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征地
书名:裴氏之家 作者:王鉴囻 本章字数:9263字 发布时间:2024-02-12

短短几年的工作历练,裴小燕凭着敬业和刁蛮干练的工作作风,升职成为梓西县经贸局的办公室主任。她对未来充满自信,梦想着获得更高的职务和政 治抱负。然而,她和丈夫童宇嘉的关系却起了变化。

童宇嘉在昆宁公司属于技术人员,但是这个公司因为企业庞大,人员冗杂、科研力量不强,技术改造进度相对缓慢,难以形成高竞争力的技术成果,有着一群科研技术人员也难以很快改变技术现状,很多设备和技术都是由外部引进,技术人员也主要是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维护。童宇嘉在这个集团公司找不到事业上的成就感,工资也不高,他总想辞职去大城市发展,但是裴小燕坚决不愿意他离开梓西县,要求童宇嘉乖乖的留在她身边。

童宇嘉虽然留在昆宁公司上班,工作热情却不高。童宇嘉所追求到的裴小燕,结婚几年时间来,早已不像过去恋爱中对童宇嘉的百般体贴,对他还越来越蛮横,家里大事小事都要听她的,裴小燕到现在还没有生孩子的打算,令童宇嘉更觉得家庭生活郁闷。好在裴文海给女婿介绍到路咏机械公司做兼职技术员,参与公司的设备研发设计,并给他丰厚的报酬,才令童宇嘉有了一些事业上的成就感。

和整个国家发展的步调一样,梓西县在快速发展着。政府规划的县域发展蓝图、建设经济强县的模型,各种发展经济的超级口号还是令大部分梓西县人不知就里,却在实质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陈栋力在梓西县政协会上对县域发展蓝图的各种提法关注着。政府的发展方案包括昆宁工业集团公司所在的营头镇、梓西县城经济中心,和县城东部的梓西工业园区,将是梓西县的工业着重发展点;农业方面,是梓西县西边、北边、沿着秦岭北麓地带发展各种特色化农业产业。

尽管这些口号是可实现的,可是陈栋力却在想:以他对广东的发展模式来判断,省会西安的城市扩张,怎么会放过工商业气氛浓厚、地势平坦、经济基础良好的梓西县?梓西县一直以“县域”进行定位,农业发展占绝大部分面积,理念本身就是落后,只想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强调提升而不以引进外来大、新型工业企业为重点,发展能有多快?

陈栋力预测,将来,梓西这地方肯定会成为西安大都市的一部分。在梓西县西部地区,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规模化的工业园出现?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农村人收入不断提高,农民进城买房的越来越多,刺激了梓西县迎来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梓西县城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忙着圈地盖商品房,县城的地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栋栋高层建筑不断冒出地面。在县城里面闲置的工厂、村组企业等地块,现在成了开发商的肥肉,等着升值成为一个又一个商业和居住“中心”。

原梓西县塑料厂周边正在县城的新规划的城区中心区域,今后将变成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原塑料厂的场地面临城建改造,以前盖的仓库被关闭,租仓库的人只好将仓库存放物资搬到更远的郊外去,原来临着西环城路的一溜两层的商业用房,显然不适合县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要求,也将被拆 迁。

提起这边拆 迁的事情,据说县城建局搬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找过每一个商业房业主谈过意向。拆 迁的标准是按原有门面房面积的1.35倍置换成以后将出现在这里的商业中心新的商业房产,并将给予原房产业主适当的拆 迁过渡期补贴。有一部分业主对拆 迁置换和补偿表示满意,直接在拆 迁意向书上签了字,一部分业主还在观望之中,表示要再考虑,而最大的业主裴元海给的答复是:“拆我的房?凭啥!门儿都没有!”他拒绝在拆 迁意向书上签字,还把工作组的人赶了出去。

陈栋力在梓西县创业扎下根基之后,他的好多个客户、朋友和大学同学来梓西县和力拓公司考察调研。梓西县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运输交通发达,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人民勤劳智慧,具有开创精神和商业意识,尤其政府给予新兴企业的积极扶持和政策优惠,对外来经商的人非常友好,都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有些来考察的人在走的时候特别要问陈栋力:“这里还有没有合适的开办企业的地方?”

