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那个女人,重新开始新生活吧,老兄你还是还俗吧,当什么和尚?你老是这样,朋友我看了都不是滋味呢。哎,那女人,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你的儿子,也是一样的!”
老和尚愤怒道:“我的妻子和儿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哪!”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走了!”老和尚的朋友怒气冲冲地走掉了。
“大和尚……”尚悟小和尚惊讶地看见,大和尚的眼角流出眼泪。
“她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因为……因为……因为他们是灵兽!”
“什么是灵兽?”
尚悟小和尚越发惊讶了,顿清老和尚一屁股坐在了傀儡店的椅子上。也许是尚悟小和尚真的长得很像他的儿子,让他想起了往事,也许是因为他很久没有听众了,实在是想找人诉说。
顿清老和尚微微低着头,居然对着尚悟小和尚开始诉说起来:
“我的妻子,是一只灵兽白狐,她温柔又美丽,皮肤像白玉一样白皙细腻。她能够在一张大宣纸上画白云,又能够把那白色从宣纸上轻轻抽出来,变成一条白色的衣服穿在身上,犹如仙子下凡。
我深深地迷上了那样美丽的她,想要娶她,可是她说,她是神通,是前世一只白狐狸,不能沾染尘世的灰尘。
我执意要娶她,还为她从续佛城带来一只傀儡狐狸,她很喜欢那傀儡狐狸,最后禁不住我屡次求婚,终于同意了。
妻子白狐,更成了一位‘万能夫人’,她会做饭,还要带孩子,做各种家务。
她给我生了一个儿子,没有我帅,但是皮肤却宛如母亲一样白皙,很小的时候,就精通法术,能够幻化出带翅膀的老虎来,用嘴轻轻一吹,那老虎就能展开翅膀翩翩飞舞了。
常常跑到我跟前,叫我看他那些回飞老虎,可是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我的兴趣全在做生意赚钱上了。”
直到他们母子离开以后,我才出家当了和尚,学习傀儡术。
正在这时候,突然对面凭空出现一个店铺,老和尚定眼一看,幸福超市?
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当看到公告的时候,眼中满是希望!
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道?
讲一个关于和尚的故事?
三题,只要答对两题,可以选择万年灵骨。每年只有一次机会。答这一题选一种万年灵骨需慎重考虑!
紧接着有不少和尚过来,也有不少百姓围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在怀疑这是真还是假?
顿清老和尚虽然修为低,只是脱凡期,但是他见过太虚和尚讲过佛法,虽然不理解,但是他记得内容。
顿清老和尚缓缓说道:“佛,具觉之大义,涵盖自觉、觉他以及觉行圆满。‘自觉’归属于小乘之道,其主旨在于独善其身。‘觉他’者,乃是菩萨,怀有慈悲之怀,主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
而‘觉行圆满’之人,方为佛。所谓‘圆满’,并非指度化众生之数量,而是从心性的层面加以考量。我们的心性之中存有三种烦恼,其一为见思烦恼,自觉之人能够斩断见思烦恼。
觉他之人则可兼断尘沙烦恼,自行化他。此外,还有根本无明,只有将见思、尘沙、无明彻底断尽,又斩断根本无明,方能达到圆满之境,成就佛果。
小乘所言之‘佛’,通常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法之中,除了释迦牟尼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之人。并且宣称,三世十方,处处皆有佛。
在佛教里,有至高无上的佛陀,有菩萨,也有天神;然而,佛教中至尊的佛与其他宗教的上帝截然不同。为了阐明这一点,我先对‘佛’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通常而言,释迦牟尼佛被视为佛。在释迦牟尼佛那里,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中,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佛教的创始人或者教主,然而在佛法当中,释迦牟尼佛是万万千千的存在。
他机智地辩证出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又是万万千千,其中包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能够成就佛道。”
“继续吗?”张博辰的声音从超市内悠悠传出。
老和尚沉思片刻,继续说道:“佛道主要在于对宇宙认识的方法不同……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道’,并非我们口头上所说的那个模样,更不是‘道教’所幻想的所谓仙人。
老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宇宙的客观存在,其存在的形式乃是阴阳之间的对立、互补以及互相转化。由于阴阳始终处于互动之中,所以庄子将老子的学说归纳为‘相对论’。
大也无穷,小也无穷,皆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之说。道的修炼,并非一般道教所追求的修炼成仙人,老子并没有提及修炼成仙之人,那都是后人的虚托演绎。
但是老子的确在修炼中感悟到了‘道’的存在,这便是气功态中的‘虚室生白’,他感悟到了宇宙的本相,遂有五千言传世。
佛与佛教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哲学概念,后者是社会学概念。佛教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社会人——和尚的生活方式;而‘佛’却是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禅’。
佛学认为世界或宇宙的存在,就是‘禅’。这个‘禅’,可以通过修炼达到第八识,从而感知到禅的存在,也就是宇宙的本相。由此可见,佛与道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可谓殊途同归。
只是他们采取的方法不同,对宇宙的描述也有所差异:道对宇宙的描述更为具体或者说辩证唯物一些;佛对宇宙的看法,则较为抽象且又辩证唯心一些。
然而,我认为无论是所谓的唯物还是唯心,其实都是宇宙的一种存在,精神和物质都是宇宙本相固有的存在,阴阳互补,缺一不可。”
“进!”
顿清老和尚略显激动,颤抖着往超市里走去。
尚悟小和尚心中暗忖这都行,赶忙紧跟其后说道:“佛是彻悟宇宙大道规律、了悟生命实相的觉悟之人,他证悟到了灵魂真如的本性,通达一切义理法相,是慈悲对待一切万有的德高望重的觉者。
从能量层面上讲,佛也就是光,也就是爱,也就是世间所有慈悲、智慧、德行、美好的化身。然而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是由于自己真如本性被内在的阴暗也就是贪嗔痴慢疑五毒所遮障阻碍。
佛正是通过回归自心自性,历经多生累劫不断地修习,最终把内在的五毒转化成佛的五种智慧,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和法界体性智。
同时,佛即觉悟的人,是觉知自己每一个当下的一切、了悟一切真如自性的智者,而众生则是还未觉醒的痴迷者。”
“继续吗?”
尚悟小和尚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还是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商人名叫嵇福利,有一年去续佛城做生意,因为人生地不熟,走错了路,直到天黑也没赶到续佛城。
正为吃住发愁的时候,嵇福利听说雒灵山上有一座弓寺院,连忙赶了过去,敲门请求借宿一宿。这座弓寺庙住着一个小和尚悟空。
悟空小和尚和刚刚圆寂的师父一样行善积德,喜欢帮助人。一看来了个路过的商人,十分高兴,悟空小和尚立刻准备好饭菜,然后收拾出一间干净房间,热情招待商人嵇福利。
悟空小和尚得知嵇福利虽然是商人,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嵇福利以前还是个举人,没有选择做官,而是选择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