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李林下眼看武痴逞凶,正无奈何。却又听闻山上争斗之声,正是众寻翻出地宫,往山下逃来,不期在此遇见众人阻隔武痴。李林下一见众寻,惊讶之余,心中也自生出一计。唤来左右弟子,悄悄吩咐话语,领命各自去了。
李林下计议定了,遂转身来斗众寻。
李众寻不曾见得武痴凶蛮,正自呆望,却不料李林下突然抽身前来。慌忙转身要逃,却哪里来得及。身后飞剑已至,李众寻慌忙回身格挡,又将手中剑断为两截,左右人马上前,将众寻捆了。
李众寻身负众人所托,不期又被林下擒住,羞怒非常,吼声叫骂。正不知李林下如何抵敌武痴,忽又闻少女啼哭之声。众寻心中一惊,循声看去,山腰一侧推出两个人质。当先一人貌甚年轻,棠红衣衫,青紫面庞。众人将他层层捆缚,以剑柄推促前行,却不敢伸手碰他。此人正是廖野鬼外孙,九龙洞小鬼王廖春寒。且看他目光恨恨,腰间别一锦囊藏着五色蟾蜍,是他心爱之物。这蟾蜍背负五色,各有深浅,取其汁水便能配出五种毒方。
另外一人雪肤花貌,冰肌玉骨,心烈如火,体弱似风。被人生生捆住,只是不停地哭闹。
众寻抬眼一看,如何不认得雪儿,登时怒蚀五脏,喊骂不停。那雪儿自众寻去后,又经年月,愈发出落的身淑貌美,日显少女姿容。只是知情达意仍旧如幼童一般,如何不令人惋惜。
雪儿听闻众寻叫骂,认得是哥哥之声,愈发哭闹不止,大声叫喊。
李林下环视四周,又见武痴渐渐冲上山来,剑阵已退到当前。仰天闭目,暗叹一声。继而怒目睁眼,狠下心来。伸出左手五指,右手挥剑,光起影落,不吐一言,斩断一指。随即转身,轻挥两剑,将众寻绳索断开。未待众寻反应,又发手擒住两肩,大喝一声,便将众寻掀入阵中。
武痴正在发狂,只无人敢上前交手,忽见众寻跌到当前,登时如饿虎瞥见羔羊,怪吼一声,扑向前去。
阵外雪儿看见哥哥受苦,口咬绳索,拼命只要摆脱。李林下走到身边,喝退众人,目视他方,连挥数剑。
众寻见武痴扑来,慌忙翻身一闪,磕在地上。又见他拳从天降,舍命向上一跃,险些丢了性命。扑身在地,正要跃起。方一抬头,却见雪儿不着片缕,眼滴清露,飞奔向自己跑来。
李众寻中心一痛,只觉肝胆尽裂,回身踏步,直扑武痴。却看武痴挥开一拳,登时把众寻击飞多远。继而眼中一亮,兽性大发,狂癫直笑,向映雪扑来。
众寻跌扑在地,肩骨如碎,耳目昏鸣。剧痛之中,只闻雪儿声声叫喊。啃泥抓地,却如何也爬不起来。几时哭声渐息,嚎声也无。众寻被人抬起缚住,看见地上一个小小陷坑,却已不见了雪儿。武痴昏厥在地,被众人层层捆住。
一旁廖春寒解了捆缚,却呆在原地,目光迟滞,只颤颤发抖,手中紧握那只锦囊。囊中蟾蜍毒分五色,取红汁配药,服入口中或涂于下体,可令巨兽昏厥。
外间一场争斗,却急坏了地宫中人。诸人听得争斗声近,只不见人。而后杀声渐息,又不知何故。正在狐疑,忽然一阵脚步声近。众人仰头一看,却是李林下走到坑前。
在下诸人看见仇家,也不畏缩,纷纷破口大骂。李林下却不发一言,眉目一扬,身后弟子便抬过一团黑肉。左右泼下一桶凉水,却就动将起来。李林下挥剑斩断绳索,众弟子发一声喊,慌忙推下坑来。