八十三

裴小燕继承了裴文海的聪明干练狡黠的天性,在职场上雄心勃勃。她在县经贸局的办公室主任岗位上工作了一年,最近在梓西县委组织的一次人才交流活动中主动要求到基层乡镇去锻炼。她这次来到老家太平镇,挂职为镇长助理。

裴小燕在乡镇没有工作经验,她就虚心观察镇干部的一言一行,好开展自己的工作。在这里她发现一个很令她佩服的人物——高咏华。

高咏华是太平镇的党委书 记,风闻还是副县长的备选干部。在裴小燕眼里,这个镇领导不光是人长得健朗,举止大方,更重要的是办事圆滑、行事作风雷厉风行,凡事比别人多想一步、超前一点,却又给自己留有余地,不失稳重,深得打过交道的人佩服。裴小燕听三爸裴文勇说过这个人曾经是自己堂姐裴小芙的对象,更对他多留意起来。这一留意,越发佩服高咏华的为人处世,便找机会多接触高咏华,向他讨教学习。

高咏华知道新来的这个镇长助理是裴小芙的堂妹,又有太平镇的名人裴文海亲自来给他打招呼要照顾好丫头,自然就重视她,教导裴小燕在职场上的成长。

高咏华发现,这个裴小燕和裴小芙在气质性格上几乎完全不同。虽然他和裴小芙只有短短几次相见,但是那个形象却一直在他心里扎根!这堂姐妹俩一个端庄清雅又温柔美丽,一个干练机巧中露着些霸气。在当年那个案件发生之后,因为“名声”的影响,他父亲高选民不让他再接触裴小芙,为了儿子的前途,高选民也没有再和裴元海来往。虽然高咏华再没有联系过裴小芙,也不知道裴小芙过得怎么样,之后自己很快就和县城一个小学女 教师相亲结婚。可是,在他心中,对于裴小芙总抱有歉意,对她这个堂妹自然多一份关照。

鉴于裴小燕对乡下的事情还不知轻重,高咏华就决定让镇长助理裴小燕分管镇区的卫生、教育工作,时不时提醒她要注意什么问题、把握哪些细节,多看、多学,干事的时候不要急着表态、盲目指挥,对待农民群众可不能像对待同事。有高书 记的指导,裴小燕切实了解了不少农村实际问题、摸索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至于两眼抓黑。她对这个领导的栽培也心存崇拜和感激。

八十四

给裴文勇多次求医问药效果还不尽人意,王春玲却并没有放弃为裴家生育二胎的想法。她不忘自己是裴家的媳妇,毕竟裴文勇比她要小四岁,还很年轻,只要再加把劲儿造人,他俩应该还有精力再生一个!为此,她只要看到裴文勇玩游戏、养花钓鱼,就知道他有精力好的时候,晚上都要缠着裴文勇折腾个够。

裴元海、裴文海与王春玲已经水火不容,王春玲为了自己的丈夫裴文勇不难堪,再没有进过云峰机械公司的大门,也不敢见裴家的两位兄长。力拓汽车配件公司发展顺利,接订单接的生产不过来,王春玲也在钱财上松了口气。用公司名义给她和陈栋力购买了高档轿车之后,王春玲在县城一个新楼盘买下一套大面积商品房。要不是何联玉催她还款,王春玲还准备在西安市区再买一套房产。

陈栋力和王春玲在公司治理上出现了很多难以融合的地方。

陈栋力有企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敢于大胆尝试突破和拓展市场,他的决策却受制于王春玲的董事长地位。王春玲对于新公司的发展更谨小慎微,不敢冒风险,在资金运营和营销上陈栋力每有大的创新、需要花钱投资的决定,都要做王春玲许多次工作逼其妥协才能实施下去,要不然,她就是要否定陈栋力的经营决策。

王春玲离开了云峰机械公司,力拓汽车配件公司就是她的命,她不愿这个新公司有任何闪失,哪怕是这公司发展慢一些,先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事业和财产就好,稳稳地经营总没有错。当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陈栋力在公司里完全胜过王春玲的威望时,王春玲在公司经营权上再不想给陈栋力让步。

