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我们的故事舞台来到了充满英雄豪杰的齐国。
这里,住着两位青梅竹马的好基友——管仲和鲍叔牙。
这两位小哥儿,从穿开裆裤那会儿起,就是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鲍叔牙对管仲的才华和人格魅力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合伙做买卖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俩人儿肯定是一边倒的公平交易吧?
嘿,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投入的本钱和出的力气旗鼓相当,到了分红的时候,管仲却总能多分得一杯羹。
但鲍叔牙呢,他可不是一个小心眼儿,他知道管仲家底儿薄,需要多补贴家用,所以从未对此有过半句牢骚。
再来说说管仲的官运,也是够坎坷的。
他三起三落,像是坐过山车一样。
但鲍叔牙始终坚信,管仲不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只是时运不济,英雄无用武之地。
管仲自己都常常感叹:“我这辈子,最了解我的人,不是父母,是鲍叔牙啊!”
这话说得,简直比亲兄弟还亲。
好景不长,这两位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分道扬镳。
管仲去辅佐公子纠,而鲍叔牙则成了公子小白的智囊。
后来,齐国政局动荡,齐襄公挂了,两位公子闻讯急忙往回赶,谁先拿到玉玺和兵符,谁就是新的山大王。
这管仲也真是的,既要护送公子纠,又要拦截公子小白,忙得不亦乐乎。
在一次拦截中,管仲一箭射向公子小白,小白一声惨叫,倒地不起。
不过,小白命大,箭头只挂住了衣带钩。
鲍叔牙一看,这不妙啊,赶紧抄小道儿加速,最后让公子小白抢了先机,坐上了齐国的头把交椅,成了齐桓公。
齐桓公上台后,管仲被抓,心想这回可完了,齐桓公恨他差点要了自己的命,非得把他整死不可。
但鲍叔牙又站了出来,他苦口婆心劝齐桓公要以国家为重,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最后齐桓公还是被鲍叔牙说动了心。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很快就强大了起来。
而这管鲍之交的深厚友情,也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