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更多的待医治的红军弟兄,会因为缺乏药品而牺牲。
“药线”也许终将在敌我残酷斗争中被迫撤退,但不应该是现在!
这次这样紧急大撤退,都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投敌的,至今还暗藏的叛徒!
张义会声音有些抖颤:“我好好想想,争取想到一些线索。”
总指挥说:“好。现在,我们讨论一下第二部分战斗行动的计划。
请同志们注意——暗藏的投敌分子能够提供相当份量的情报给敌人,很有可能,他也探知了我们运送药品的路线。
我们的行动计划,要有相应的对付手段。
老章同志已经先行出发,去检查处于两省边境的接运点了。兰四和司红光等同志即将赶回——”
两省交界处,高山间一块平地 ,约莫千余亩大小地面,平得出奇。
有山泉两道,从两侧山岩淌下,在平地上的小镇间交叉汇聚,再流出小镇边去,继续向下向东。
草木葱茏,山水秀丽,围住一个漂亮小镇。
小镇多年来成为两省势力争来夺去之地。
近年,国民政府下达严令,暂时从镇中一分为二,成为南北二镇。
两镇分属两省。
如有一边欲独吞小镇收入,制造麻烦,中央政府将从省政府主席到小镇官员,严查严处。
一时间,中央政府的严令,竟然压下了纠纷。
这令一些有经验的地方官员,也啧啧称奇:“到底是强权能压过地头蛇,枪杆子能镇住贪心脑子——”
小镇上居民本为一镇之百姓,遭政府分为两省之人。
人们初时茫然,出些小乱子,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南镇有个“香两省”菜馆。
菜馆老板待人和气,菜馆菜味道很好。
菜馆生意兴隆,几乎天天客满。
无独有偶,北镇有个“香无边”菜馆。
菜馆老板为人豪爽,交朋友多,生意红火。
不是预定,临时客人难得找到空位。
其实两家菜馆就在一条串通两镇的街道两端。
据说,两家菜馆的老板,本是一起学徒出身的师兄弟。
他们来到小镇,一个在南镇开了家菜馆,后来改名为“香两省”。
另一个在北镇开了家菜馆,后来改名为“香无边”。
两家菜馆的老板,都算是有真本事的内行。
渐渐地,这小小的两省跨境镇子,竟然因为这两家菜馆,而名气大长!
小镇上有条件的吃客,周遭数十里远近的大小财主,一些路过的商贾客人,甚至远到百里外的县城里有点地位或者有些钱财的客人,都爱到这南北小镇上吃一天或者几天。
两家菜馆带火了小镇的餐饮业。
好几家菜馆生意都好起来。
新的菜馆也陆续开张。虽然都比不上“香两省”和“香无边”牛气,也能赚钱不少。
从名气到实际利益。小镇上住户也因此大大受益。
随便开个小旅店,就能舒舒服服地赚到银钱,实在是好事。
众人由此很尊重两家菜馆的老板,甚至两家菜馆的大小掌柜和里外伙计。
两个镇子各有一个保安团中队,连中队长带士兵,也都对两家的老板很客气——
自然常常有些多少的油水。
对于穷当兵的来说,额外的油水,很重要。
其他一些菜馆和商铺老板见状,也都慢慢有样学样,把生意做得好了起来。
小镇局面由此越加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