地宫中诸人看着怪异,正不知是何居心,忽然见那一团黑肉跌下坑来,震起漫天土灰。未待睁开双眼,却闻一声怒吼。谈玉楼心中大惊,循声看去,那黑汉在烟尘中站起,非是别人,正是杀星武痴。
在前诸人尚未回神,武痴已张狂扑来。谈玉楼呼喊不及,已将三五好汉锤成烂泥。众人惊慌逃窜,却怎得逃出地宫。
谈玉楼急忙喝住众人,列成阵势,要擒武痴。
且说那杀星见了血腥,愈加癫狂,一路摇山拳振臂挥来。
阵中遂抢出崆峒山莲花五圣,兄弟齐心,各使齐眉铁棍,掠地扑来。但见当头一棒,被武痴摇头闪过,磕在肩上,只把来人震飞。左右两臂,一棍打来,却未伤着半点,又被武痴劈手夺过,向中一荡,可怜生死兄弟,同时魂丧天外。左腿一棒,只如磕在石上,手裂血流,哀嚎滚向一边。惟有右腿是方才坠下着地,一时使不得力,被铁棍一击,登时弯下膝来。却未待来人再补一棒,武痴怒目狂吼,已吓得滚回阵中。
正在此时,又跃出虎丘山散人海涌,趁着武痴着伤,挥起两枚八棱熟铜锤,从天而降,向头狠劈。
那武痴虽莽,却也非全不晓事。眼看锤来,慌忙护住头脑,向下一垂。那两枚铜锤顺风而下,劲有千斤,正正劈在武痴颈后。轰然一声,向前倒去,烟尘漫飞。众人以为得势,正要叫好,却见海涌锤未拾起,武痴复从烟尘中坐起,怒吼向前一扑。可怜虎丘散人,只被压作烂泥。
众人虽然久闻武痴之名,却多未遭逢。今朝一见,怎不骇人。眼看又折了不少英雄,正不知如何活命。忽闻前方传来轻扬乐声。
武痴正欲再扑,也听身后乐起,方才转身,却见北室墓门轰然炸裂,将武痴埋在碎石之中。而后一袭灰衣抱琴,从中飞身跃出,只跳到诸人阵中,一曲方才抚完。
众人急回头看,却是吃了一惊。还是申不辰恍然认出,大喊一声:“师弟何来?”
谈玉楼闻他呼喊,定睛一看,方才认出,此不正是陆行休座下第五首徒司囚心。众人皆吃一惊。
却看司囚心微微一笑,应声回道:“师兄别来无恙。”而后复又抚琴。
众人未及发问,那边武痴却又已站起,愈发癫狂,要扑诸人。
众心方歇,复又惶惶。还是司囚心立对谈玉楼道:“燕翎子,此时还不展你绝技,更待何时。”
谈玉楼闻言一震,恍然大悟,回身上前,拔出冠后一十三枚燕翎刺,握在手中,大喝一声,谁与我扼住此人。一言说罢,丛中跳出巫正襟座下首徒,道宗龙虎山掌门魏银浦,腰间解下山门珍宝龙筋索,觑得细致,飞手缠过武痴脖颈,左右又绕在臂间。身后师弟弱云首徒,齐云山掌门杨忆元,见势跃起,来助师兄。二人拽紧龙筋索,各执一端,将武痴两臂牢牢锁住。
杀星还欲挣扎,又跳出西北刀客荆蛮牙义弟,弯刀银箭白狼将,不顾生死,扑到当前,奋力锁住武痴双腿。
燕翎子眼见扼住武痴,遂摆动手中翎刺,使出燕翎十三绝,照着武痴身躯,奋力飞出。
这燕翎刺只十三根,脱手却难辨轨迹,谈玉楼一气飞出,是要探那杀星命门。
武痴眼见飞刺,只觉目光缭乱,不知射向何处。惊慌之下,奋收双臂,将龙筋索拽断,抽回双手,向前捂住口舌。
申不辰见状大喊:“练门在他口中。”
一言未落,武痴已挥臂震飞魏银浦、杨忆元。又一使力,要踏碎白狼将。
