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马善人骑,人善人欺
书名:爱要华丽丽 作者:忠真不虞 本章字数:7672字 发布时间:2024-01-21

“丽丽,你到家了吗?咱俩才刚刚分离,我就又想你啦!”李想主动与华丽丽视频通话,华丽丽不觉莞尔:“想哥哥,你好粘人哦!”

“没错,我巴不得每时每刻都与你粘在一起。”李想大方承认,“我已经遵照你的指令,早早地喝完牛奶躺在床上准备入眠了,真希望可以梦见你,又或者直接一觉睡到天亮,届时咱俩就能够再次相聚了——不过丽丽,你真的已经决定明日随我回去见家长了吗?我担心你会遭受到我后妈的刻意刁难……”

“想哥哥,咱俩既已确立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关系,见家长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毕竟你的亲生父母逝世多年,继母潘馥好歹算你名义上的母亲,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既然避无可避,不如勇敢地直面危机。”华丽丽语重心长地告诉李想,“我们不去,是我们礼数不周,理亏的是我们;她若刁难,是她招待不周,理亏的是她。”

“礼数不周是为不孝,害继母理亏也是不孝——这还真是两难呢!”李想困惑地挠了挠头。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明日咱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左右逢源就好了,你现在想那么多也是无益,先去睡觉吧,本姑娘也该去洗澡了。”华丽丽准备结束视频通话,李想却阻止道:“别啊丽丽,让我看看你洗澡嘛!”

“哼,想哥哥你休想!”华丽丽红着脸将手机扔下。

翌日,吃完了早餐的潘馥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品咖啡。见李想带领华丽丽登门拜访自己,便蹬鼻子上脸道:“我一直觉得喝咖啡与谈恋爱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正如不同原料与工艺造就出来的不同咖啡适合不同人的口味,想不到你俩竟王八看绿豆般地看对眼了,这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反正你俩都不是啥好东西,凑一对也行,免得殃及无辜、祸害旁人。”

“我看你是羡慕嫉妒恨吧——毕竟你和我爸也只是各取所需的半路夫妻,又岂能体会遇见真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李想反诘。

“你认为华丽丽是你的灵魂伴侣,我却觉得她是为了膈应我才选择与你在一起。”潘馥挑拨起了李想与华丽丽的关系,李想却嗤之以鼻:“你少挑拨离间,唱衰我跟丽丽。”

“你还别不信,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潘馥话音未落,李想便牵起了华丽丽的手:“我早已认定了丽丽,今日也带她来拜访了你,多说无益,我俩这就告辞离去。”

“等等!”潘馥立即上前将李想与华丽丽拦住,“来都来啦,干嘛急着走啊?”

李想有种不祥的预感,皱着眉问潘馥:“你还有什么事?”

“虽然毕惠淑总喜欢偷鸡摸狗揩我家油,但做起事情来还算手脚麻利,我也就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她辞工之后换的这几个家政保姆都不得力,幸亏有你华丽丽——新的家政保姆还在物色当中,既然你是我未来的儿媳妇,顶缺替补干点家务活应该也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吧?”潘馥笑道,“把衣物洗了、把饭菜煮了、把碗筷刷了、把地板拖了、把桌子抹了、把窗户擦了、把书架上的书按照出版日期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够了,丽丽是客人,你别使唤她,全部交给我吧。”李想将待洗的床单、被罩、枕套等悉数放入浴缸,淋上洗衣液,打开花洒注入自来水,卷起裤腿站进浴缸中不断用脚进行踩踏,一番操作行云流水,华丽丽一问方才得知原来潘馥经常命令他做这些,所以他早已习以为常。

“认真点,不许敷衍,如果我检查发现没洗干净可是要返工的!”潘馥站在卫生间的门口双手叉腰地交代完后便趾高气昂地继续看电视去了,只剩下华丽丽心疼地望着李想:“想哥哥,你这又是何苦呢?”

李想告诉华丽丽:“亲妈去世得早,我从小便被后妈使唤干这干那,一边干一边背《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天呐,童子功果然厉害,想哥哥你居然像背贯口似地将《弟子规》倒背如流!”华丽丽忍不住惊呼。

“这还不算,我能早已参悟其要义:《弟子规》这本书,是清朝人李毓秀依据春秋战国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必须柔和。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能随意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为父母守丧要完全按照礼法办事,举行祭礼时要表达出极大的诚恳,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克尽孝心。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就不会产生。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忿恨就自然消失了。在吃饭的时候,在坐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用,年幼的跟在后面。如果听见年长者叫唤人,就应立即帮他去叫喊。如果要叫喊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如果骑着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如果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这时你才可以坐。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如果低到听不太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表兄,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洗脸洗手的时候还要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毕,都要把手洗干净。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时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得恭恭敬敬。在家门口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坎上,不要瘸腿斜靠着。落坐时不要把两腿叉开,不要摇晃双腿。进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不能弄出声响。走路拐弯时角度大些,以免碰到东西或人。手里拿着未盛东西的器具,就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就像走进有人在的房间一样谨慎。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靠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准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首先要问一声:有人在家吗。准备上堂屋时,声音要平和大声。当别人问是谁时,就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对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谁。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里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能说。粗俗的市侩习气,要彻底戒除。对于自己没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凡是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畅。说话时不能讲得太快,不能讲得含糊不清。有人说别人的长处,有人也会说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说的这些事情与己无关,就不要去多管闲事。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地为非作歹,这就叫“恶”。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谋利。别人有才能,不能轻易地诋毁别人。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宣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些。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句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要越长越好。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受社会潮流风气影响的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读书的方法,有三点要做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这三者确实都很重要。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心里又想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去开始读那本书。不妨把学习的期限放宽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用功。学习只要功夫到家,不懂的地方就会自然弄通。如果心中有疑问,要随时做好记录。虚心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意义。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砚要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字写得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归还到原来的地方。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如果书本有缺损,应当修补完整。不是圣贤经书,应该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渐达到的。”面对李想长篇大论地侃侃而谈,华丽丽嗤笑道:“想哥哥,你难道不是在说一套做一套吗?”

“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啦,批判性地继承嘛!”李想据理力争。

“这还差不多!”华丽丽拍了拍李想的肩膀,“你的继母大人与我极其不对付,我就是她所厌恶的事物,如果你真按照《弟子规》所说将本姑娘小心谨慎地去除,可别怪本姑娘对你翻脸无情啊!”

“岂敢,岂敢——不过这在古人看来,还真算作是离经叛道呢!”李想也拍了拍华丽丽的肩膀,“总而言之,丽丽你放心,我可不是那种愚不可及的愚夫,凡事适可而止,绝对不会尽愚孝的。”

“那就好。”华丽丽点了点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咱们可不能任由潘馥作威作福。”

“没错,我赞同。”李想拉着华丽丽的手走出了卫生间,对依然坐在客厅沙发上百无聊赖的潘馥说:“衣物我已经帮你洗好了,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家政服务的话请支付相应的酬劳。”

潘馥冷哼:“帮家人干活还需要酬劳,亏你好意思说出口!”

“难道你作为家人就是这样招待我跟丽丽的吗?”李想的反诘令潘馥哑口无言。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奉劝你好自为之,别再倚老卖老、为老不尊了。”华丽丽向潘馥告辞,转而与李想一同离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要华丽丽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