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素救过你父亲,你父亲不应该要他的古董,不抚养儿女,儿女自然不会照顾你了!”听完吴长寿的故事,丁正山同学接着说道:
1965年,我出生在如皋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80年代,我家在当时算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很多人还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我父母已经有了规模不小的养殖场,主要养鸡、鸭、鹅、猪。所以在别人眼里,我从小就是“地主家的儿子”。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劳肯干。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喂猪、放鸭,忙得脚不沾地。我是家里的独苗,看着父母辛劳,也会跟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烧饭、喂鸡、拌猪食,我都会。每次拌几百斤猪饲料,都是我一个人扛进扛出。每当累得精疲力尽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发奋读书,走出农村。
上高三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同学,她叫朱小兰。
有天活动课教室里没人,我的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她的课桌,只见那里有一本翻开的日记本。我知道窥视他人隐私是不对的,但那本无意中展现出来的日记本,就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或许能看到朱小兰心里的世界。
我站起身,目光落在那翻开的一页上。她的字迹优美而流畅。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看了下去。那一页上,她写下了她对我的看法,她说我是一个温柔、细心、有责任感的人,她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感觉,感觉很安心。
我的心猛地跳了起来,难以置信地再次确认那些字句。朱小兰对我真有这样的感觉吗?她对我不仅仅是普通同学间的喜欢?
正当我陷入震惊和喜悦之中时,朱小兰进了教室,见我正在偷看她的日记,她脸上的表情复杂。
我悄悄抬眼看她,这时她也正好在看我,四目相遇,就象一道闪电掠过两人,两颗心同时怦然而动。那一瞬间时光似乎停止了流动,两人怔怔地对望了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时间,谁都没有说一句话,但似乎两人用心和目光交流了很多。
“丁正山,你看到了什么?”朱小兰的声音带着些许紧张,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寻。
我决定诚实面对:“朱小兰,我不小心看到了你的日记,发现了你对我的感觉,其实我也一直喜欢你。”
朱小兰愣住了,随后她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红晕,她低下了头轻声说道:“我......我没想到你会看到那些,但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想再隐藏。是的,我对你的感觉不仅仅是同学。”
听到她的确认,我心中如释重负,同时又充满了喜悦。我轻轻握住她的手:“小兰,我希望从今以后,我们的关系能更加亲近,不再只是同学。”
朱小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但嘴角却挂着幸福的微笑:“正山,我愿意。”
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我那时青春勃发,满脸的青春痘,被一种自惭形秽的自卑感深深压抑着;不过除了这种自卑、惶惑,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她爱挤痘痘,我又喜欢别人帮我挤,课间休息时她总喜欢在我脸上挤痘痘,可是第二天又有了,她再帮我挤。
哈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她说男女结婚之后就没有痘痘了。
我心里忽然冒出个想法,小声地说到:“那明天我们一起过夜吧,我想请你帮助我消除脸上的痘痘。”
她的脸腾地红了起来,从耳根一直红到额头。我看着她,心里暖暖的,对明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我在家里认认真真洗了澡,套上新买的衣服,打电话给朱小兰,问她准备好没有。她一个劲儿喘气,说话都有些结巴。我到达约好的见面地点,朱小兰已经在等我,她也是一身新衣。
她看着我,我看着她,都很不自然地笑着。我们谁也不说话,把各自带的零用钱拿出来凑在一起,一张张展开、理好,一切显得无比庄重。朱小兰紧张地埋头数钱,我看着她额头渗出的汗珠,心脏突然像触电一般,加速跳起来。
