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进退两难选联营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2665字 发布时间:2024-01-25

 

第二一章 进退两难选联营

八九年二月二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临江县水泥厂与沿江化工厂在水泥厂莶订了《关于联办化工厂的协议书》。协议书由水泥厂代表褚国柱、沿江化工厂代表梁金才莶字,见证单位代表分别是县建材工业公司顾主任、中心校常校长。

协议规定新厂的性质为双方共同创办、联合经营的独立核算的联办集体企业,组织由董事会和厂管委会组成。

沿江厂的义务是承担百分之二十的投资,承担产品销售及部分原料的供应,承担技术管理;水泥厂的义务是承担百分之八十的投资,提供厂房、场地,提供合格工人,承担部分原料供应。

权益分享比例为水泥厂百分之五十二,沿江化工厂百分之四十八。

除向河渠所拟的违约责任被对方钱厂长划掉,隐隐使沿江方感到有些不安外,其他都还算顺利。

常志进对向河渠在违约责任一款方面不坚持到底感到有些不可理解。他认为如果没有违约责任,这合同就不具备约束力。钱厂长则振振有辞地说:“褚厂长、向厂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双方携手创业,好比是男女成亲。那有结缔婚约时就在婚约上写离婚怎么办的道理?”

向河渠闻言,想了想,说:“钱厂长说的有道理。国柱与我确实有几十年的交情,想来双方不会说话不算数。虽然违约责任是合同法规定的必须具备的内容之一,钱厂长不想写也不要紧,即使将来哪一方故意违约,合同法上有违约处置的规定。不写就不写吧。”事情就这样求同存异地过去了。

后来常志进、梁金才都感到水泥厂似乎居心不良,张校长听说了这事以后也再次提醒向河渠要注意提防对方,好好地把住自己的无形资产关。

向河渠对水泥厂不同意写违约责任一事是有看法的。水泥厂钱厂长一帮人的意图是生产经营上轨道后借故将沿江方甩掉,但他们不知道褚国柱与自己私下是有约的,沿江获利中有褚国柱的一份,他是不会轻易让钱厂长等得逞的,因而不怎么在意违约责任。

不过对褚国柱在厂的处境却产生了一丝担心,这就是褚国柱不一定能做到全主。这是个不利的因素,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位校长的话无疑是正确的,销售关确实得好好地把住。

水泥厂是用煤大户,褚国柱过去曾有与向河渠合作经营煤的想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提了,年后表外甥崔振东来说与煤矿拉上了关系,可以长期经营。向河渠对煤炭生意是外行,只答应帮牵牵线。上次去临城会谈管委会人选时曾提及此事,褚国柱说可以派李科长和沿江方有关人组成经营部进行经营,钱由水泥厂出,货由沿江方供,利润对半分成,褚国柱的利益由沿江方支付。

三月五日崔振东找来,说合同已定,只待汇款便可发货。向河渠将合同取来一看,合同是真的,对方盖有印章,条款分明,不是煤矿,是湖北阳新县源口煤炭经理部。本方的经办人是崔振东和罗仲发。于是在电话中告诉褚国柱,褚在电话中说煤生意可以做,但要稳当。向河渠告诉他,已与对方莶了合同,事情是稳当的,经营的人选要褚国柱选好,三月十号就可以陪同有关人来具体商谈此事。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当向河渠陪同崔、罗二人于三月十日来到水泥厂时,褚国柱却变了卦。说厂管委会目前不打算搞这方面的事情,等磷酸三钠上了马,出了成果再说。向河渠说:“这件事不由我经办,我不过作个介绍,与三钠没什么关系呀。”褚国柱说:“人多嘴杂,外人只知道你也在其中,所以,嗯——,对不起二位了。”

向河渠望望褚国柱,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褚大厂长啊褚大厂长,你这个肩膀太担不住事了。”说罢叹了口气,与崔、罗二位打道而归。

他真有些担心将来联营厂稍有不顺,要是褚国柱的肩膀也软,沿江是这么个状况,联营厂又遇上了这么个董事长,该怎么办呢?向河渠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因为到目前为止,联营厂还不曾有实质性的行动,不干了对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不干,以什么理由提出来?说褚国柱没有担当?再说了,真的不干,目前的沿江厂他又能踢腾出个什么?

何止是向河渠踢腾不出个什么,梁,许同样如此。且不说前段时间片碱一时滞销,幸赖苏勇异军突起,接到东台的业务,才将压库的片碱销出。即便销售不成问题,象目前这样下去,只怕一年忙到头,二年忙到稍,除了上缴所剩无几,再弥补掉梁金才、贾远华的亏损,说不定什么利润也没有。要想在片碱上求发展,做梦去吧。万一片碱一滞销,沿江化工厂就是个不了之局。

这两位有利可图时拼命往身边划拉,真的片碱一倒,就会马上抽身上岸。因而与这两人携手创业,是打错了算盘。这样一来,联营厂就成了唯一可争取的途径。

想到这儿,他又想起去临城车上看《竞争术》一书中的这样一些话语:“行动需要决策。任何决策都有风险。”“在一般情况下,有七分把握,三分冒险,就应当机立断。”“中国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肯冒险,必将一事无成。”

出任生化厂长是逼出来的,不算什么风险决策;自谋出路创办沿西校办厂是个风险决策,成功了名利双收,失败了,连工作也没了;办沿江化工厂连决策也算不上,是顺流而下,自然形成的;到水泥厂来联办,现在看来风险有些大,主要是褚国柱不大能担当。虽说是供销上张科长的表态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前天与梁金才去拜访时张科长还说:“只要你的产品全部给我,碱的供应方面我还可以多照顾一些,产品价格在二千的基础上也可以再高一些。”不过化轻公司毕竟是个经营单位,不是使用单位,一旦形势有变或者人事有变动,也不总是铁板上订钉,十分牢固的;虽说技术资料绝对可靠,小试比较成功,但小试到批量生产有个过程,这过程的长短无法预料,因为就如张校长所说的设备是土造的,工人是人家的,原料是矿石粉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假如一两个月拿不出合格品,褚国柱能担当吗?成功了利益固然可观,要是一败,艰难中积聚起来的这点家当也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还会带累别人——侄女向玲一家。该怎么办呢?当晚他在诗中是这样说的:

    临城联营干不干,前思后想颇犯难:煤炭生意窥一斑,国柱临事担不担。

    联营事中肩也软,岂非前景难乐观。万一联营有闪失,仅有家当全玩完。

    退回沿化又如何?仅凭片碱前景悬。微利尽收许梁囊,想上新品似登天。

    尤恐片碱形势变,兴业美梦化飞烟。前进困难退更难,进退两难选哪端?

    梁许专权难改变,国柱肩软该可撑。化轻销路有保障,技术资料绝对真。

    未知困难肯定有,难说把握有几分。两下比较主意定,权衡再三去联营。

上面说的是晚上写的诗。白天从临城归来在车上就一直在权衡着,直到崔振东车行旁边下车。向河渠说:“罗老板,事情没办成,费了功夫和车旅费,真对不起。”罗冲发说:“这事不怪你,那个褚厂长太胆小怕事了。幸亏没办成,要是办成了,在生意中万一有个闪失什么的,他肩膀这么一仄,还不全压给我们呀。”崔振东说:“舅舅,同姓褚的合作,你得小心点。”向河渠说:“说得对,我应该注意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