王春玲认为这个公司经营已经走上正轨,自己作为公司董事长必然的要做这个公司的主。王春玲和陈栋力之间在企业管理上产生的各种分歧,除了她自己能够想得通的方可以让步,其它事情就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办,引得陈栋力越来越不满。

王春玲和陈栋力之间的股权矛盾暴露。陈栋力原来要买下其他股东手中股份的事情,王春玲反悔,不同意变更股东股份,对陈栋力想当大股东,绝不让步。陈栋力一时恼火,不想被她处处掣肘,便想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是听妻子袁梅的建议退出力拓公司到西安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还是自己留在梓西县继续干这个公司总经理。他在和镇领导高咏华闲聊的时候,把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向高咏华透露。

高咏华一听,心里想:“必须留住此人!”

高咏华向陈栋力询问过这个公司的股权结构之后,就问陈栋力,要是陈栋力离开力拓公司,凭着王春玲的脑子,能把这公司带向何方?况且,陈栋力去西安另找工作就会更好了吗?西安毕竟是内地城市,这里的企业能给予陈栋力这样的管理人才什么样的待遇?而且,高咏华认为陈栋力就不要想着再去找什么工作,他这样有魄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他直接建议陈栋力要和王春玲争个鱼死网破,强势收购别的股东的股份来改变他在公司经营上的话语权。

高咏华甚至带着嘲讽地激将陈栋力说:“王春玲毕竟只有妇人之见,靠节约几个螺丝钉能让企业发展吗?把公司交给她管,就发展不起来!这公司是你一手开创出来的,也是你的管理让它实现迅速发展的,你不来掌握控制权,这企业就又是个云峰公司!我当初费尽周折给你们力拓公司争取来的工业用地,都会长草!”

这一句话刺激,让陈栋力对于掌握主动又有了信心。

陈栋力思考良久,觉得高咏华提的建议对他而言,也是算是个最中肯最实用的,再去西安另找机会那又是不合算的。可是,王春玲会同意他收购其他人的股份吗?以王春玲的性格,她当然不会轻易同意,当初已经约定好的这个公司由她来当董事长。

在和陈栋力长谈之后,高咏华找了王春玲好几次。他明里是到企业来调研、给力拓公司做好服务,暗示争取给力拓公司尽快落实后期二十亩的工业用地指标和帮助给予这个企业申请更多的政府补贴,政府联系多家商业银行联合贷款授信,劝说和施压王春玲同意陈栋力增加在力拓公司的股权。

他旁敲侧击地告诫王春玲,这个公司的技术和销售团队可都是陈栋力组建和管理的,如果陈栋力带走了这些团队和客户资源,这公司将是一个空壳,还可能一败涂地!

王春玲当然不希望自己绞尽脑汁创立的产业成为空壳,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揽权可能会导致陈栋力离开力拓公司,引起公司里重点人才的流失和企业发展停滞,心中不免惊慌。她知道这个公司不能离开陈栋力,以她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是带不出公司这帮技术和销售团队的,就像她原来在云峰机械公司也想学机械技术,抓技术管理,可就是开不了窍

她这么一权衡,立马对陈栋力又变了态度,大小事都要和陈栋力要商量着办,决策上更多听陈栋力的。

高咏华还给王春玲使了一招,让他在税务局稽查大队的朋友到力拓公司查账,而且查王春玲的账,要求力拓公司补税、补缴罚款,王春玲也要补税。

在高咏华对王春玲几次暗示下,王春玲说服了自己,终于同意了陈栋力收购了其他股东手里的股份,条件是公司董事长暂时不变,先保留着王春玲的董事长职位,而陈栋力则继续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陈栋力成为力拓汽车配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王春玲放弃了对陈栋力在公司管理地位上的抗争。

高咏华这个镇书记对陈栋力的鼎力支持令陈栋力重拾信心,在梓西县这个地方,陈栋力正全力以赴抓好西安力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经营。