谈玉楼慌忙摸出身上锦盒,取出一枚黄色丸药,乃是先前在迷烟谷画秋风所赠,唤作静息丸,捏在手中,向前弹出,触地炸起一阵烟来,满地众人登时便觉喘不上气,纷纷张口大呼。
众人未及反应,身后司囚心已然推琴跃起。琴到眼前,被武痴一拳砸断,却从中露出一柄短剑。司囚心趁势接过,对着武痴血口,狠力一刺。登时一声厉吼,武痴应声而倒,口中剑也折作两截。
诸人方才回神,上前只见那杀星七窍流血,浑身溃烂。可叹武痴一生逞凶,全仗横练。徒有外力,不识内功。一朝气破,呜呼惨死。
申不辰上前看视,认出司囚心琴中之剑,正是第五把五行宝剑,唤作“宫长夏”。少时兄弟,暮年重逢,难堪描画。原来十余年前,司囚心被巫正襟打下凤凰山巅,却不曾死。睁眼却见身在山南,身后坐着恩师陆行休。那剑痴夸叹凤凰山南好个所在,只有猿猴堪攀,绝少人迹,遂以吐纳之功骗过众人,名为野葬山南,其实潇洒遁世。司囚心得遇师傅救起,留得一命。
申不辰惊问师傅何在,司囚心笑对师兄,“师傅早已超然世外,不履凡尘,如今不知何往,亦不知身处阴阳。只留我在这山中苦练剑法,久久不悟。自从李林下依附嘉王,便在这山中为他修筑陵墓。我觑得机巧,便就躲在北室修养心神,图一个安静无扰。不期今日得见你们。”
诸人听罢皆是一惊,申不辰还欲再问,司囚心却挥挥衣袖,抱起残琴,回身向北室走去。将作别过,又回头顾看申不辰,笑声说道:“师兄误矣,此生剑从来无谱,亦无定式。此生亦然。”
申不辰听罢此言,心中一凛,忽然通脱了什么。想起自己一生,处处皆要追步师傅,痴求此生剑谱,苦立浅云剑宗,到头却一事无成。
众人还欲请托囚心,追到墓室,却已不见身影。迎面一看,却有一线光明。诸人探去,原来从此打通了山南无由径,可以逃生。众人大喜,相互提携,纷纷逃出地宫。
诸人逃得身来,抬头看天,却已是日落时分。众人虽然忿恨,今日却也不敢再行闯山,默默绕回山北剑门,会军休息去了。
其夜安详,众人困乏至极,睡得昏沉。只有申不辰心中耿耿,夜深难寐。时至五更,东方未晓,却闻山上一声闷响。申不辰起身看去,半山腰上一道金光乍现,直冲斗府。申不辰却是认得,此是淬光破空,必有名剑出世。再也难以安睡。
只待东方天明,众人渐渐睡起。燕翎子吩咐吃了早饭,重整军马,要再上山。申不辰遂将昨夜光射斗府之事说了出来,诸人皆大惊。谈玉楼把心一横,对众说道:“便是果有宝剑,那又如何,我不知李林下还能猖狂几时。”众人闻说皆应,恨不能立斩此人。整顿已了,复又上山。
自离剑门,绕过地宫坑陷,走未几里,忽然听见人声叫喊。谈玉楼急忙命人前往探视。原来是李众寻与费思扬昨日被人擒住,在此山林中捆缚了一夜。方才闻见众人脚步,知是援兵赶来,方才大声呼喊。
诸人赶忙上前,解开二人,只见双目红胀,脸有泪痕。申不辰上前看顾弟子,却听众寻将昨日雪儿之事悲声说出。可怜老英雄暮年丧女,如割心肝,欲骂未出,只一口鲜血喷出,登时昏了过去。
众人急忙取水洗面,救了回来。申不辰方才睁眼,追悔不及,以手捶地,仰天大哭。
这一遭更加恼了众人,燕翎子立发哨探先行探路,独领众人疾步上山。行不几里,前探回报,剑宗弟子非死即逃,只剩李林下孤身一人,现在此生殿外困守。另有半山一处石室,貌甚可疑,内中不知何人,属下不敢硬闯,且请盟主定夺。
