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李众寻悟破此生剑,王希孟绘展江山图
书名:此生剑 作者:少瑰生 本章字数:5164字 发布时间:2024-01-23

尹平生方才醒悟,忆起先师所授,确有一式无名剑法,声过处奔雷惊天,光影落如鲸蹈海,无物可破,无势可守。只是看只一眼,樊金瑞已收剑入鞘,说是日后自有悟时,只传给平生一路剑诀,记忆至今。如今想来,非是旁门,正是此生剑法。

诸人闻说大悦,急盼平生出手,却又看看苍颜华发,已是英雄老矣,憔悴不堪。

平生却是一笑,抬眼看顾众寻,缓缓开口说道:“我便重回当年,亦难悟此剑诀。若论此生经历,惟我云儿能解。”

李众寻听诸人七嘴八舌,正是云中雾里,忽然被舅父点出他来,尚自不能醒悟。还是武长淮闻声而起,朗声笑道:“众寻仍记金陵城外,紫云遮天?众寻可知,平阳路上风尘满面...”长淮与众寻自幼相伴,只将他儿时经历一一言出。李众寻耳中听着,眼看众人,渐渐将这半生忆起,忽有如梦方醒之感。

众人会意让开一条道路,众寻独自迈步上前,心中念起那一领剑诀,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岂不正是一生经历。诸人在后看着,只以为真谛将得。却看李众寻忽然转过身来,目中呆滞,看着众人说道:“我们没有剑了。”

诸人见状大失所望,正要烦恼,却听阮离亭在后笑道:“众寻忘了,此处还有一剑。”一言说罢,只见一面侠解开腰间皮铗,抽出佩剑,挥手丢到众寻面前。众寻跳起接过,捧在手中一看,还是那柄断剑。

诸人皆困惑不解,不期一代宗师,竟然佩此断剑。阮离亭却开口笑道:“诸位或许不知,不才生来便是一只跛脚,日后修身方才能够行路。既是生来有残,佩此断剑也正相宜。”众人听罢仍是不解,一旁谈玉楼继声说道:“说起身心残缺,生平有隙,又有哪个生来圆满,一世无虞。”

众寻闻此言,幡然若悟,手挥断剑,转回身来。只见李林下蓄势已久,听尽诸人言语,浑然不惧,转动手中坤元,心念此生剑诀,振地复又杀来。

李众寻痴痴待在原地,心中万念杂生,看着林下招式,一时却迈不出脚步。

眼前李林下挥剑而至,众寻只闻身旁风声不止,身后千人万语。还是尹平生走上前来,一掌推向甥儿后背。李众寻借此一力,迈步方起,耳边众声成空,只余舅父一语:“莫犹豫,莫犹豫,此生不悔。”

李林下手挥坤元,劈风而至。李众寻心念剑诀,忆起那日被黎山大士钟声一震,净诘所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理,忽然明白了黎山的笑容。此生岂能溺于数字谶诀之中,须是看到究竟。那一笑之后,明明想起姊弟山中笑语,想起辛康郎朗书声,想起舅父匹马仗剑,想起长淮醉酒狂歌,想起雪儿无邪欢欣,想起浮丘温柔一梦,想起塞北龙城鏖战,想起逢君苦中一笑...手中剑起,再不谓合式与否,再不说成败有无,只此奋挥一剑,挺身而出,但求尽心,方成此生。

两剑相交,李林下吐血扑地

原来断剑亦能伤人,谁说命蹇难赢此生。

众人眼见断剑穿腹,先是一惊,而后欢声跃起,大喜非常。众寻一剑,终于击败狂贼,众人犹恐林下有诈,纷纷呐喊持兵,要立时结果了他。正要上前,却见此生殿中又奔出一个女子,红裳飘袂,临风痛,赶上前来,扑身护住林下身躯,哀求众人收手。

众寻定睛看去,女子非是别人,正是先前在洞庭交手的女侠,李林下的师妹穆流心。

身后谈玉楼心知二人之意,眼看李林下已活不久了,遂喝退众人,走上前去,怒声道:“李林下,你也是剑宗弟子,武林中人,如何勾结嘉王叛党,诱我等误入棋盘,而后又屠戮武当,残害同门。”