王春玲也是识相的,借力发力也是有限度的,没有陈栋力,这个力拓汽车配件公司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她也明白:不能眼光短浅只盯着自己的,该让步的时候,就顺势让步,也是给自己多留余地,以让步换来坐享成功。而陈栋力对王春玲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也没有提出异议,没有这个女人,他当年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自主创业。

为了减少和陈栋力在经营管理上的冲突,王春玲到西安的某知名大学院校报了MBA,去学习工商管理,力拓公司经营的事情就交给陈栋力。力拓公司扩大经营的二十亩建设用地也很快进入县委会的审批程序。

凭着陈栋力的战略眼光、管理营销能力,和着王春玲细密的财务控制,力拓公司趁着一波汽车行业发展的机遇,迅速发展。

陈栋力根据公司的加工实力,不但加大了国内汽车企业的营销力度,他又凭借公司对个别零配件生产的技术优势、他和几家外贸企业的良好关系,联系了北美、欧盟等国外的零配件出口加工订单,大大扩增了公司业务。力拓公司满负荷生产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王春玲又将一部分订单交给云峰公司来做。

陈栋力也感慨自己在梓西县遇到了自己的贵人高咏华。从第一次和这个政府领导接触开始,他就深得高咏华的关注,高咏华盛赞陈栋力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有能力、有前瞻意识、有学识有管理水平,能到梓西县来,必然会有大的发展。而陈栋力也越来越看到高咏华稳重而犀利,头脑灵活、做事果断,觉得他在官 场上必有做为。

高咏华的大学同学圈中间竟然也有陈栋力认识的熟人,两人私下里聚会的机会多了,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的人脉相通后,陈栋力在梓西县、在西安有了更多的朋友,在高咏华朋友圈的帮助引荐下,三家商业银行在西安的分行给予西安力拓汽车配件公司的包括出口信贷在内的贷款授信规模达到了2500万元,力拓汽车配件公司的业绩也处于一个暴增期。高咏华知道:陈栋力留下来了。

八十五

陈栋力了解到,梓西县的工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民众创业意识强,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在十几年前,梓西县几乎每个乡镇都要搞自己的工业园,结果几乎都没有搞起来。究其原因,就是乡镇当地没有有实力的企业、缺人才和资金、短技术、信息不畅、规模不足。单单向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要效益,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还造成土地浪费、污染加重、低效无序。之后梓西县主动撤销了各个乡镇的工业园,集中在县城东边建一个大工业园区。其它乡镇,还是以农业为主导。可是,在一些公路十字路口、老乡镇企业旧场地等的地方,不断有新生的企业出现。办企业的人,不一定都能在梓西工业园买下企业用地,却都抱着创业的希望寻求各自的发展空间。生命力顽强的企业,每个乡镇都有。

陈栋力在梓西县扎根后,他带领的西安力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一路高歌猛进,产值连年创出新高,成为技术型企业、当地纳税大户,也因公司除了引入外来技术人员,还需要上百个工人,带动了当地就业。因为陈栋力创业的成功、因他的广泛的人脉,还引来一些外部企业家青睐梓西县这个地方。经过久久酝酿,陈栋力找高咏华提出在梓西县西边另建工业产业园的想法。

陈栋力向高咏华分析:西部工业技术革新,必然要学习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等地区。在信息发达的工业地区,信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都明显很多。梓西县作为西安市的卫星城,要想发展,除了支持当地龙头企业、保持技术资源持续,必然要超越以前的发展思维,不仅要走适合自己的优势道路,还要突破原有的发展思维定位。况且,原来西安市给予梓西县的“卫星城”的定位,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必将会调整。

