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的势力?”林老爷仿佛听到了全天下最可笑的笑话,“林家又算个屁!若我当真有本事,又怎会连迦南都护不住?与那些狗官相比,我们这些商贾的命不过就是贱如蝼蚁。”林老爷越说越激动,可他如此在大理寺门前大骂狗官,实在让肖天赐有些为难。
“林老爷,不如这样,您先同我回去,有什么事咱们去车上说。眼看就要到正午了,您即便再在此处耗着也不见得能有什么结果。”
林老爷看了看肖天赐,偌大的郢都,眼下似乎也只有这个往日的生意伙伴可以倚靠。
见林老爷无奈地点了点头,肖天赐便将二人带到马车上。
“父亲,这两位便是卫城林家的家主和其夫人。林老爷,林夫人,这位是我的岳丈,上官大人。”
“大人?”林夫人一听大人二字,忙神情激动地俯身下跪,马车内的空间本就不大,林夫人这一跪更使得车内异常拥挤。
“林夫人,我岳丈虽也为官,却不管断案,您快起来吧。”肖天赐连拉带拽地将林夫人扶了起来。
而上官庸倒也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悦,他和颜悦色地对林老爷夫妇二人说道:“我听天赐说,以往去卫城二位没少关照他,若有什么困难可以说给老夫听听,老夫虽只是一介武夫,但在朝中多少还有些朋友。”
林老爷和夫人并不知道上官庸乃是官拜一品的兵部尚书,但见其举止谈吐,便也大抵猜得到此人绝不简单。
于是,二人便将林迦南之死,以及多年来郭家如何买 官卖 官之事尽数说了。
听了二人之言,上官庸不由得怒气中烧。他与肖天赐一样,能够体会林家失去儿子的痛苦,不,准确的说,上官庸比肖天赐更能有所感触。
不仅如此,上官庸为人清正,他从未想过朝中竟会有人把关乎国家气运的官职当作一桩买卖。
“林老爷,林夫人,今日是我孙女的生辰宴,老夫不便陪你们前往大理寺,但稍后,我会手书一封,让近卫亲自护送你们面见大理寺卿刘宏。倘若那小子再敢有所推诿,你便直言告诉他,若有疑问,直接寻我上官庸便是!”
听上官庸如此大的口气,林老爷不禁看向肖天赐。
肖天赐笑着点点头,“岳丈乃是兵部尚书,他的面子,大理寺定会给的。”
“兵部尚书?”林老爷震惊地看了看上官庸,只见他慈眉善目,哪里有半点兵部尚书的样子,可不管人家像不像,这事终归是错不了。
“能够得到大人相助,我儿的仇就有希望了!”林老爷俯身下拜,却被上官庸扶住,见林老爷老泪横流,上官庸的心中也很是难受。
“不必多礼,既然你们是天赐的旧识,这忙无论如何老夫都是会帮的,即便不是,遇到这样的事,老夫也断然不会置之不理。”
马车行到琏王府,林老爷和夫人并未下车,在府外等了片刻,拿到上官庸的手书后,便又转头回了大理寺。
有了上官庸的手书,和其亲卫的互送,这一次,林老爷夫妇终于顺利见到了刘宏。
刘宏一边看着上官庸的手书,一边紧紧蹙起眉头。
他抬头看了看跪在下面的老夫妇,心中的滋味异常复杂。
对于刘宏来说,他本性良善,林家的遭遇让他深感同情。可身在官场,单单只有良善又如何安身立命。
林家告发的可是当朝尚书之子,可说到底,若没有郭坤的授意和纵容,郭凯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难成事。
所以,归根结底,这林家告的哪里是尚书之子,根本就是吏部尚书郭坤。
可这郭坤那是正一品,而刘宏这个大理寺卿也不过就是二品,让他一个二品去审问一品的吏部尚书?
刘宏叹息一声,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是万万不想做的。但眼下这事却又不是他想做不想做。上官庸的手书就摆在面前,内容写的更是直白非常。像上官庸那种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这案子刘宏若是不接,搞不好会直接被那位大人划作郭坤一党。
一面是吏部尚书,一面是兵部尚书,刘宏真是左右为难,心乱如麻啊。
“大人,求您为草民做主啊大人。”
刘宏这边正头疼,林老爷夫妇却又在堂下大喊起来。
刘宏满脸无语地别过脸去,无奈地摆摆手,对一旁的下官吩咐道:“先带他们下去把证词都写了,余下的,一会再说。”
林老爷夫妇被带走后,刘宏终于耳根清净了。他左思右想,这事总要有所抉择。
刘宏自殿内来回踱步,脑子也一刻不曾停歇,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上官庸的手书上,心中暗自想到:看上官庸的意思,怕是不日便会弹劾郭坤。这位老尚书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可不是常人可比。吏部买官卖官之事一旦查实,想来这郭家也便完了。只不过,郭坤乃是奕王手下,而奕王如今又是陛下唯一的嫡子,极有可能会成为东宫储君。若奕王将郭坤之事记在我头上,我将来的日子怕也不会好过。可我若半点作为也没有,一旦陛下知道此事,恐怕我现在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思及此,刘宏已自心中做出决断,林迦南一案,他自是要好好的审,只是郭坤之事,他却不会主动向陛下提及,等到上官庸弹劾,陛下问询时,自己再将近来审案的进程一一呈禀,如此一来倒也算得上是两不得罪。虽然仍有被奕王记恨的可能,可刘宏确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更何况,从刘宏自身而言,郭坤这般祸国殃民之举,他的心中自也是厌恶非常。
做了决定的刘宏,便开始着手林迦南一案。
然而,上官庸对郭坤的弹劾却迟迟未到。
刘宏本以为,以上官庸的脾气定是早早就将此事上奏陛下,然而一连五日过去,上官庸在朝上都是三缄其口。
刘宏不禁开始怀疑,上官庸是否也存了和他一般的心思,想要等着他大理寺先开这个口。若当真是这样,这上官庸可当真是个老狐狸。
时间又过了三日,就在刘宏以为上官庸根本不会站出来弹劾郭坤时,这位兵部的尚书大人,忽然走到大殿中央,高声禀道:“陛下,老臣上官庸,今日要弹劾吏部尚书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