李林下一生恃剑狂傲,苦修此生剑法,如今一朝被众寻破了,心中万念俱灰,再不复向时意气。而今被燕翎子责以生平劣迹,回想起来,怎不悔恨。身后师妹悲戚不止,紧紧相拥,惟恐身冷,尚以体气相温。林下悔恨交加,抬头望天,忆起生平种种,将心迹缓缓道来:“我自幼拜入先师门下,恩亲如山,我只勤学剑法以为报答。无奈陆行休偏行墨家之法,身处山中,剑指民间。只以乡间民愿为本,不从官府王权辖制。屡屡以武犯禁,官府岂能容他。名虽江湖一宗,实则困守孤山。祖师一旦没了,余人仍从此道,如何守得山门。我自听说嘉王好武,广揽人才,我遂拜会门下。适逢金陵李氏触罪,人言有家传宝卷《千里江山图》,内藏天下王气。嘉王素怀异心,遂着我与同阴司二使前往勾取。鞠谢二人强夺不行,却被我设计得手。自此回京复命,嘉王许我使道宗相帮,逼迫师伯退位,推尊先师为主,另行治山之法。不料那巫正襟竟怀异心,裹挟南国各派,大军临我凤凰,竟至恩师惨死,山门倾颓。我自悔恨万分,但退身无路,遂自握了剑宗权柄,依附嘉王,重整山门。只待棋盘山会,群雄皆困山中,我自屠戮武当,以解当年之恨。不期正逢女真毁约,囚困嘉王,发兵攻我大宋。至此一局皆散,江湖皆不容我,弟子只剩狠心一搏。”

众人听罢,或叹或骂,却是恼了长淮与众寻。武长淮上前恨恨骂道:“当日金陵城中,李氏府外,降服奔马,迷奸夫人,窃取画卷的竟然是你?”

李林下闻言大惊,不知长淮便是先前同鞠谢厮杀之人。慌忙说道:“英雄误矣,我只以饭食迷晕了夫人,却未动她身子。那阴司二使欲要猥亵,亦被我喝住。”一言说罢,方才悔悟,那阴司二使撕破夫人衣裳,虽未下手,可李尹氏天明醒来必以为失了贞洁,如何肯苟活于世。真是造化弄人,不期从此已犯下大错。

众人还欲再骂,李林下已悔恨万分,剑伤血流不止,眼看已无几时了。

穆流心只顾抱着林下痛哭,忽闻云外一声鹰戾,以为是苍鹰来食林下之肉,吓得嚎哭不止,紧紧抱住。

武长淮抬头一望,只见一只玉爪白鹰穿云而出,冲着长淮似箭扑来。众人大惊失色,长淮却登高一招,挥手呼喊。原来是九千仞穿云而来,长淮不期当时戏语,今朝直到眼前。

九千仞收翅而下,温顺落在长淮臂上,众人见那猛禽爪后,竟然捆着一卷来信。武长淮解下信纸,展开来读,却是女儿言语:

长淮久别,妾身万思。自从塞北离君,至今始悟相思。长白山水虽好,无君何吝光阴。又加良人去后,胡人复侵边庭。如今北境已陷,七门俱已殉身。我知君怀大义,怎肯坐视不理。妾亦不同昔日,愿随君伴君同此身。红颜苍老何惧,天涯分表堪惜。

目今虎狼狠视,太原独镇将倾。妾自在龙城等君,速归矣,速归矣。

长淮念罢黄裳来信,内中五味杂陈。慌忙展开怀中残卷,要离亭一解奥秘。

阮离亭方听七门尽陷,心中一阵揪疼,险些栽下身去。幸得燕翎扶住,二人各抚神伤。复又舒怀气,凛然接过画来,看着卷中街市流水,却似是汴京风光。可怪市井凋零,行人病态,状如疫鬼横行。看其断处有一只斑纹异兽,獠牙满口,正在啃一个木桩。可怪这异兽红皮,颈端灰鬃却间生青毛。众人只觉惊异,惟有离亭看出,那青灰杂列,凑成数个隶字。一一拣选连缀,竟是一首短诗:

 