朱小兰一手握着钱,一手拉着我,我们俩像小偷一样溜进一家旅馆。她的手在不停地出汗,我的手心也湿了一片。
开房时,她背对着柜台躲在一边,生怕服务员认出她来。我终于顺利交了钱,拿了房卡,走进暂时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房间。一进房间,朱小兰就冲进卫生间,随后传来“哗哗”的水声,十分有力地冲击着我的耳膜。
我坐在床边,不由自主地捏着衣襟,心里像装了只小兔子一样乱跳。钻进被窝,想到将要发生的事,我的脸火辣辣地烧起来……
当我解开她的衣扣的时候,她猛地抓住我的手,我问她怎么了,她只是沉默不语。我看到她很不情愿,放开了手,只是将她拥入怀中,她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我分明感受到她的身体燥热还有她的心跳狂乱。我语无伦次地说:“小兰,我们回去吧,我们以后还要高考……”
朱小兰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然后背对着我,默默地穿好衣服。
从旅社出来,皎洁的月光下,微风吹过池水,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半个池塘的荷花,开的正艳,老槐树在欢快地舞动,我知道它在为我们没有失去理智而高兴。
1984年9月,我考上了南通职业大学,而朱小兰考上了无锡医学院。
没考上理想大学,一度让我很失落。可我从小不服输,暗暗对自己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虽然起点比别人低,但未来如何谁能说得清呢?只要肯努力,有梦想,说不定也能闯出一片天。
老天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很快一个机会摆在了我的面前。大二那年,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来我校谈合作,要在学校成立一个国际班,专门培养40名学生,成绩合格的,会派到国外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当即找同学借了一身西服,好好准备了一番,去参加了那场声势浩大的面试。当时面试官问我:“你能搬运多重的物品?”我说我一次可以搬100斤重物。没想到因为这个回答,我竟然被录取了。
后来我才知道,去国外工作很辛苦,面试官考核的主要是身体素质,担心很多人吃不了苦。面试成功后,我们受到校企联合培养。后面又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留下了13人,先后被派往5个国家。1985年,我被派往日本,参与水电站建设。
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去,说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不安全。可我从小就有走出去的愿望,能通过正规途经走出国门,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机会,我不想放弃。经过一番准备,我顺利登上了去往日本的航班。那一刻,我心飞扬,无数个想法从我心头划过,暗暗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来到日本,我才第一次看到大海。国外的生活,也让我这个乡巴佬开阔了视野,见识到不一样的大千世界,更加激发了我的雄心壮志。
刚到日本,我不会日语,就想在当地找一个翻译,没想到朋友找的这位日本女孩后来竟成了我的老婆。
那天我的朋友带着慧子突然到我下榻的酒店造访。
平时我总是灰头土脸的,但那天我像是预见了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一样,穿着黑色的西装,灰色的长裤,金色的眼镜,一尘不染。
那时慧子大学毕业没多久,还没找到工作。她青春靓丽的容颜,让我对她心生好感,便鼓动她到我们公司做翻译,但她当时没答应。
后来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她答应来我们公司,给我的顶头上司做翻译。1986年8月,领导要回国休假,他的工作暂时由我接管。因为工作需要,我跟慧子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我发现她做事稳重,非常细心,每天在我到办公室之前,就打扫好了卫生,还把办公桌上的资料整理归类好,再随手给我泡杯喜欢喝的茶。我们也慢慢了解到彼此的家庭情况。
慧子的出身较好,父亲是日本大公司的部长,母亲是牙医护士,家里还经营着一家自主设计的牙刷品牌公司,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
慧子的父亲经常来中国出差,喜欢四川料理和白酒,但是不太喜欢中国人。他认为中国有很多骗子,我费尽口舌,依然没有获得他的认可,好在她的妹妹们非常开明,知道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不能道听途说。跟我接触多了,她们很认可我的为人,便一起帮忙说服她爸爸。
有次慧子邀请我去了她家,晚上与她的家人们一起吃饭。
