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温女侠怒怼辽邦公主
书名:温还姬传奇 作者:段文强 本章字数:7201字 发布时间:2024-02-14

                                                             

                                           

                          话表温还姬温女侠,须眉不让有十足,玉掌之心,执有四尺长剑,于华山胜境,决战红旗帮帮主楚岳风。勇猛之至,恶斗暴掌魔王三百来合,竟见温女侠,万分凶险之下,终在电光火石刹那间,险胜楚帮主一招。

                          温还姬浑身不见伤口来,仅仅只是心口间,稍稍作痛,绝无大碍。反观楚岳风,身上被她手中剑,留下几道剑伤痕,以楚帮主的浑厚内力,岂是寻常高手?因此这些伤势,于他而言,自是无妨。然而当今武林霸主,不可招惹的颜面,已然是必打折扣,哪用多说?正是虽无性命忧,脸面难免有丢失。

                          楚岳风临走之时,狠狠对她温女侠,放下话来;下月初三,齐州红旗帮内,所召开的武林大会中,和她必定再相会。

                          古世英、云莫流、凤寒飞,和一帮华山弟子辈们,无不对她温还姬,是拍手称赞。那天整日,华山派中,欢天喜地,不在话下。

                          次日古掌门,决意邀请武林各大门派,除了还姬的师门黄山派以外,其余少林、丐帮、金龙帮、青城派、燕山派、静斋派、南天剑门、点苍派、唐门、昆仑派、崆峒派,此些当今江湖中,有头有脸的各大掌门外,前来聚集华山派,共同商讨下月初三,齐赴红旗帮的一场武林大会。除此之外,古大侠又要请了居在晋国之内的小帮小派的头脑,也盼他们,半月之内,光临华山。

                          于是当天,古世英遂派近百名弟子,各手捧着一封邀请函,纷纷下得华山去。尽奉古掌门之命,各自不惜奔波劳碌,个个不辞风尘仆仆,必将手中邀请函,赠送到各方各处的大小帮派之主的手上。

                          转眼三日,何其弹指一瞬间。这天抬头仰上苍,依旧白云遮蓝空,鸟儿昂首时常有,晴空照下华山景。

                          华山门派,三日之前有祸事,所幸还姬身在此,虽有惊险无大祸。今时今日,又有一事不宁静,但却无伤大雅来。

                          聚英堂大门外,一条梯坎下,宽广四面的演武场中,共计百余名弟子,纷纷拎剑,围困一名芳龄二十开外的女子。但看她,一袭华贵儒裙衣,一头秀发好飘逸,头戴金钗亮堂堂,冰肌玉骨一美人,明眸皓齿属皇家。又见她柳眉不竖,杏目不瞪,自有威仪。

                           那名女子冷冷发笑,对着周围,持剑指着她一人之身的那帮华山门徒们,发话道:“本公主到访贵派,欲见你们的古掌门。尔等若不想身上负伤,速速让开。如若不然,休怪本公主到时出手,没有分寸,伤了人命,便只怪汝等不惜自个的身躯了。”

                          众弟子们尽闻此话,无不怒目而视,哪再有礼?左右前后,三四成群,举剑向她砍来。只看她冷笑面露,不闪不躲,不退不让,挥袖几下,一股无形内力,击得他们这帮华山门徒,是胸口作痛,仰翻摔落。其余弟子们见状,更是横眉瞪眼,杀气腾腾。

                          正当他们,面无惧色,只有恼怒的举剑向前,意欲一拥而上之际。一声音喝令道:“住手!通通让开。”

                          正值此际,古世英古掌门,和身旁的温还姬温女侠,以及那云莫流、凤寒飞,尾随身后。四人不知何时来到那名女子的眼前;只见当下,围着她身在垓间的华山群徒们,忙忙谨遵掌门之命,四下让开。而被她出手,打翻在地,负伤不重的华山弟子们,自然急忙爬起,站到一边,继续待她是横眉怒目,岂有笑颜。

                          古世英这时,望向此名女子,略有几分惊讶的神色,开口问道:“原来是安乐公主殿下,大驾光临于我华山,甚是稀客也。只是不知,安乐公主为何突然在今日,亲自前来造访古某的这华山派?”