旧梦生海上,其实赖祖荫。

无奇中辟远,可怪火生金。

 

众人忙问此图主何成败,离亭失色惊道:“或恐汴京遭逢大疫。”又问当今太上即位多年?众人如数告说,离亭又数那异兽所啃木桩,上有层层年轮,正合一数。离亭大惊道:“京城大疫,或恐就在今岁,难怪女真复又毁约,概是读出此图。”一言既出,尚欲再言,却忽然止住。心中默念此诗,却不敢说与旁人。

众人既得黄裳来信,又见此图蹊跷,怎不焦急懊恼。还是燕翎子登高一喝,号令诸人:“诸位宗主掌门稍待,且听玉楼一言。现今女真毁约,复又侵我边庭。我等从来修武,自诩平生英雄,现今家国倾危,怎可再为意气相争。既然盟军相汇,我等何不重整兵马,直赴边境杀贼。”

一言说彻,四众群声响应。当即各拢山门,誓要一雪国仇。

阮离亭看着群情激奋,同仇敌忾,笑对弟子言道:“谁说江湖老矣,只不见我等莽夫,却广有天下义士。”

谈玉楼聚拢人马,整点盟军,果然士气雄壮,军容不俗。只是还余一事烦恼,目此满山之众,不乏力勇身轻之辈,可论上阵杀敌,却乏铠甲弓矢。

诸人正在苦恼,忽见穆流心持剑赶来。左右先是一惊,慌忙上前护住盟主。却看穆流心上前扑身跪倒,手中白霓剑却只留剑。谈玉楼敛退左右,扶她起来。穆流心感恩泣泪,对众人言道:“我剑宗从来视剑如命,此剑亦自幼便随吾身。惟此剑柄乃是新铸,是林下曾为嘉王密修皇陵,北室留为正主,西室葬了先师,东室却是一间密窟,内树甲士陶俑三千,皆佩厚甲真枪。林下听闻盟军缺乏军备,特托我来献与诸位。只此白霓剑柄,便是东室秘钥。”

谈玉楼谢过小妹,心中一软,不期李林下还有几分节气。遂命人拿了剑柄,搬取军备去了。

穆流心再拜诸人,复回山上,赶上林下最后一口气在,四目相对,终于一笑。李林下呜呼去了。穆流心自迁新坟,将林下与师傅葬在了一起。

李众寻重拾青兕,与同盟军一道,要赴边境杀贼。舅父平生血气早衰,只能在家留守,却也要再送一程。

诸人当晚夜宿,次日天亮行军,来到江陵地界,却又遇一队人马。众寻与同盟主上前交涉,各施礼毕,抬头看见来人统帅,暮年书生,老当益壮。非是别人,正是师傅辛康。

原来辛康自别众寻,游历南国各郡,遍览风土人情。怎料胡兵毁约,复又侵扰边庭。辛康老来仍是书生意气,遂就地拉了一支义军,亦要赶赴边庭抗敌。

师徒久别重逢,难叙如何欣喜。只因是在军中,辛康又流出几分憾意。师傅看着徒儿朝气,怎肯拿话语泄他,只笑问《南华经》可曾悟否。众寻被他一问,反倒困窘,转又舒颜,笑声说道:“庄周玄妙,弟子确不曾悟。只是弟子以为,若论众生之道,还需先明自心之理。众寻不才,颇愿经历此生。”辛康闻言,抚须大笑,两军遂合兵一处,共诣边庭。

当日行到江陵界北,众寻嘱托舅父勿要再送,平生只是不舍。眼看日将西倾,盟军还要过界,二人再叙片刻,只能洒泪相别。

大军缓缓已过,平生抬眼一望,落霞已满江山。远处一骑奔来,白马凤冠霞帔。孤心内中一动,挥泪奔向前来。

众寻呆呆望着,那马白如着雾,女子身着嫁衣,目光只在君前。

那日黄裳与长淮守在宗雄屋顶,听闻设也马要娶汉人女子,三日后便送到宗雄府中。

哪知道那新娘便是逢君,谋良虎看着女儿面容,浑忆起玉儿曾经。已错付一生痴情,难道还要再误新人此生。

尹逢君打马归来,还窃回了那半幅残卷。有情人相拥而泣,女儿又得见平生。真可叹人生只如梦,莫悔但相拥。

众寻又要随军而去,只是此次再不愁结。江山万里一杯酒,痛饮洒在胸怀中。众寻身负青兕,从容大步行。身后老翁少女,牵一匹嶙峋老马,垂影走在夕阳中。

大军匆匆而过,阮离亭又展开另外半幅残卷,上下接在一起,便凑出这画中异兽的全身。只见那半边颈上白鬃间杂几点黄毛,凑齐却是又一首小诗:

