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省委委员受七号老师之托,从省城向西北来,准备绕一点路,避开敌人某些重点驻兵卡子,到本省西部落脚,要在那被敌人称作“赤患已灭绝”的一片地区,重建党的组织,点燃一片暗暗的地火!
省委委员扮作一个乡村教师,要去本省西北部看望离城返乡居住的老母亲。
他只带了一个年轻的警卫员,化装作他的小堂弟,一起行走。
因为证件信件手续齐备,一路上过普通政府哨卡多道,并未出什么问题。
不料走到距离两省交界处的南北小镇还有数十里时候,却中了土匪的埋伏,被劫上一座山去。
当时年轻的警卫员准备反抗,保护自己的首长。
省委委员看出,劫道的并非政府军警,而是一帮土匪,便暗示连手枪都没带的警卫员,“不要反抗,为了我们的工作大计”。
警卫员没带手枪是有道理的。
当时任务紧急,省委委员决定,走敌人统治区,过一些哨卡,遇到后面重要危险哨卡时候,再由当地党组织同志安排,走山间秘密小道。
不料出了意外。
这可是连当地地下党组织严密计算都未算到的意外!
原来,这帮匪徒,是在北边和另一股土匪争地盘失败,在对方要赶尽杀绝的威势面前,刚刚逃到这一带。
他们当中有一个家伙,以前曾经在这座山头上的土匪山寨里入伙,后来去了北边,参加一股看着好像势头更旺的土匪。结果他失算了,
这股土匪在火拼后只剩二三十人。
二三十人残匪,向南逃到这座山下。
这家伙向匪首建议:“大哥,我过去就在这边干。
我那过去的大瓢把子,听说已经被政府招安,进了县城,当了保安团中队长-----
我听老人说过,这山有些灵气,看我那过去大瓢把子的运道走势,还真有些道理-----
大哥,咱们上去这里,可以继续扯旗替天行道,也可以看情势,也到官府里当个官。
这样,咱们怎么都不怕北边八癞子那帮龟孙子了-----”
匪首觉得有些道理,听了他的话,带着残匪上了山头。
到山上一看,果然地势好,老寨子也不错。
也许,那到了县城当了中队长的老匪,给自己留了这一个后路,万一以后出事,还可以重回山寨——却便宜了这帮南来的残匪。
匪首带人蹲了几天,打劫了三十里外的一个村落,捞了不少,尝到了甜头,便封出主意的家伙为军师,在这山上扎下来不走了。
军师又出主意:“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咱们在这里蹲着,目前实力有限,先不要大张旗鼓,以免招来咱们目前顶不住的灾祸。
最好是悄悄地偷偷走远一些,打一个有钱的人家,就回来,不声张。
再就是劫人的活儿。因为咱们不张扬,附近人家都不清楚,远道来的行人就更不清楚了。咱们就可以看人下菜——
穷棒子山民一般就算了,看得出来家里有几个钱的,都可以劫上山,再给他们家里发条子,要拿钱来赎人。
咱们也讲信用,只要钱到,立刻就放人。只要求一条——不要张扬。
不然以后杀上门去,男的全杀,女的全干了再杀,鸡犬不留。老百姓都怕这个。”
匪首一听,觉得军师又出了好主意,立刻下令照办。
短短十多天,这帮土匪竟然就在这里悄悄蹲着,没人发现!
作为土匪,他们在这短时间内的隐藏加上打劫,很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