陈栋力说:“高书记,我判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梓西这个当初的农业县,定会发展成为工业区,还会成为西安新的城区!梓西县不能只将自身定位在一个农业人口大县的位置上,不要局限于办一个工业园,应该再发挥劳动力优势和大城市距离近的地域优势。比如在太平镇本地可以建一个汽车配件产业园,或者名称更大一点,叫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西安作为大城市、它周边完全应该建立各种配套化的产业基地,梓西县西侧建工业产业园,可以将县城西边的劳动力优势、已经在梓西县积累了几十年的加工工业技术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国内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结合起来。而且当年梓西工业园因为主要考虑吸引税源,不计环境保护成本进驻了不少高污染行业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令政府非常头痛,还让一些想要来梓西县工业园投资办厂的新型智能化、高科技企业望而却步。要是在县城西边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就可以提高规划要求,对招商入园的企业分区域规划落地,集约化服务和管理就更加合理,比如生产的高环保要求、智能化要求等等。梓西县有良好的地利人文条件,当地经济发展,应该眼光放得更远,前瞻性的融入西安市经济结构圈,原来的经济发展规划,该变更的,要眼界更高,顺应时势调整变更,最好是打破!老路子再走、老口号再喊下去,就是发展滞后!”

高咏华一直认真听着,他对陈栋力认为梓西这个农业县会成为西安市新的市区这个观点有些惊讶,不过继续听,他眼睛一亮:“陈栋力是设想在太平镇建一个工业园!”虽然梓西县原来各个乡镇都曾经在自己的地盘上规划过各种“工业园”,但是都没有形成气候。原来在农村各个路口、村口的乡镇企业大都没有发展壮大,为数不多、有实力的企业也都已经搬迁到县城东边的工业园去了,由于梓西县原本就是农业县,县城以西是农业区域,耕地受到严格保护,除了对个别的明星企业开绿灯,没有谁想过要在县西边规划工业区。这次陈栋力的提议,却在高咏华心里撞开了一个大门。

高咏华根据自己多次在沿海地区的考察了解,加上自己的大胆思考,询问陈栋力在梓西县城西侧建一个制造业生产和技术研发为重点的工业园的可行性。他要向梓西县主要领导提出在县城西边开设一个工业园的建议。而且他从陈栋力话语中所透露的情况看,陈栋力有能力引进有影响力的企业来梓西县投资!

陈栋力答复高咏华,他要充分思考分析后给出自己的详细建议。

一个工业园区蓝图在陈栋力眼前展开。受他的启发,一个突破农业发展思维、集中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路也在高咏华脑子里酝酿。等陈栋力拿出《关于西安市梓西县绿沃现代制造业产业园规划申请及招商引资意向报告》专门来找高咏华,高咏华已经上任梓西县副县长。

陈栋力根据自己的思路,整理起草了这份规划书,大胆提出以民营企业牵头,政府支持,在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周边劳动力富余的梓西县太平镇建立汽车配件和现代化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规划。

规划报告分析了西安市政府对梓西县原来的定位由西安市的卫星城变更为力争将梓西县改制为西安市梓西区的发展规划,梓西县的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将彻底改变,由保护耕地、发展农业到发展工业生产必将是大势所趋,县城以西没有高规格工业发展思路的格局也要打破。

陈栋力设想建立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改变原来由政府主导的模式,政府不出面,由民企来操作运营,政府给予产业园适当的政策优惠、土地审批和金融、税收优惠,做好服务。园区按照高起点的环保标准、资产投资标准筛选企业。陈栋力认为,如果工业园得到审批,凭借陈栋力在行业内的关系,就可以立即引进几个汽车产业配套加工项目和工业附加值较高的生产项目在这个园区落地,建成投产后很快会形成规模效益,形成园区吸引力。

工业园招商入园的要求、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方向都在报告中详细列出。

在起草这份报告的时候,陈栋力向自己的朋友、人脉资源圈做的咨询,已经有数家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物流和仓储企业想要在梓西县寻找地方入驻,甚至,有两家知名大企业也想要在梓西县建设生产基地。

这个报告很快引来梓西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副县长高咏华的积极引荐,陈栋力向梓西县委领导班子对自己提出的建立工业园的报告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招商引资是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也很容易形成亮点,其他人引进不来的企业,陈栋力能够带进来,而且有投资规模有技术、能迅速带动就业和税收的企业能到梓西县来,这当然是梓西县主要领导求之不得的。梓西县领导班子迅速讨论,向西安市政府申报这个工业园规划。一个以专业的工业园招商团队操作、命名为“绿沃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工业园在太平镇太平河西岸被规划出来。产业园将依托梓西县西部现有的公路交通和已经建设完成的高速公路便利条件,分期开发建设,后期远景还覆盖了太平河以西的上万亩平原区域。