谈玉楼听罢,急命前哨为引,统率各派掌门,先向石室赶来。
至前一看,却在林中一片空地,石门紧闭,外围淌一小溪。燕翎子一声令下,左右持兵,闯进门去,迎光一照,内有诸多废铁断剑,焚炉炭灰,却似是个铁坊。众人转身一看,墙角捆缚着两个年上老翁,皆灰头炭脸,昏睡在地。
谈玉楼悉心看罢,心思昨夜剑光或就是从此发出。便命左右勿要松绑,取来溪水,先救醒二人。
一桶清水泼去,果然激醒了二人。内中一个苍发潦倒的老汉惊坐起身,看见众人,甚是惊异。
谈玉楼正要问他来历,却听身后众寻一声叫喊,推开众人,冲到那人身边。原来这老汉非是别人,正是众寻舅父尹平生。自从先前一别,众寻再不见了舅父。尹平生早年痛失爱妻,后又丢了爱女,整日愁思,那时乌发便白了。众寻下山之后,不期舅父又苍老这许多,身上蒙灰着炭,竟然一时认不出来,急忙解开绳索。
尹平生见是众寻,一把抱在怀中,不禁流下泪来。二人各叙此间经历,说来皆是为这剑起。众寻先时背负青兕下山,先至江陵。此处乃是剑宗地界,多少林下耳目。李众寻少年无知,身负宝剑来往穿行,早被剑宗耳目盯上。幸是半路遇见乐游涯,带他飞步离了江陵,方才躲过贼手。李林下不得青兕,却令人探明了众寻来历,夜来悄访观夫山,暗中缚住了平生,强拖回山,逼问青兕由来。尹平生暗遭毒手,寡不敌众,挣扎不得,便就说出江陵铁匠樊金瑞的名来。其时樊金瑞已逝多年,只余一个胞弟玉瑞,乃是高手玉匠。李林下心中多疑,便把樊玉瑞也趁夜劫来,要二人在这山中铸剑。
众人解开平生身旁老翁,甚是憔悴衰老,细看却是长眉朗目,不似市井之人。尹平生与樊玉瑞在此铸剑多时,所得皆不如意,是为无有好铁。李林下苦求剑谱不得,又闻申不辰说是剑身不同。遂自浅云一战夺了师叔的比目剑,加之先前从钟玄手中夺得的菁扬剑,连同师傅亲传的赤帝剑,一同交予了樊玉瑞,必要打出一把天下至利的宝剑。
樊玉瑞心远淡泊,无意参入这江湖纷争,怎奈李林下以威相逼,岂能不顾儿孙安危。遂忆起大哥生前技艺,确有化剑重铸之功。只是自身从未涉过,不知成败几何。
李林下求剑心切,遂狠下心来,一把将三剑送过。樊玉瑞便与平生一道,在这林间石室,熔了三把五行宝剑,分出精铁,重铸剑身,耗费旬日,终于昨夜炼成至利宝剑。李林下大喜非常,却暗将二人毒昏,复捆于此,趁夜上山去了。
众人在旁听的明白,果然李林下得了至利宝剑。但事已至此,岂肯缩头。众人就地稍歇,而后连带樊玉瑞与平生一道,继步上山,必要亲抵此生殿,惩治李林下。
复走一个时辰,眼见金殿在前。众人发一声喊,鼓动士气,正要一气冲到殿前。却忽闻山下厉声叫喊,群雄惊警回头。只见一人飞步上山,非是别人,正是江湖浪客乐游涯。
众人未曾看分明,乐游涯已奔至面前,口中呼喊:“众英雄救我。”
李众寻见是乐游涯,慌忙上前扶住。诸人延颈一望,其后踏步追来的,却是一干灰袍道姑。众人正在诧异,却已惊了三山道众。何云卿失口喊道:“不好,是枯荷师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