,一批药品也进入了最后的运送阶段——向东南苏区。
这边的暗藏叛徒,可能会要逃走,或者继续潜伏等待敌人大围剿时候再捣乱。
不可让其得逞,必须要把他找出来!
局长说,过去曾经用过大范围怀疑法,全关起来,再挨个刑讯逼供,肃反扩大化,结果自己阵营吃了大亏。
这次,总部首长亲自过问,要秘密进行调查,决不能伤害自己同志。
如果按照以前的一些蠢笨办法,这个暗藏敌人,极大可能这回又滑过去!
局长说,这个案子前一段的秘密调查,采取的是排除法。
排除了苏区卫生部等机构人员。这些机构的同志,对“药线”都毫无了解。
排除了苏区医院里占大部分人员比例的医生护士同志们。
医院基本上属于封闭的隐密机构,人员跟外界没有什么接触。医生护士同志们,全体都忙得很,长年累月都不迈出医院范围一步。
而且,医生护士同志们,对药线的存在都只是偶尔听闻,在什么地方,走向和药线要点,均一无所知。
局长说:“我们决定,在密切注意全院范围,留意异常的现象时候,作秘密的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范围,医院药品部门和供给部门。
这两个部门,药品部门所有人员均在调查范围之内。
供给部门的管钱管物的部门人员,因与外界联络多,走动范围大,也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这样,大约有二十余人,在秘密调查范围内。
——老历——过去的章大掌柜——介绍完大体情况,又说:“上级和总指挥决定,老漆协助小郭营长,负责外线,因为除了郭营长带的加强排,还要动用地方赤卫队主力。老漆同志人地两熟,方便指挥协同——
我们四个,组成秘密小组,进入红军总医院——
上级派出我们这几个,组成秘密小组的意思,各位可以想得到了吧?”
几个人都点头。
老历本人,曾经在“药线”上主管一大段,包括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又参加了领导“药线”大撤退,各种情况线索都印在他的脑子里。
派他到这边来主管秘密调查内奸,在分析积累有关情报方面,最是有利。
张义会是从医院警卫排长任上调出的。他对医院运作一套熟悉,也了解怎样更好警戒防卫医院系统。
同时,他已经在“药线”工作相当长时间,对“药线”情况熟悉——那内奸了解一些“药线”情况,怎样知道的?
了解到什么程度?
医院里的人员,若有关于“药线”的任何议论,落到张义会这样的“两头通”的耳朵里,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