                          此女非但乃是辽国女子,甚至还是契丹皇室贵族,复姓耶律,芳名百忧;乃是北方大辽皇帝耶律德光的同祖异父的小妹。耶律德光当年自登基为帝,不久便策封年幼时的耶律百忧为契丹的安乐公主。

                          耶律百忧听此一问,嫣然而笑,反问道:“怎么?古掌门莫不成是觉得本宫不配亲尊驾到你的这华山派?还是古掌门你甚是不欢迎本宫,走来贵派之地?”

                          古世英听她此问,不急不忙,向她好生拘礼,道:“安乐公主言重了,只是安乐公主在今日忽然对我华山派的造访,令古某对此是何等的意料之外。安乐公主突地前来,甚让我华山是蓬碧生辉,在下是倍感荣幸,故而谈何是古某不欢迎?所以安乐公主适才所问之话,极是言重了。”

                          耶律百忧闻听此话,微微一笑。这时一对凤眼,对向温女侠之处,细细向她打量一番罢,开口问道:“这位长得如此天香国色的女子,便是温还姬温女侠吗?”

                          温还姬见她公主,看向自己,又耳闻她,向已发问。当即是冷若冰霜,丝丝冷笑而对待,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姑娘正是温还姬。你这契丹的公主殿下,有何事欲向本姑娘指教?”

                          耶律百忧见她还姬,对着自己,傲慢无礼,非但不怒,反倒是放声一笑,讲道:“指教不敢当,本宫虽乃我大辽的公主,但才疏学浅,赐墙及肩。本宫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故而谈何敢向你这位名满中原的盖世女侠有所指教?温女侠的大名,本宫也是在当初刚来中原时,便已有所耳闻;温女侠最近公然和这大晋的皇帝为敌之事,本宫更是有所听闻。尤其是前些天,你和红旗帮的楚帮主,正在你我所站立的这地方一战时,当本宫听后,甚是觉得三日前,不曾亲自到此一饱眼福,实是可惜矣。”

                          温还姬听她此言,又是一声,冷冷笑罢,问道:“你这大辽的公主,身份如此金枝玉叶,却又何故突然会前来造访我古叔叔的华山派?并且身边,还不带任何一个随从?”

                          耶律百忧这回听后,继续那样的满脸笑容,不急不慌地应道:“因为本宫向来喜好独来独往,有时身边的人,带得太多,自己总是感觉什么叫作浑不自在。”

                          温还姬听闻此言,还是一次,冷笑面对,这回已是,有理责道:“你堂堂一国公主,怎可如此无礼?来到这华山,这般胡乱伤人,是不是理应以你这大辽的公主之尊,亲自向他们赔礼?”

                          耶律百忧这次闻言,不禁是仰首大笑,问道:“温女侠,虽本宫不喜欢摆一国公主的架子,但是要让本宫这堂堂的一国公主,随随便便向人赔礼,丢的焉能不是一国的颜面?你竟然要让本宫来给他们赔礼?”

                          温还姬冷声一哼,立即责训道:“然而你此时,所身在的乃是我中原的土地。莫不成我们中原人的颜面,就可以随意让你们契丹人来折损吗?”

                          耶律百忧听她此理,再旧一次,抬头一笑,道:“但是本宫也不曾伤他们的性命,因为本宫到此前来,不为杀人,只为寻贵派的古掌门叙下旧。奈何贵派的弟子好生无礼,本宫亲口跟他们说了,不要拦着本宫的脚步,他们偏偏不听,本宫对此,又能怎样?”

                          古世英听她二人,各自言语带刺,为尽量以免生事,立即面向公主,施礼问道:“大辽的公主殿下,你以只身之尊,前来我派,究竟所谓何事?”

                          耶律百忧这会,反而问道:“古掌门,你就不请本宫,入内上坐吗?”

                          古世英听罢,忙忙点头,莫再多话。温还姬对她,愈是凛若冰霜,一脸嫌弃。

                          一会未过,聚英堂里,契丹公主,上坐左边首席之位。温女侠、云公子、凤姑娘仨人,便和她对坐在左边一排的位置处。古掌门则上坐中间首张椅上,早已一声令下,一名华山弟子,双手端捧茶盘,入内向她这位辽邦公主,敬献茶来。

                          随后不久,自有多话,各嘴有声来言语。

                          古世英端正上坐,对着公主,接着揖礼,问道:“安乐公主忽地到访我华山,到底有何要事?”

