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麻子知道这次燕国密情卫会派来修士参加武选会的选拔,这是自己的新上司,青光岛出来的桑光冀告知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些人是谁。
这几天武选会在定容城内的比试,李麻子也去凑热闹观看了,桑光冀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表示。
不过抱着去认出身怀青光岛修炼功法的人的想法,李麻子也真是就看了个热闹,最后一日,回到自己布庄时,才想起来,自己光去看武选了,而遗漏了文选一事。
不擅长比武的青光岛修士会参加文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李麻子对此也没啥遗憾,反正也不是非想着去认出的,天知道密情卫派出的到底是不是青光岛的人,自己看到桑光冀后,才不可避免的认为来的一定就是修炼控神术的?
事实证明李麻子不亏是做了十多年间谍的人,头脑还是相当敏锐的。桑光冀注意到了这几天李麻子的行动,也猜到了他心里的想法,但是只不过心里嗤笑了一下。
这次燕国密情卫派来的一共五人,没有一个是青光岛的人,李麻子向找修炼控神术的人,一开始就是愚蠢念头。
安光寿今年才二十九岁,这在参加武选会的修士当中,可以算的上是极年轻的了,一多半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要不是后续修行乏力,很多修者还是不死心的。
长生的诱惑之大,古往今来,无人可免除,但也不是说每一人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就是埋头修行这一条途径的。
安光寿在三年前,意外的加入到燕国密情卫,他感觉自己没有走错路,他修行的是燕国坤地居的功法,坤地居的功法以擅长推演预测出名。
在修行者中,有很多重要的关头,冲级和演练功法等等,在这些关键的节点,选择好时间和地点也是除了功法、修行满足了条件后的重要保障。
对于某些特殊的功法,好的时间和地点尤为重要。修行人引外界的元气入身,一直到入神境之前为止,可以这样说,吸引元气是这方世界上的修士必做的首要之事。
而元气在外界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随着时间而改变,那么如何选择好时间,找对元气相对浓郁的地点,则往往能提高冲级的成功率。
坤地居的功法以对环境的推演为主,以感受某地元气的流向,推算出某时某地的元气大致情况,在修士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燕国冲级的修士往往喜欢在自己冲级前,寻找一位坤地居的修士为自己推演一番,尤其是越是高级的修士,对此就越为重视。
安光寿愿意接受命令来参加魏国的武选大会,不是因为自己修炼遇阻,他还年轻,有大把时间去拼搏。
而是相反,因为他的修行很出色,以至于他自己感觉到再继续待在师门内,很难有更大的进境了。
他决定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去游历下天下,这时候,密情卫找到他,告诉了他魏国的武选会一事,并希望他能参加武选,一边为燕国做事,一边在魏国修炼。
安光寿得知后,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在出发前,上司告诉他,会有个叫桑光冀的人会负责和他联络,自己到时候听从这位的命令即可。
由于魏国这边的修士对这种推演功法所知甚少,加上安光寿不擅武斗,只能参加文选会。
文选会上,他表现的毫无出彩之处,勉强取的了最后在定容城内的最后三场比试,但是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第一场比试下来,不可避免的就被淘汰了。
有些灰心的安光寿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了,自己这次没完成任务,被淘汰之后,看来是无法获得魏国朝廷的官职了。
回到修行客栈的安光寿躺在床上,正考虑自己何去何从时候,突然胸口被个小纸团砸中了。
跳起来的安光寿四下巡视了下,弹出纸条的人早就不见踪迹,打开纸团后,他就看到了一个字“等”,后面附有燕国密情卫的隐秘标志。
将纸团化成灰烬的安光寿重新躺倒,既然接到了上面的指令,那就按令行事自己也省得多费脑筋了。
刘定山这几天也在武选会上看热闹,不过他没怎么去武选的场地,而是按照爷爷刘鉴的要求,在文选场地边流连。
爷爷的意思很明确,这次府中不招收武卫了,多年来,自家的武卫人手已经不少,多年用下来,都知根知底,不宜再继续扩大人数了。
位列三公之一,多少要注意自家的言行举止的,家族势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算魏王不在意,那也架不住别人嚼舌头。
不过文选比试可就没有武选那么张扬好看了,刘定山这几日看的有些发闷,因为毕竟他自己也才炼气期六级的修为,要想看懂比自己修行还高的修士出手,未免有些力有不逮。
不过他注意到了安光寿,这位很年轻的修士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加上不俗的仪表,让刘定山留意了一下,回到府中,他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给爷爷刘鉴看。
只有在后三轮比试中败落的选手,才会被这些高门大户所注意,之前的初选人才参差不齐,没有多大的招收意义,而一路过关斩将的高手,最终会被朝廷选中,只有这些说高不高,但是能进最后三轮比试的才是他们的目标。
不过这样一来,这些修者反而是相当有市场的,大家族往往会蜂拥的抢夺自己选中的修士。
刘鉴很快的就从刘定山呈上的修士资料中选择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赫然就是安光寿。
既然是爷爷和自己都满意的人选,所以刘定山干脆连夜上门了。
客栈中的安光寿得知了刘定山的来意,并未当场答应,而是说第二天一定会告诉刘定山自家的决定,因为他想知道背后送纸团让自己等的人是什么意见。
刘定山也没感觉意外,修士嘛,总是有些架子的。
果然不久后,安光寿又被一个纸团砸在胸口。第二天,根据纸条上的指示,他登门拜访刘府,说出了自己愿意为刘家效力的决定。
刘定山很高兴,热情的招待了安光寿,自己终于也办了件漂亮事,昨夜自己直接去拜会了欲招的两位修士,这位年轻的今日一早就给了自己肯定的回复。
没过多久,另外一位修士也上门了,只不过他碍于修士脸面,相比安光寿晚了个把时辰。
于是刘定山干脆就将两人一起宴请,事情敲定,宾主皆大欢喜,自此后,刘府中就多了两位文选会上出众的修士了。
安光寿从客栈中搬到了刘府,其实他能理解纸团上的指令,毕竟刘鉴乃是当朝太傅,位高权重,一般都是被招揽的修士不二选择。
不过安光寿还是觉得,背后之人好像就是为了等着刘府的人上门一样,这只是个奇怪的感觉,并没有丝毫的证据。
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因为第二天出门,他怀中又多了个纸团,上面写着几个字“接近刘定山”。
为啥不是接近刘鉴,而是接近他的年幼孙子?安光寿想了想,也许是刘鉴年龄大,不好糊弄,自己从他孙子开始,慢慢再接近当朝太傅?
