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曾想,无论他们怎么念咒,身体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连个手指头都没有“隐”起来。
情急之下两人只好慌忙逃走。但没了隐身遁形的法术,在东方府他们就是瓮中之鳖,很快就被抓了起来。
时光匆匆,一晃五年过去。三鑫界已经暴涨一百极。张路平继续刻分身阵术:此阵术可以分化多个分身,也可以把其他东西分化,高深之时更能分化亿万。
鞠文城外一百里的仲夏县,有一位叫尉寿的老头,刚过一百一十岁,是个大地主,家里有不少田地。最难得的是,他喜欢下地干活,大家都叫他尉老爷。
尉老爷虽然是地主,但在仲夏县当地很有德行和威望,经常做好事,说话办事都很靠谱,所以当地人都称呼他为尉老寿星。这个称号尉寿很是满意。
这一天,尉老寿星去看自己的庄稼,回来的时候,他看到家门口睡了一人。那人穿着一身赤蓝色的破衣服,似乎受了许多苦难,又瘦又没精神。
尉老寿星叫醒了他,问他是谁,为什么在这里睡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需要帮忙。男子起来之后,自报家门说道:“我家在邬童城,姓荚,名荚百,尉老寿星您可以叫我小百。
实不相瞒,我本是来鞠文城做生意,但是半路遇见山贼,实在没办法了,一路乞讨到了这里。刚才饿得走不动了,所以睡了一会儿。如果妨碍到您家门,那么我现在就走。”
尉老寿星一面摆手说没事,一面仔细地看着他。老寿星发现,小百虽然穿着破衣服,看起来也很瘦弱,但是眼神里有神采,不像是一般的糙汉子。
仔细一看,倒像是个读书人。于是尉老寿星问道:“小百,我看你不像粗汉子,你说你去做生意,那你认识字吗?会不会读书?”
小百赶紧拱手施礼,说道:“当然认识字,不敢瞒尉老寿星,我其实以前是教书先生,只是没有考中举人,也就没能做官,所以做教书先生,后来学着做生意谋生。
方才不好意思,因此没有说。本以为做生意比读书容易,没想到,唉!做生意也这么难。”
尉老寿星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说道:“好好好,教书先生好啊。我跟你说,我的三个玄孙到了读书的年纪,但是一直很调皮,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
既然你是先生识字,不妨委屈你在我家住下,顺便教我那三个玄孙子读书吧。唉!年轻人是要多读书啊,指望种地,最多也就是饿不死。
万一遇到不好的年份,只怕真的要饿死人了。等到了秋天,家里收了粮食,我再给你一些钱和粮食,再给你置办一身行头,这样的话,你回家也不用担心了,你看如何?”
小百听完之后,深深施礼道:“多谢!尉老寿星。”
从那以后,小百便在尉老寿星家中住下。尉老寿星为了悉心照顾好三个玄孙,同时也是出于对小百的关怀,觉得小百看上去与自己的曾孙子年岁相仿,于是特意吩咐人打扫出一间极为干净的房间,作为他们日后的书房。
此外,尉老寿星还让人在书房旁边的房间里,精心准备了桌椅床榻等家具,以供小百居住。无论小百有何需求,都可以随时告知尉老寿星。
过了一日,尉老寿星将三个玄孙子唤出,让他们给小百磕头,行拜师之礼。小百赶忙扶起三个孩子,正式收他们为学生。
师徒身份一旦确立,便终生不可更改,而且学生务必尊重先生,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小百极为负责,对尉老寿星的三个玄孙子要求甚为严格,每日耐心讲解,从不感到疲倦。
一段时间过后,尉老寿星检查三个玄孙子的学业,发现三个孩子背诵赋文、古诗,解析文章句子,讲述古人之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三个小家伙摇头晃脑,引经据典,颇有几分书呆子模样,却也甚是可爱。尉老寿星听后,满心欢喜。他拿出十两银子,打算奖励小百。
未曾想,小百并未接受,还说道:“依理而言,应是到冬季才结算工钱。再者,尉老寿星让我吃住皆有着落,还周到地照顾我的生活,这已然是极大的恩情,我断不能再要这些钱了,您还是快快收回吧。”
尉老寿星听了这番话,心中愈发欣慰,觉得这个年轻人着实不错。
然而,当他正要离开之时,小百却说道:“尉寿星,小人有一个不情之请,以后每天午饭的时候,能否多一些腊肉、香肠、烤乳猪呢?小人实在是颇有口腹之欲,难以更改,让您见笑了。”
尉老寿星笑着回应道:“年轻人爱吃肉,这实属正常之事。”尉老寿星家中也并不差那点银子,于是从那天起,每天中午,尉老寿星总会准备一份腊肉、香肠、烤乳猪。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小百自己想吃,他也是为三个孩子考虑。毕竟小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如果营养跟不上,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头脑和身体发育。
三个玄孙不敢言语,因为他们畏惧高祖父,又觉得先生很严格,所以从不敢说出来。但小百却能一眼看透,所以他才会说出那番话。
到了冬季,小百并未提及离去之事,尉老寿星也没有多问。尉老寿星给他钱,他也不要。到了第二年,尉老寿星再次给他钱,小百依旧不肯接受。尉老寿星给他做了一身衣服,小百虽然收下了,却从未穿出来过。
很快,五年过去了,尉老寿星已115岁,身体依旧十分硬朗,精神饱满,不知为何,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可是小百依旧在教导尉寿老寿星的三个玄孙子读书,从来不要钱财。
尉老寿星觉得很是奇怪,哪有年轻人做事不要钱的呢?而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小百似乎从来不换衣裳,无论冬夏,都是那件衣服,既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热。尉老寿星心想,那件衣服或许对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说不定是他父母留给他的,因此也没有多问。
尉老寿星家在鞠文城有一个百岁的小外甥,名叫税大山,两人经常往来,每年总会相聚四五次。因此,税大山也认识小百,但两人交谈不多。
有一次,税大山来舅舅家时,因为半路上喝了酒,喝多了便睡了一觉,所以直到晚上他才到达舅舅家。
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三更了。税大山发现,舅舅家后面的树林之中,有一个人裸着身子,披散着头发,被月光笼罩着,似乎在吸收月光。税大山吓得酒都醒了,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确认那人就是小百。
税大山吓得不敢进舅舅家,唯恐出现什么意外,他找邻居家睡了一晚上。天亮以后,他才找到舅舅,将昨晚看到的情景告诉了他。
尉老寿星听后,本来觉得不太可能,但转念想到小百将近六年不换衣服,不惧寒暑,他不由得也产生了怀疑,说道:“难怪他不愿意要钱,只怕是妖怪啊!既然他如此可怕,那我就让他走吧。”
于是,尉老寿星找到小百,说道:“先生来我家已经六年了,是不是应该回家看一看了?我准备好了钱和粮食,送给先生,算是我的一片心意吧。”说着,尉老寿星拿出六十两银子和一些干粮,交给小百。
他的手,因为害怕而有些发抖,他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小百接过银子和粮食,笑着说:“好好好,我也确实该回去了。这六年来,多谢尉老寿星对我的照顾,小人无以为报。”尉老寿星又要为他设宴,但是小百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