晚饭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僵硬到最后的其乐融融。
我说我是中国人,但我不能代表中国人;正如他们一家不能代表日本人一样。
因为在异国他乡,我难免会感到孤单寂寞,也经常想家。慧子看我情绪不高,就想着法子给我讲笑话,或者分享日本这边的风土人情。有时候也会拉着我一起逛街,或到周边景点游玩。她的细腻与体贴,让我渐渐离不开她,只要哪天没看到她,就感觉很失落,浑身没劲。为了能够跟她交流,我开始学习日语,还悄悄学会了两首日本情歌,有时候就唱给她听。
有一次,她连续请了几天假,她不在的那几天,我浑身难受,彻夜难眠,不由自主地想她,每天都盼着她能早点回来上班。好不容易等她休完假,我就迫不及待对她示好,请她吃饭、喝咖啡,还买了很多她喜欢的东西。
慧子学的时装设计。但她其实并不喜欢服装。
她喜欢刺绣,喜欢画画,喜欢做一些有的没的小东西。
我最喜欢她做的那些有的没的小东西,让我这样一个冷酷男孩的心里痒痒。
如果我做饭,她就会洗碗;我扫地,她就会晾衣服。
我们很喜欢旅行,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日本。
1988年春节,她为了更好的发展,从公司辞职,去了一家酒店工作。她一走,我干什么都提不上劲,日夜想念她。于是,我打电话对她说:“我去你那边上班吧!”那时她已是经理。那家酒店的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听我这么说她很开心,当即帮我联系,让我去工程部面试。我做了充分准备,顺利通过面试,终于又能和她在一起了。
就这样,我们白天一起上班,晚上相约逛街吃饭。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们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好。我生日那天,慧子还给我准备了惊喜。她提前预定好酒店,买了生日蛋糕,还邀请了很多朋友,带着大家在酒店为我庆祝。看着她精心为我准备的一切,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眼泪差点流下来。
我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对感情更是木讷,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知道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她,这辈子非她不可。慧子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她主动买单,从不让我花钱。每次为了谁买单,我们都会发生争执,结果都是她赢。我们俩就这样,在没有表白,没有仪式,也没有鲜花的情况下,默默认定了彼此。
后来我觉得不如先让慧子去中国看看我家,顺便旅游一下,亲眼见识下中国的发展。她爸爸勉强同意她跟我来中国看看。
1989年12月,我带着慧子回家了。家里人听说我谈了一个日本女朋友时,一开始不同意,他们觉得日本离家那么远,不放心。后来看到她的照片,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天的欢迎仪式,现在想来都觉得震撼。我们刚到村口,就看到爸妈带着一大帮亲戚在村口迎接,见到慧子,我妈一把拉住她的手,嘘寒问暖,亲戚们也热情问候,一下子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她也很快融入到我家。
后来我又带着她,把国内各大城市走了一圈,到过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城,也去过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繁华都市。她亲眼看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大受震撼。没想到现实中的中国那么强大,经济如此发达,完全颠覆了她对中国的认知。
慧子说她太喜欢中国了,整个街上散发着生气,没有日本社会那种压抑的感觉。
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好吃的太多了,变着花样好吃,害她胖了十斤。
她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拍成视频,发给家人看,她爸爸这才认可了我,不再反对我们交往。
1993年年初,我们一起回到日本,为了确定心意,我在日本一个普通首饰店买了一对情侣戒指,直到现在我们还一直戴着,从没摘下过。4月8日,我与慧子正式结婚,在日本举办了婚礼。婚礼现场,我激动得语无伦次,最后竟然哭了。但那是幸福的眼泪,我终于娶到梦寐以求的女孩啦!我的父母、叔叔、婶婶和侄子,也都到日本参加了婚礼,一家人热闹极了。当时慧子家没有问我们要一分钱彩礼,我甚至都没有给她买个结婚钻戒。对于这件事我到一直耿耿于怀,为自己的不懂事感到愧疚。
日本这边的酒席,随礼不在于钱多钱少,心意到了就行,几百日元就够了。
在日本办完婚礼后,我们回到了如皋老家,按家乡的习俗又办了一场简单婚礼。当时我没在城里买房,慧子也不计较,她说只要有爱,哪里都是家。