不一会,安光寿也就懒得想这些了,反正听令行事,接近谁也没有接近个孩子容易吧?
这倒是个简单的开始,刘定山也比较喜欢和这位年轻的修士来往,相对来说,年纪大的往往城府更深,更为寡言少语,交往之中,为少年心性者所不喜。
这次热闹的武选大会很快也就结束了,定容城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从容,太学府继续开学,收了心的学子们,还在相互间谈论着武选会之间自己的见闻。
陈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收获,而陈隶的收获就是认识了魏国四公主的小赐童,不过准确的来说,只是他认识了人家,而人家有没有在意他,就不得而知了。
小翣的进境依旧飞快,据惠姨预计,再有月余,小翣就要冲击金丹境了。如果能够一次成功,小翣可就能创下个记录了。
为此,身为师傅的洛黄衣对小翣看护的极紧,陈隶也知趣的不去跟小翣作对了,虽然他每次和小翣对上,大都捞不到好处,但是两人好像总是掐架习惯了。
为了不让小翣分心,最后陈隶干脆也不让小翣每日陪着自己入学了,自从上次刘定山堵门失败后,这家伙好像安稳了许多,陈隶暗暗思付,没有小翣在身边保护,大不了自己小心一些罢了。
再说自己毕竟是个伯爵,刘定山有小心思,但是不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刘定山很快就发现了陈隶身边的小赐童消失不见了,这让他疑惑了一阵子,不过很快也就没放在心上了,因为他现在还不打算对付陈隶。
从最早前得知这位异国来的太子小儿不过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只有练气四级的修行,当时也并未放在心上。
他看到爷爷刘鉴对魏国册封陈隶为伯爵时的不爽,从父亲口中得知爷爷对魏、陈两国的结盟是持反对态度了,至于为何会反对,这是刘定山没去多想,也想不明白的事情。
反正是自家爷爷反对的,他对这位未见面的陈国小儿就满是敌意,听到册封的消息传来,当时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于是就有了之前骑门辱骂陈隶的一幕,不过以当时的情形看来,陈隶好像对此并不在意。
几天后,见到在宫宴上,嚣张至极的陈隶居然用酒樽向自己一方扔来,不由得心里离奇的愤怒,他知道陈隶是要砸自己,但是当时在别人看来,那分明就是朝着当朝太傅刘鉴头上砸来的。
刘定山辱骂过陈隶后,出了口气,也没有什么后续计划,但是嚣张跋扈的陈隶居然还敢不依不饶,这仇就这么结下了。
入学当天让陈隶这小子逃过了,后来自己灵机一动堵门的那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招惹到四公主的赐童了,刘定山当然知道那天用小石子定住自己穴位的是谁,只是他万万没料到罢了。
此后他就知道,这种小打小闹根本就拿那陈隶无可奈何。要想整治这位纨绔,非得深思熟虑之后,抓住机会一举竞功,在这种思想下,连他忍不住想出言挑逗陈隶与自己比试,激将法不成又被骂的狗血喷头都能唾面自干,都能不以为意。
太师几微看完本次武选会的最后奏本,满意的放了下来。
让他感到意外和高兴的是,这次针对其他各国也开放的武选会无论是人数还是质量,都超出以往甚多。
密情卫专门有份报告,是给太师一人观看的,这份密报上写明了朝中各家分别招揽的修士,以及这些修士修炼的功法和国家、门派信息。
他对其余二公和六卿一直保持着暗中观察之态,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他靠的可不仅仅是处理政务的能力。
另外有件事也引起了太师很大的注意力,根据在陈国的密探汇报,陈国对与齐国交界的洛水河边的居民,实施了迁移之策。
根据已公布的消息,陈国准备将这些居民整体向西迁移一千余里,整个的空出陈国洛水河岸这一待地段。
得到消息的几微心底不禁感叹,陈国好大的手笔,这是要下决心和齐国周旋到底了。
陈国上下看来心很齐啊!瀛非弱主,太师符离也是老奸巨猾之辈。
对此佩服之极的几微忍不住想到,困扰自己好久的,齐兵到底会从哪里渡洛水和陈兵开战的路线之选,原来陈国人根本没有去费脑筋。
这是要将自己的国土硬生生的变成个大泥沼,将渡河而来的齐兵陷住,继而围剿。
看来陈国能有今天天下第一富国之称,的确也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