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韦信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随后在桌子上展开,他告诉吕如雪、吕雄二人,说这是他从县城墙壁上揭下来的一则比武招聘公告。
三个年轻人于是凑过去仔细读来:
“我荆国大将军伏龙虎奉荆国国君荆义王喻旨,顺天意、得民心、行龙运、奋虎威,兴替天行道之师,伐无道之暴郑,举兵以来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为迅即扫除暴虐暴郑,澄清朗朗宇内,龙虎大将军欲广召天下英雄齐聚麾下,共图宇内一统大业!
兹定于*月*日巳时在吴县南郊校武场比武招贤,武功高强者皆可来报名,一试身手,取胜者录用护卫将军一名,录用帐前将军若干名。此布。”
读罢这则公告,韦信问吕雄、吕如雪道:
“请问二位贤弟,对此事有何看法?”
吕如雪与吕雄对视一眼暂时没有回答。
吕如雪记得,就在大半年前,许瑶姑姑从巨蟒口里救下儿子郑峻,后来许瑶询问郑峻的过往,以及女儿阿玫的下落,吕如雪曾听到郑峻向许瑶提到过:
当年郑峻与巨猿阿敏保护着妹妹阿玫,从西京皇宫杀出西京城,不料又被荆国大将军伏龙虎和吕如雪的父亲吕飞天率领的荆国铁骑包围截杀,乱箭射死巨猿阿敏,掳走阿玫,只有郑峻杀出重围逃出来。
吕如雪寻思:这个伏龙虎到底是何许人?父亲与他是何关系?她想趁此机会有所接触并了解。她于是问韦信道:
“韦大哥,请问这伏龙虎究竟是何方神圣耶?”
韦信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他放下茶杯后缓缓回答道:
“且容愚兄我细细道来。大郑始皇帝郑缨宇内之前数十年,中土分裂为十数个小国,各自为政,互相攻伐。
当时长江南岸有一小国荆国,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势力最弱。该国经常受邻国的袭扰,动辄赔款割地,民不聊生。
后来荆国新国君荆文王登位,他登位后野心勃勃,力推新政,发展经济,重用大臣伏威,富国强兵。十数年后,荆国果然脱离了积贫积弱的境地,一跃为宇内的强国之一。
但是当时的郑国在胸怀大志、年富力强的国君郑缨的治理下更加强大,他志在铲除中土长期分裂之局面,一统宇内,于是亲率郑国大军攻伐列国。
郑缨首先攻伐的就是列国新贵荆国,荆国大臣伏威率荆国举国兵马迎战,但在一次大会战中被郑缨打败,伏威战死,荆文王自尽,荆国遂亡。
数年后,郑缨率强大的郑国铁骑陆续灭了列国,实现了宇内大一统,建立大郑王朝,郑缨登位称为始皇帝。
然而没有想到郑缨称帝才三四年,突然暴病而亡。病亡前他忽然把曾经十分宠爱的许贵妃打入冷宫,废了他与许贵妃生的儿子、长子郑峻的太子之位。
郑缨病亡后,其与孙贵妃生的小儿子郑聪被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贾忠拥立继位,是为当今的郑二世,其母孙贵妃成为当今皇太后。
郑聪性格实在懦弱,朝政完全被孙太后和宦官贾忠把持。孙太后、贾忠只顾弄权贪财,哪管国计民生?因此郑聪登位不到一年,天下就大乱,以前被大郑灭亡的十数个小国纷纷复国,宇内一夜间又回到了大郑统一之前列国割据分裂的局面!
这个时候,最先被大郑灭掉的荆国未忘记亡国之恨,眼见当下是雪恨的极好时机,于是前大臣伏威的侄子伏龙虎拥戴荆文王流落在民间的小儿子熊天登位,登高一呼,荆国百姓举国响应,荆国遂复国,熊天登位称荆义王,伏龙虎被荆义王任命为护国大将军。”
韦信讲到这里,端起茶杯呷茶清清嗓子。吕雄、吕如雪二人这时都被韦信的一番讲述所吸引。
因为这一对师姐弟十数年在深山中习武学艺,几乎与世隔绝,哪里知道山外世界、尤其是皇宫内廷波诡云谲?此时听韦信娓娓道来,二人增长不少知识。
吕如雪当然知道化名韦信的郑峻的真实身份,郑峻乃是大郑王朝前太子,又聪慧好学,对这些天下大事肯定了如指掌。
然而更让吕如雪着迷的是郑峻那充满男性磁性的声音。
半年前,吕如雪在雾浓山中为郑峻疗伤、二人共习武功,她那时常能听到郑峻的声音。她与许峻分开才几日,此刻乍然又听到,她真如听天籁之音啊,此刻令痴情的姑娘如痴如醉!
韦信此刻哪里知道近在咫尺的多情的姑娘的心事。他放下茶杯继续说道:
“那伏龙虎天赋异禀,天生神力,他从小就擅勇好斗,听说他八九岁就能举起二三百斤的铜鼎而面不改色,力大无穷,名动江湖,只是还不擅武功。
南山的吕飞天闻伏龙虎之名,心怀叵测,远赴荆国收伏龙虎为关门弟子,数年亲授其武功,使伏龙虎更是如虎添翼!