婚后,我执意留在中国创业,并向她保证,2-3年拿到结果,可是后来我没有成功。其实我回国发展,是想以后让孩子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希望他们能在中国长大,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
知道我的想法后,慧子并没有干预,也同意我的决定。但她却在女儿出生半年后,带着女儿回日本打拼自己的事业了。慧子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她说女人不能没有自己的事业。对此我无可奈何。
那时她边工作边带女儿,非常辛苦,但她很少抱怨,也不责怪我,我因此很受煎熬。为了快点挣钱,我开始到处投简历,因为会日语,我被南通某大型合资企业录用。
在大学时我主修日语,同时也酷爱音乐,进厂那年,日本公司一行六人来南通准备下订单。由于我的报价太高,日本人没法接受。但托我陪他们到如皋外贸公司当个翻译,说今后有合适的订单再给我做。我到如皋外贸公司后,发现如皋外贸公司已经有日语翻译了。他们报的价格非常低,日本人很高兴,当即草签合同。如皋外贸公司晚上盛情宴请日本客户,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如皋外贸公司的陈总认为订单已是囊中之物,非常高兴。他想即兴给日本商人拉一首小提琴曲,于是让秘书从办公室里拿来了小提琴。他斜着脑袋吱嘎吱嘎拉了一曲走调的《白毛女》,日本人全部起立热烈鼓掌。我当时非常沮丧,因为订单没有我的份儿,而下属合作工厂都眼巴巴地等着我的订单,没有订单工厂将面临停产。陈总拉完《白毛女》,我说我也可以拉一曲吗?陈总不屑一顾地说:“你也会拉吗?”我拿起小提琴调了音准,然后拉了一曲马斯涅的《沉思》。席间没人鼓掌,日本人也只是默默地听。
第二天,形势急转直下。日本客人打电话给我,他们所有的订单都给我做,价格就按照我报的。我说我也可以便宜一些,他们说用不着,你报的价格我们已经赚钱了。几个月以后,他们甚至把苏州的订单也都给了我。我们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后来我和他们混熟了,才知道他们喜欢音乐。我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取消如皋的外贸订单给我?他们说一个商人会拉这么专业的小提琴,说明人的品质与众不同。人品的质量当然就是产品的质量,给你做我们非常放心!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音乐是人类灵魂的火花。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肤色的人种,任何职业岗位,对好的音乐都会产生共鸣。音乐帮助我完成了一份本已无望、但又意想不到的商贸合同,让我赚到盆满钵满。而这仅是我拉小提琴获得商贸成功的小插曲之一。我还拉过《辛特勒名单》,我大学时就是一位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小提琴手!
“一个商人会拉这么专业的小提琴,说明人品一定与众不同。人品的质量当然就是产品的质量。交给你做我们非常放心!”
听了日本人的这段话语,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想?不知中国的企业家、商家们又有何看法?其实我们一直在致力打造的企业文化、城市文化,是否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后来有人说我狡猾,也有人说我用心良苦,其实听完陈总拉的那首走调的《白毛女》后日本人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而沮丧的我拉了一首马斯涅的名曲《沉思》后没有人鼓掌,当时的场面多么令人尴尬啊!但谁能想到这强烈反差场景的背后,一场惊心动魄的商贸战正在暗流涌动啊!后来总经理夸我于无声处听惊雷,提琴声中胜对手,不久便让我当上了分厂厂长。
此时的我和慧子依旧两国分居。我没有去日本的原因,一是舍不得离开故土,还有就是不甘心,感觉在国内没有闯出结果,对不起妻儿。没办法,我和慧子一直奔波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约定每隔3个月见一面。平时晚上睡前我们都会视频聊天,汇报自己一天的经历。朋友们总是笑话我,说再远的距离,也隔不断我与老婆的感情。
今年是我和慧子结婚三十周年。我想对她说:“当年太年轻,没给过你浪漫,也没有给过你彩礼,甚至连结婚戒指都没给你买过,就这样把你娶进门,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慧子,谢谢你不嫌弃,更谢谢你这么多年不离不弃。往后余生,我愿尽我所能去爱你,去爱孩子,去守护我们的家。我很荣幸,这辈子能娶你为妻,愿生生世世都能与你是夫妻!
慧子前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两个女儿都在日本留学,儿子北大毕业后回到我们厂里做翻译。因为妈妈是日本人,大家都亲热地叫他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