 

传信中原疫,岂料复开封。

一百年间事,古今岂不同。

 

阮离亭又去数那异兽口中齿数,正好一百零五颗。

众寻见离亭收了画卷,默默行军不语,便上前低声问道:“敢问前辈,我等此行成败如何?”

阮离亭经他问起,微微一笑,张口说道:“赶路要紧。”

众寻遂不再问,大军越过州界,就地驻寨扎营。草草生煮饭,吃罢和衣便睡。众寻睡中醒来起夜,遥望见离亭独坐,身后似缓缓走来两人,一个高挺瘦硬,一个矮胖敦实。众寻半睡半醒,只觉几曾见过,未待思虑清楚,却已鼾声雷动。

大军安睡无声,阮离亭看夜至当空,方才忆起自那日山中醒来,每有疲乏便静心打坐,一连逾月,竟然不曾安睡入梦。思之至此,只见夜中群星一闪,忽生困意,便悄悄收了画卷,藏在身旁,起身去帐中睡了。

这一梦不知睡了几时,阮离亭睁眼抬头,只见夜色已退,大军已无。起身环视四周,却是在一个洞中。耳听溪水潺潺,鼻闻有酒弥香。迈步走上前去,只见溪边落一石桌,在旁有一少年挥毫作画。离亭只觉得此人熟悉,欲要张口却又记不起名字。忽然忆起昨夜大梦一场,种种经历如在目前,只是人名物名皆不记得了。那少年回首看见离亭,灿然一笑,和声说道:“前辈醒了,不知酒意可消了?”

阮离亭听他言语亲切,茫然问道:“不知小哥何人,莫非认得在下。”

那少年闻说却朗声一笑,拿起身旁酒壶说道:“看来前辈这一醉不轻,晚辈乃是希孟呀,你昨日在此与我畅谈痛饮,不期沉醉睡去,只此睡了一天,怎么连我也记不得了。”

阮离亭听他说起,仿佛确有此,正欲问他详细,忽然听闻洞外两声长啸。阮离亭浑身一激,匆忙走出洞来,看见山峰高处两个人物站立,一个矮胖,一个高痩,正是陆行休与虚舟大师。二人长啸一声,不期离亭从下面洞口走出,遂赶上前来,笑声说道:“我二人找了好一会,不料阮兄却在此逍遥,还以为你忘了今日峻极之约了。”说罢二人也不客气,径直走入洞中。

王希孟见是离亭好友,遂上前让座。又拿出昨日美酒,斟了满杯,来请三人品喝。

陆行休也不客气,抬起泯了一口,果然好酒,却问这酒何来,唤做什么。

希孟笑声说道:“此酒别无来处,只是晚辈来此山中写生,独处一年,也是无聊,故酿此一坛酒来,私欲唤做‘半日闲’,确也有些香味。”

阮离亭半醉半醒,仍是吃了一口,果然清香非常。

几人推杯换盏,各自吃了几杯,便就把话多起。阮离亭听闻希孟在此山中已独居整年,却是诧异,遂借此问他:“卿年二九,是始为生,此后人生,将欲何为?”

希孟思索片刻,实道不知,请问于离亭。阮离亭忽然忆起先前梦中之事,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终不能语。

希孟并不经心,从身边取出方成画卷以示,离亭看罢仰天但笑。

此生百载,是何其短。一梦经年,是何其长。汤汤流水,中有行舟。何必竞速,但需畅游。君不见大江东去千堆雪,此亦好纸,留此一笔足够。

希孟年十,成《千里江山图》,期年竟夭。

全书完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此生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