                          耶律百忧饮完茶罢,轻轻放落一边,仰看古掌门,是不慌不忙地回道:“古掌门,本宫亲自来到贵派,自然不是仅仅为了和你叙旧,而是望请古掌门从今以后,莫要和红旗帮为敌。”

                          古世英听此一事,依旧是一脸镇定地问道:“安乐公主,你为何会和我们中原武林的一个到处作恶的红旗帮扯上亲故?敢问公主如今,与那楚岳风有何交情?”

                          耶律百忧淡然一笑,应道:“本宫和他,并无任何的一亲一故。要说有的话,最多不过是本宫奉我家兄,也即是我大辽当今圣上之命,来到中原,为辽汉两邦的友谊,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古世英听闻此事,抬头之间,淡然一笑,继续问道:“那以公主你的这等尊贵的身份,完全可以身处在当今大晋的朝堂上,对这大晋皇帝指手划脚。毕竟他在这世上,最害怕之人,正是公主的家兄皇帝。而公主你居然来到中原,竟要去相助区区一个江湖上的黑道势力,这于情于理,何以说得过去啊?”

                          耶律百忧闻听此问,浅浅一笑,接续回道:“大晋朝廷,早在家兄圣上的扶持下,全然安定。然而贵国的武林,是各大门派,你争我夺,四处的血雨腥风,到处的仇杀不断;故而贵邦,也需要一个安定的江湖,才得保得你们的大晋是国泰民安,百兽率舞,方能不枉家兄圣上在当初,对你们的大晋皇帝一番扶助的苦心。”

                          古世英听罢此言,照样一次,仰首笑毕,道:“好一个国泰民安,百兽率舞。令兄乃大辽现任皇帝,他对我们中原,控制了一方为他辽国是逆来顺受的朝廷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在我们神州武林人士的身上。公主殿下,家兄的心,果真比天还高,比海还阔啊。然而我们中原的江湖,向来由我们说了算;纵然是要服,素来只会服有德之人,何曾会屈服于无道之人。故而还望公主殿下回到贵邦后,将古某之言,告之于家兄,望家兄切莫对我中原过于痴心妄想。”

                          耶律百忧听他此理,这下却是,脸色一变,冷冷说道:“古掌门,本宫之意,并非是要你从今往后归顺红旗帮,也非是让你屈服在你们的大晋皇帝的脚下;而是盼望古掌门你能识实务,方为俊杰。辽汉两邦,共结同盟,志在天下,造福苍生,岂非是祸?反倒是你们中原这群武林人士,一个个的不安份守己,一个更比一个的跟你们大晋为敌,对我们大辽,更是怀有不共戴天的敌意,何故这般非要在最终是自取灭亡?”

                          古世英听她这话,越是禁不住,是那样的纵声一笑。接着一脸自尊,两眼炯炯,甚是有神,视向公主,朗朗说道:“公主殿下的意思就是,望我们中原武林人士,从今往后,能够归顺你们契丹的当今皇帝。日后心悦臣服在贵邦的这个当今皇上的脚下,对他必须是忠心无二;给他定要为虎作伥;替他必然是助纣为虐。至此之后,专来残害我们千千万万的汉族同胞,是与不是?公主殿下,我们中原的江湖中人,但得秉执半点正心,焉能甘作外族人的走狗?因此公主殿下,你今日甚是来错了地方,因为我等岂是石敬瑭这儿皇帝?”

                          一番义正言辞,一顿话理皆不粗的奚落,听得还姬是对着古叔叔伸出拇指,连连叫好。闻得好徒云莫流和那凤姑娘,也是拍手称赞。辽国公主耳闻此理,当下不见面红耳赤,同样也仅仅只是冷然一笑。

                          耶律百忧冷笑过罢,又有话向着古掌门,往下说道:“古掌门这话说得是何止言重?甚是讲得未免太难听了吧?我大辽与你们汉人,一向是有心交好,素来是诚心实意,欲和中原缔结百年合好。只因你们当今的贵国,是四分五裂,不管是东西两面,南北两处,俱是各路诸侯,自立为国,称孤道寡,到处皆是兵荒马乱,万众黎民,水深火热。我大辽眼见中土,是人心涣散,道德沦丧,诸国并列,战火至此,生灵涂炭,百姓遭罪;故而我大辽皇帝,意欲助这大晋朝廷,迟早一日,一扫六合,席卷八荒,来日让天下民生,安享太平,重归你们中原昔日之时,盛唐太宗皇帝所开创的贞观之治。”