工业园将在太平镇太平河西岸的几百亩改造荒地开始起步规划建设,以对外招商吸引符合最新环保要求的技术投资企业为主,将使得梓西县城西边也打造出又一个新型工业制造业集中发展区。

陈栋力成为这一招商平台的首席顾问、带头人和招商开发负责人。

八十六

有了梓西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分管领导的亲自督导负责,“绿沃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规划获得梓西县政府审批通过,向上级申报。

因为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规划并未立即获得上级政府批准。而高咏华并没有放弃,高咏华副县长在和“绿沃工业园”规划带头人陈栋力多次商量之后,找到突破口,工业园规划又以梓西县工业园“园中园”的方案再次上报,该规划方案提到因陕西省和西安市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涵盖到梓西县东部区域,梓西县工业园已无向东发展空间,应该向县城西发展,并且“园中园”要求的企业入园标准更高,环保、科技等新要求的严格实施对梓西县向“梓西区”加快发展迈进更具有重大而实际的意义。而且工业园试点占用的是太平河岸边的几百亩河滩荒地,未占用基本农田①。

改动后的新规划获得上级政府通过,并进入实质性的准备实施阶段。

县政府因为本着职能转变,并没有主导这个工业园的开发。在高副县长推荐下,被誉为“孔雀西北飞”来到梓西县创业的、具有企业高级管理水平和成功创业经验的专家级人才陈栋力成为绿沃工业园的牵头人。

陈栋力也立即成立了“西安绿沃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发公司”,以便组织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招商和园区管理事务。公司成立后,根据县政府获审批的工业用地指标,和县政府签订用地规划协议,陈栋力立即开始组建招商团队,对外进行产业园前期宣传。陈栋力又联系自己在工商界的朋友、同学,去往广东、福建、浙江、河北等地寻找投资招商的目标客户。

陈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上,力拓公司的日常业务管理,又交给喜欢揽权的王春玲,有重要的事情,陈栋力再来公司定夺或者帮着王春玲处理。王春玲也觉得自己能够胜任管理力拓公司全局的重任,认真得不亦乐乎,并以陈栋力要求的按照先进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公司管理。

绿沃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在太平河西岸,基础建设规划中有两条南北方向的园区道路要建设,连接太平镇街区的公路,通到秦岭北麓的一级公路和规划中的高速路出口附近,并有每隔三百米就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工业园区道路,中间按照将来招商进来的企业规模大小,给予20到100亩不等的工业用地进行建厂,由北到南设计出汽车配件产业区、设备制造产业区、现代化高端工业装备制造产业区、现代化终端产品加工区、科技环保产品制造产业区、高科技产业研发区等几个板块。

绿沃工业园一期的几百亩工业用地是在太平河西岸,在太平镇政府后面呈“L”型向南、向西拓展,太平镇政府后边的几十亩建设用地和太平河岸边的已经种庄家多年的二百多亩“荒滩地”。而为了树立工业园标杆,梓西县有名的老牌民营企业西安云峰机械有限公司被标注在产业园一期首个位置。在政府的协调下,工业园第一个动工项目就是汽车配件产业区西安力拓汽车配件公司的扩建。

为了扩展通往绿沃工业园的道路,太平镇政府协调,把太平河岸边的已经关门的农机畜牧站搬到政府大院,原来农机畜牧站的地方变成园区的40米宽的大通道。

绿沃工业园最初的几百亩工业用地征 地进展顺利。除了一点荒滩地之外,征用裴家村的改造过的太平河边土地,裴家村人都已经看出来工业比农业强经济的好处,都同意征 地。二百多亩实验性工业用地很快就被园区开发公司招商来的十家企业抢完,开始建厂,接下来,就是工业园的二期征 地。

因为一期招商项目落地特别快,工业园二期工业用地也在省市政府的重视下很快获批。

位于太平镇街区之南的裴家村,在规划中的绿沃工业园的远景规划的核心区域。绿沃工业园内的道路开始筹备测量。第一个受到影响的裴家村,开始人心惶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裴氏之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