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赏析
书名:长相思(第二辑) 作者:丝路花雨 本章字数:1218字 发布时间:2024-01-25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蝶恋花是北宋词人柳永的名篇,清代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里称赞这首词:“专做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词人中曾不多见”。评价相当之高。


首句,“伫倚危楼风细细”短短七个字,就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副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伫:长久站着的意思。倚:倚靠。危楼指的是高楼。主人公在高楼上长久地站立,站累了就倚靠着这高楼的栏杆,风细细地吹着,连绵不绝。这细细二字奠定了全词婉约凄美的基调。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站得高,就望得远,极目所见,却是那春愁从遥远的天地交接处黯黯生起。这“黯黯”两字既有光线昏暗的意思,也用于形容人忧愁沮丧的样子,可谓一语双关。


那这令主人公黯然销魂的春愁真的是从那遥远的天边升起的吗?当然不是。其实这愁绪早己在主人公的心田生根发芽,暗暗滋长。此时,作者又把这愁绪投射到主人公所望见的景物上,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那么他登高望远,看见了什么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残照”二字进一步点明了时间,这是一个春天的黄昏,联系首句“贮倚”二字,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在这高楼上己经站了很久很久了,直到夕阳西下暮色逼近,还不忍离去。在夕阳的余晖下,迷朦的草色烟光铺地连天,这个景象的呈现本来就是极为凄美的,再加上残照二字,更增添了一层感伤。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写他的愁绪从何而来,反而说“无言谁会凭栏意”?默默无言,因为无人能理解他登高望远的心情。这也说明了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满怀愁绪无人可诉。就算说了也没有人理解他,因此只好一直沉默,一直沉默。


上片把春愁写到了极致,但是并没有点明这春愁从何而来。那我们再来看看下片作者又是怎么写的?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下片开头仍不写愁从何来。反而去描绘主人公打算放浪形骸,借醉酒当歌来让自己快乐起来。但结果却是表面强颜欢笑,心里却感受不到一点快乐的滋味。说明这愁绪缠绵执着萦绕在主人公的心间,解脱不了,排遣不去。这种体验可以说是相当痛苦了。


可是接下来,下一句他说什么呢?“衣带渐宽终不悔”。衣带渐宽,说明主人公已经被这忧愁痛苦折磨得越来越消瘦了,甚至瘦骨伶仃。可是纵使这样他也绝不后悔!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一句作者终于舍得点破了:“为伊消得人憔悴”!哦,原来这所谓的春愁就是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一切都是为了主人公心中的她。为了心中伊人,纵使被这忧愁痛苦折磨得憔悴支离、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无怨无悔。


这首词描写相思,用笔曲折幽深,一句一转,直到最后两句才直抒胸臆,斩钉截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此所谓专注情语而绝妙者。


作者是痴心人说痴话,忧愁痛苦犹如主人公登高望远看见的那连天野草,绵绵不绝,春风吹不尽,野火烧又生,但是他却决绝无悔。而读者则是痴心人怜痴心意,唯有唏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相思(第二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