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烈烈,山风呼啸。
洞口前,庄重古铜的脸膛上满是汗水。古燕紫银盘圆脸也被太阳和石洞里的火光烤的香汗津津。
半个时辰不到,洞顶的草窝枝蓬里豁然开朗,长出一个洞。一群蝙蝠从顶上洞口飞出,遮云蔽日;一条碗口粗的蟒蛇慢慢蠕动从洞口而出。 待到火势渐渐停息,烟雾淡淡消去,。
庄重确定没有任何危险了,众人才前后依次进入洞内。古燕紫被庄重牵着手,走在狭长的洞里,非常惬意。
顶上有了洞口,太阳光洒洒而入,把洞内照得一清二楚。洞内不大,长二十米左右,五、六米宽许,约一百来平方面积。洞的头顶本来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大概是先人为了挡风避雨故意把洞口遮盖严实,人去洞空,日子久了,草长藤蔓,泥土相盖,“一线天”变成了一个黑魆魆的幽洞;也成了蟒蛇和蝙蝠的栖息场所。洞的右角落里有一个已经钙化的人头骷髅静静地仰翻着,在另一个角落丢弃着几块大小不一分不清是人骨还是动物骨头。看的出他们留在这里的时间已经很久远。角落旁有一口小水洞。众人试了试,还放不下一只脚;水洞不停地冒着水泡,又用手指蘸了蘸井水,冰凉透骨;举灯直射水下,不见洞底,深不可测,有小蝌蚪之类的浮上沉下。
众人讨论西雁出现蟒蛇的原因。是不是西雁有它特殊的自然条件,或者那些饲养动物爱好者放生的,也有可能马戏团的人放掉的。
众人顾不得这些,急切地寻看石壁上的字迹。字是用黑色的碳灰写的,再在上面依样画驴用尖铁利器刻画。虽然年久日远,但是“东州,西雁,毛XX,采山面皮”等繁体字清晰可见。其他一些字需要仔细辨认。
大伙顾不得其它多想,觉得首先有必要把“一线天”历史搞个明白,于是把“一线天”里里外外反反复复搜了个遍。
从洞内石壁上其它模模糊糊的字迹判断,写字的人姓毛,出生在西雁,来这里收割山棉皮,遭人追杀,负伤躲进洞里。时间在民国二年,就是1912年。头骨骷髅和散落的骨头应该是毛氏。山棉皮是一种野生植物材料,满山都是。毛氏有什么理由要遭人追杀?事情肯定另有原因。受父亲考古工作的影响,庄重激起拷问历史真相的好奇。要弄个明白,必须要找到毛姓氏族。问一问毛氏后人就清楚。时间过去近一百年了,他的后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先人在东州西雁“一线天”遭人毒手?
众人讨论分析,这个“一线天”山洞,光绪年间就有人题字雕刻,说明人文历史悠久,光绪之前或光绪年间就被人发现了。洞顶很可能是毛氏遮盖掩藏。
众人决计下山,目的地,西雁毛氏家族。
驴友们把石洞整理干净,住宿一夜再走。从上午到现在两个人忙了一天,肚子也饿了。古燕紫有一个强烈与庄重独处的愿望,早日实现那个占有庄重的想法。可现实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几个人狼吞虎咽几块干粮,喝了几口刚烧开的热水,非常惬意。
洞顶漏下的月光亮透了“一线天”,大家很快进入梦乡。
下山前,众驴友在洞门附近挖了一口墓穴,把骷髅头骨及几块大小骨头捡起浅浅掩埋,算是完成了一件好事。庄重还削了一支标杆插在上面作为毛氏墓穴标记。驴友们也不忘把“一线天”洞内整理干净。
毛氏族人得到消息,要去西雁接回祖先的遗骨。西雁群山茫茫,不知道“一线天”在何处。
驴友看出了他们的难处,表示愿意陪他们去一趟,算是对毛氏先人保护古人的遗产与倭寇英勇斗争的尊重。毛氏族人感激零涕。
毛氏族人商量,根据风俗习惯,到了“一线天”现场要做个简单的法事,还要有人的哭叫声。这种哭不是丧爹失娘的嚎哭,不是亲人悲欢离合的喜极而泣,也不是送葬队伍的哭丧,而是迎接先人遗骨在外孤魂回家乡之哭。要连哭带叫有说有唱。年轻女人不会也不愿哭。老年妇人坐车到西雁一路颠簸已经是不成人样,何况西雁峻山陡岭,上“一线天”爬山涉水,恐难以保证安全。大家无计可施,理不出头绪。
庄重拥有历史学位的,从小跟父母亲走过很多地方,对东方大国各地民风异俗多少有点了解。说了一句:“没有人哭,写一篇祭文代替也可以的。附近有一座寺庙叫凌云寺,主持我认识。做法事可以叫他帮忙。”
大家一致称好,说凌云寺主持与尤爱国也挺好的。众人准备了祭品和准备存放遗骨的泥瓮高高兴兴前往西雁。
尤爱国获悉毛氏族人要到西雁迎接遗骨,感慨了一番。自己一家人过上今天有滋有味的生活,与毛氏家族古人的聪明睿智是分不开的,与毛氏家族先人为保护工艺技术不外流同倭寇殊死搏斗分不开的。于是,也作了一番准备,召集家人一同前往迎接毛氏先人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