                          古世英听她所述,照旧一回,哈哈笑完,淡然地回道:“公主殿下,岂不闻我们中原有句话,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们大辽的现今皇帝,意欲怎样指染我们中原的大好山河,焉能当我们成千上万的汉人们,不会心知肚明吗?我们中土的祸乱,理应由我们汉人前来扫平;就算我们江湖中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总会有朝一日,一位贤德的圣君应运而生,迟早一天,再将我们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好生平息。到时我们中原百姓,再度欢呼着清平之世的归来。或许我们看不到,可我们汉人的子子孙孙们,终会有一日定然会替我们看得见。岂能会仰仗贵国的天子,前来插手我中原之事?还有则是,大晋朝廷是你们契丹人的傀儡,所以石敬瑭他不是我们的皇帝。”

                          耶律百忧这次一听,依旧一次,冷冷笑道:“然而你们却生存在他所治理的这片国土之上,古掌门这样说他,岂非太过于大逆不道?再有便是,他乃是我们契丹人的至友,谈何是我们大辽的傀儡皇帝?古掌门这话,所言甚是不合情,极为不合理矣。”

                         温还姬正值此刻,听她此等荒唐之言,立马是义愤填膺,音声如钟地斥道:“呸!辽国的公主殿下,恕本姑娘直言,真是瞎你这双狗眼!你怎可如此厚颜无耻,身在此处,睁眼尽说瞎话?不论是你这位大辽的公主,还是石敬瑭,脚踩的乃是我们中原的故国厚土,头顶的则是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们所仰望的上苍。谈何是我们生存在它所治理的这片国土之上?石敬瑭沙陀人,这里除了你这位公主殿下外,我等都是汉人,你又哪来的脸皮说我等大逆不道?你说石敬瑭这个属于你们契丹人的儿皇帝,居然会是贵邦的至友,又因何让它背负着千古骂名?你说你们辽国意欲和我们中原缔结百年好合,那就把你们霸占我们神州大地上的燕云十六州,通通一寸不少地还给我们中原!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岂止成千上万的汉人们所居住的家,它们的一草一木,皆是我们汉族人的祖祖辈辈们所生活的土地!”

                         耶律百忧这会,双耳听她犀利之言,杏眼一双,平视着温女侠,不怒反笑道:“温女侠不仅人长得美,甚至美得让本宫见到,也是不敢不在你面前是闭月羞花;温女侠不但武功甚高,高得连当今称霸中原武林的楚帮主,也难以胜你;温女侠非但一张红唇白齿好生厉害,厉害得和谁斗嘴,都不会相让分毫。就是不知,除了这些以外,你温女侠还有哪些厉害了得之处?”

                         温还姬冷厉地说道:“本姑娘厉害的地方多去了,就是不知你这位大辽的公主殿下,还想知道我温还姬有哪些厉害了得之处?”

                         耶律百忧此番听罢,抬头一笑,略有得意;这下转移话题,持续言道:“温女侠,你岂能不知,贵邦的皇帝当年是心甘情愿,将那燕云十六州割让给我们大辽,你竟说是我们辽国霸占你们中原的燕云十六州?这又从何而说?你又焉能不晓,到嘴的肉,曾几何时会吐出?温女侠,我们契丹人的当今圣上,也即是本宫的家兄,他文韬武略,气吞山河,当初可是兵不血刃,尽得那燕云十州。现如今这数年来,它们早已是我大辽的版图之上,万不可被分割的一部分,又谈何是你们中原的国土?”

                         温还姬听闻此理,已是柳眉倒竖,凤眼圆睁,厉声喝道:“呸!好一张强盗的嘴脸,好一番无耻之尤的强词夺理,好一个巧取豪夺人家的东西,还要这般振振有词,好一个贪心不足,还妄图蛇吞大象的贵邦!”

                         耶律百忧见她还姬,此时这般义愤,此刻这等公愤,禁不住更是哈哈大笑。笑声罢落,言语不骂,挑衅极大地说道:“温女侠更是好一张伶牙俐齿,甚是好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原女子,越是好一个不输七尺男儿的江湖女侠。本宫家兄,虽乃一国圣君,但本宫却不懂政事。然而本宫虽不敢言自己怎样深懂国家大事,可至少本宫也深知,人活此世,欲要公正,拳头不硬,无比可笑。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好,一群百姓也罢,还是一个小小民族,或是一个泱泱大国,谁的正义不是以强大而说话?从古迄今,曾几何时,哪个拳头不硬的人,和哪一个软弱的民族,最终会得到了所想要的公道?”

