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化尸王说道:“不错,就是人肉,人肉是最美味的食物,我每次吃了人肉,都觉得精神百倍,身体强壮,修为大增。这次,我要吃一千个人,让我大饱口福。”
尸霸说道:“一千个人?那可不容易啊,不化尸王,您知道,这附近的人类都很警惕,我们不容易接近他们,更不容易抓住他们。”
不化骨尸不满地“哼”了一声道:“你们这些小僵尸,真是没用,你们不会用尸毒吗?”
僵尸连忙道:“不化尸王,您说得对,我们都会,我们都会,我们一定会为您抓到一千个人,让您满意。”
不化尸王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各自分头行动,半年之内,把一千个人都带到这里来,我要亲自品尝他们的鲜血和肉体,让我大享人间美味。”
“是,不化尸王。”众僵尸齐声应道,然后纷纷离开了山洞,向四面八方散去,寻找他们的猎物。
太虚大师听完了这番对话,心中大惊。不化骨尸竟然如此残暴,要吃一千个人,这是何等的罪恶。他决定不能坐视不理,必须阻止他的阴谋。
他想了想,觉得不能硬闯山洞,那样太危险。他必须想个办法,引不化尸王出来,然后一举将其击杀,为民除害。
他便回到迟村里,向村民说明了情况。迟村民们都十分感激太虚大师,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他。
太虚大师便让村民们准备了一些食物和酒水,还有一些火药和火把,然后带着他们前往僵尸森林的山洞。
他们来到山洞附近,太虚大师让村民们在洞口摆上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食物和酒水,然后点燃了一些火把,照亮了洞口。他自己则藏在一旁的树林里,手握降魔杵,等待不化尸王出现。
不一会儿,不化尸王就闻到了食物和酒水的香气,他好奇地探出头来,看见了洞口的情景。
心中一动,想起了自己的大寿,便说道:“哦,原来是有人来给我祝寿的,真是有礼貌,我倒要看看他们是谁,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说着,他缓缓地向洞口走去。
太虚大师见状,心中暗喜,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他飞身而出,向不化骨尸的头颅砸去。
不化尸王却早有所觉,一个闪身躲过了攻击。他感到了一阵剧痛,回过头来,看见了太虚大师手持降魔杵,正向他的后背砸去。
他大怒,说道:“你是谁,竟敢来破坏我的大寿,你找死!”他便用手向太虚大师甩去,想要将他打死。
太虚大师却毫不畏惧,他身手敏捷,躲过了不化尸王的攻击,说道:“我是太虚大师,我是来为民除害的,你这僵尸,竟然要吃一千个人,你太残忍了,我要为天下苍生超度你。”
不化尸王听了,更是气急败坏,他说道:“你这个愚蠢的人类,你以为你能杀得了我吗?我有无数手下:紫僵、白僵、黑僵、绿僵、毛僵、飞僵、血尸、荫尸、肉尸、皮尸、玉尸、行尸、诈尸、汗尸、毛尸、走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木尸、尸傀、尸魃、尸王、尸霸。你只是一个蝼蚁,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你只是来送死的。”
太虚大师感觉这个不化骨尸脑袋好像有问题,还是个话唠,然后不屑地说道:“啰嗦了半天,你的手下在哪里?全是废话。
只不过一个有了灵智的死尸而已,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说着,他又向不化尸王砸去,他的降魔杵法快如闪电,每一砸都能削去不化尸王的一层血肉。
不化尸王见状,惊恐万分,他想要逃回山洞,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太虚大师的降魔杵把脚砸成了肉泥,他无法动弹,只能任由太虚大师的降魔杵砸在他的头颅上,血液喷涌而出,染红了洞口。
太虚大师收起降魔杵,他没有丝毫的喜悦,也没有丝毫的悲哀,他的心平静、从容、淡然、超然,他只是为了正义,为了民生,为了天下,为了苍生。
突然,他从太虚期突破到清灵期,接着突然通虚飞升仙界。
“继续吗?”
意散大和尚继续道:“一天,有个少年拜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慧能觉得此人是佛门龙象。问道:‘从哪来?’
少年恭敬地回道:‘从不远处来。’
慧能心想: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化,难得!于是又问道:‘你的生命在哪里?’
少年回答:‘生命?我早忘记了!’
慧能欣喜,召少年近前来:‘好好说,你府上在哪里?’
少年回答:‘北山。’
‘来拜见我何事?’
少年说道:‘世间均是垃圾,无处容身,请师收我为徒。’
慧能考验他出家的决心,笑着说:‘不要出家。’
少年坚定地说:‘不要不出家!’
这少年就是后来继承了六祖禅风著名的南阳慧忠。慧忠禅师在深山苦修了四百年,与世隔绝,欲望尽除,烦恼断尽。
有僧人问他:‘如何成佛?’
答:‘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放弃杂念就可以看见清明世界,肯定自我就是真我。事事妙音,处处空寂。一切都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
真正的佛是一种澄清的智慧,一种明亮的行为。不用烧香叩头就能得到。
“进!”
明心大和尚说道:“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发现一个少女名叫白妇美坐在路边。这位美妇由于过去积累的善根已然成熟,应当被佛法所度化。
释迦佛心想:若我能让她看我一眼,她也会获得度化。因为佛一是长相庄严,二是佛那种内证的功德,也会在外相上有所表现。
只要白妇美看一眼佛的形象,就会种下究竟成佛之因,所以佛就想以自己的形象来度化这个白妇美。
当佛走到白妇美右面的时候,这个白妇美非常不自觉地就扭头往左看,佛便示现神通在左边化现。
恰好那个白妇美无意间又向右看,并非故意躲避他,而是由于一个特殊的因缘,她这个时候刚好低着头向左看。
佛就化现一个小人在她的跟前,这时候白妇美听到树上有一只金蝉在叫,于是马上抬头。这时佛马上又展现神通,腾空而起,正好白妇美手里拿着个东西‘扑啦’一声掉地上了,她又看向地上。
就这么几下,全都躲开了,她就是没有看佛陀一眼。‘这个白妇美和我的缘分浅啊,虽然她被度化的因缘成熟了,但不是我来度她。’
最后佛陀就放弃了,继续向前走。阿难尊者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佛就说:‘阿难,这个白妇美跟你的缘分很深,你去度化她吧。’
阿难尊者遵从佛的教导,托着个钵就朝着白妇美走了过去。白妇美老远就看到阿难尊者了,‘哎呀!这个小和尚真俊俏,哎呀!这个小和尚真和善。’
还没走近呢,她就赞叹不已。阿难尊者走近以后就给她讲法,白妇美马上得度了,就这么简单。
后来阿难尊者就说:‘佛啊,你这么大的功德,为什么让我去度这个叫白妇美的人呢?’佛陀就给阿难尊者讲了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有两个出家人,他们在一个树林里打坐,吃饭的时候托钵向村子里走,走到一条河边,发现了一只死去的白老鼠。
按照佛教的慈悲原理来讲,一般发现众生的尸体,要求是要把它掩埋了,然后给它诵经念佛回向。第一个出家人路过,看了一眼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