伏龙虎擅使一柄重达一百二十五斤的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每当战阵,他都是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面。有一次交战,他与部属百余人被敌十万人围困,他凭一柄方天画戟十进十出,救出百余部属无一人受伤,他自己也未伤分毫,而当时死伤在他画戟下的敌人多达五六万人!”
“啊!”
吕雄、吕如雪听得都倒吸一口凉气:世间竟有如此勇猛之人!
“所以,自伏龙虎起兵以来,他率荆国兵马与大郑兵马交战,几乎无一败绩。到现在,大郑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卒在战场上,往往风闻伏龙虎之名都会不战而逃,可见伏龙虎威名之盛也!”
这时吕雄插嘴问韦信道:
“韦大哥,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小弟我想那伏龙虎屡战屡胜不仅仅是逞匹夫之勇,他也一定善于用兵吧?”
“不”,韦信摇摇头,“伏龙虎恰恰十分凭借他的万夫不当之勇而不善谋。如果他继续坚持如此,大郑朝廷早就可以打败他也!
可虑的是,近一二年来他身边有两个高人在指点他,不断为他出谋划策,这样才使伏龙虎无往而不胜!”
吕如雪向韦信好奇地问道:
“请问韦大哥,伏龙虎身边是哪两个高人辅佐他呢?”
韦信答道:
“一个是伏龙虎的谋士,此人名叫樊珍,他现已年届六十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伏龙虎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所以伏龙虎的无往而不胜很大程度上都是此人的功劳!
二位贤弟,你们不是告诉我,你们都来自于南山吗?伏龙虎身边辅佐的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你们二位贤弟的师傅、南山掌门人吕飞天!”
“啊?!”
吕如雪、吕雄听到韦信说的最后一句话都瞪大眼,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
吕如雪忽然想起吕雄刚才在客栈房间里告诉她的,父亲吕飞天这一二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南山上,原来他在辅佐伏龙虎呢!
吕如雪直至现在才稍理出一点头绪:郑峻哥哥也罢,许瑶姑姑也罢,他们与已殡天的大郑始皇帝郑缨是一个阵营的,属大郑王朝阵营;而荆义王也罢,伏龙虎也罢,樊珍也罢,还是自己的父亲吕飞天也罢,他们是大郑王朝不共戴天的敌人,属于要推翻大郑王朝的阵营的。
照这么看来,她的父亲吕飞天与郑峻哥哥、许瑶姑姑等结下的不是一点点小仇怨,而是国仇呀!
吕如雪想到此处真是不寒而栗!
韦信见吕如雪、吕雄听他所讲,二人的神色都有些诧异,他于是暂时停住讲述,瞧了瞧二人。
吕雄这时关心地瞧瞧吕如雪,见吕如雪在冲他眨眼睛示意,他于是对韦信说道:
“韦大哥你刚才提到我们的师傅南山掌门吕飞天,我们的确感到有些诧异,不过我们能够承受的。韦大哥你继续往下说吧。”
韦信小心地说道:
“二位贤弟,为兄我在此实在无有贬毁你们的师傅之意,我只是在实话实说罢。”
吕如雪说道:
“韦大哥你不必忌讳,你有啥说啥,我们两个只是要听到真相而已!”
韦信点点头,继续说道:
“你们二位贤弟的师傅吕飞天这一二年在伏龙虎的身边,一方面继续教授他武功,另一方面亦是为伏龙虎出谋划策。
不过请二位贤弟恕我直言,吕飞天他所出的谋策大都见不得阳光,不是谋害就是谋杀,所以近二三年来大郑王朝朝廷内外发生的变故大都与你们的师傅吕飞天有很大的干系。因此现在天下人都流传这样几句打油诗:
龙虎威风大,
樊吕把翅插。
一个擅阳谋,
一个阴谋家。”
韦信说到这里住嘴不说了,只是端起杯子品茶。吕如雪则与吕雄面面相觑。
他们二人根据韦信方才所说,虽然从当前天下大势来看,他们的父亲、师父吕飞天,他辅佐伏龙虎进行的是伐大郑暴虐无道、救黎民于水火的光明正大的事业,但是从吕飞天的所作所为来看,似乎给人有点龌龊之感。“阴谋家”此称呼着实让人听着欲嗤之以鼻啊!
三个人静默了片刻,还是吕如雪首先打开静默,稍稍转移话题。她关心地问韦信道:
“韦大哥,小弟我从你刚才的话语中猜度出了大哥的意思:你是想参加明天吴县南郊的比武招聘,进而投军去是也不是?”
韦信点头回答道:
“贤弟说的极是。愚兄我决定明天去参加比武招聘,如果我一旦被录取,我就投军入伍,征战沙场。所以愚兄我今天特地想听听二位贤弟的意见呢。”
“啊?!”
吕如雪、吕雄二人听韦信如是说,都不约而同地惊呼一声!
这正是:
龙腾虎跃,一柄方天画戟,描绘无数惊天画面;
剑啸钩吟,一腔青春热血,书写多少动地诗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