                         温还姬闻听此理,愈是怒目而视,嚷声说道:“好!大辽的公主殿下,就冲你这话,本姑娘便有劳你回到贵邦后,告诉你这大辽的现任皇帝哥哥;我们中原虽然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但自古以来,我们从来就不是送异族一寸国土的礼仪之邦,而是一个任谁在我们中土上胆敢抢肉吃,哪怕只是强抢了我们的半块废铁、夺走了我们的一粒米饭,必然要让你们双倍奉还的凛然之国。因为只要是属于我们中原人的东西,即使是一块废铁,我们不给,你们同样休想拿走!更何况是一寸山河?我们的一粒米饭喂猪喂狗,也绝不去养觊觎我们汉人江山的外族人。这就是我们的神州、这便是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贵邦不服,放马过来!”

                         耶律百忧此番听她温女侠,如此捍卫中原的铿锵之言,这般维护汉族尊严之语。仍旧是不以为意,既是冷嘲热讽,又是狂言无忌地说道:“温女侠真是好一个不同寻凡的姑娘家。然而可惜,可惜的却是,你也不看看你们中原人,人心涣散,道德沦丧,有权之人是私心极重,利欲熏心,一意孤行,残害生灵;平民百姓,有多少是因财迷心窍,唯利是图,而六亲不认,忘恩负义。这就是你温女侠大言不惭所说的凛然之国?你们汉人,成千累万,为求一日温饱,竟做出易子而食,出卖亲情的事;为求一点小钱财,对别人更是无比残忍,视恩情如粪土,待仁善是一文不值。此等的叛逆良知,这样的人性为本的汉族,何配拥有一片如此的锦绣山河?哪配是一个令天下众邦所瞻仰的中原之国?”

                         温还姬这次,听这敌邦公主的歪理,耳闻她的盗匪言论,当即愈是不卑不亢,悖理之怒,好是气愤填胸地喝道:“住口!你这野蛮之邦的公主殿下,你也不看看我们中原这片广阔的大地上,自三皇五帝治华夏,两番禅让公天下,轮流不息的家天下以来,我泱泱神州,不知历经了多少乱世,承受了多少轮回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可是最终,我们中原人还是一样的屹立不倒,与世共存。你们契丹如果只知我们中土上的汉人,只会一味的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只会看得见我们中原人只懂得为求声色犬马,锦衣玉食而六亲不认,无恶不作的话,那么贵邦未免也太不了解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了。”

                        “我们汉人,之所以是汉族,是因为我们是中原之邦;我们神州之所以叫神州之国,是因为我们是华夏民族。我们汉人,虽人心险恶,但不忘我们的国在哪?我们的根又在哪?我们中原人,虽然会自相残杀,可我们不会坐视着山河碎裂,国破家亡。当面临家国危难之际,必然是何止万万千千,不计其数的汉族人们是不分好坏、不论正邪、不管男女、不区老幼,同心同德,共赴国难,到时个个杀身成仁,誓保中原,共御外敌。因为在我们中原,古往今来,不管谁得天下,谁做皇帝,嘴上不说,心里明白,无论战乱有多久,打仗要到何时休,终归是分久必合;而合久分后,当天下四分五裂时,终将有一日,还是会回到盛世太平。”

                         “而我们的中原,三千多年来到今朝,改朝换代,轮流更替,多少皇帝坐在龙椅上,听多了别人喊他万岁,总是妄想自个能长生,其实他们心里甚是知道,那是何等的自欺欺人?那是因为我们神州历朝历代以来的每一个皇帝,嘴里永远不会说,可是终归是在心里知道,一个朝廷,可以被灭亡千百回;但是一个中原大国,它的稳固,才能真正的像文武百官跪拜帝王时,大声喊着万岁一样,可以千秋万载的而存活在这世上。”

                          耶律百忧这下听她温女侠,这番长话不可短说地为国据理力争之理。却见公主芳容,一丝既非冷笑,又非欢笑的笑容,露在她的颜面上。

                          古世英、云莫流、凤寒飞,这回又是,六只耳朵,俱听还姬句句的满腔义愤之语;六道目光,看她温女侠为中原、为汉族,为人间、为公正,气愤填胸好十分,只为自尊守故国。端的是继而一次,仨人对着温还姬,欣然是笑,拍手妙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温还姬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