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观主这一说,官仁寿动了心,真就把杭仙剑的神位给撤了,撤下来的神像不知如何处置,就放在右边的门后头。接着,他从外面请来送子娘娘,在仙堂里供了起来。
供起送子娘娘后,不到一年,妻子藏氏的肚子就大了起来,官仁寿高兴坏了。
几个月后,妻子藏氏生了个大胖小子,官仁寿对这个儿子视若珍宝,取名官宝贝,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他,可孩子生下来后经常生病,没日没夜地哭,请了太医也不管用。
这时候,官仁寿听说栗山城几天前来了一个道士,据说会看风水,还能治病。官仁寿,就把那个道士请到官府。
道士在院子里看了看,又给他儿子官宝贝相了面,说道:“看小少爷的相貌,注定与我道家有缘,可你家里却供着送子娘娘……”
官仁寿急忙向道士讨教,究竟怎样才能拯救他的儿子官宝贝。
道士回应道:“极为简单,只需把我教的玄都道祖请来,小少爷定能平安无恙。”
官仁寿听闻道士之言,又见儿子哭得那般可怜,一狠心便把送子娘娘撤下,放置在左边的门后头,接着又将玄都道祖请来,使其享受官家的香火。
说来也巧,没过几日,官仁寿的儿子官宝贝果然不再啼哭,他由此越发相信是玄都道祖在保佑着他家。
然而,太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官府又出事了。家里频繁着火,不是前院起火,就是后院着火,且总是不明不白地着起来。
官仁寿暗自思忖,是不是招惹了哪位神仙呢?恰好当地有个算卦极为灵验的皮神算,他便急忙前去寻找。
官仁寿将家里火灾频发的事情告知皮神算,皮神算掐指一算,说道:“玄都道祖有炼丹炉,哪怕里面略微掉下一点火星,也够你受的,难怪你家里经常着火。”
官仁寿赶忙请教解决之法。皮神算说道:“你家里请的神仙确实不少,但却没有请到一个正仙呀!”
官城主询问,究竟什么仙才是正仙呢?皮神算回应道:“你可别忘了,我们是栗山城人,当然要请我们栗山城本地的仙。居灵上有居灵道君,能保佑栗山城百姓平安,比那些杂七杂八的小仙要强上百倍。”
于是,官仁寿又请来了居灵道君。可玄都道祖又该放置何处呢?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能将其放在居灵道君的后面。官仁寿请了居灵道君后,家里果然不再失火。
他放下心来,看来居灵道君是请对了。一天夜里,官仁寿睡得正熟,管家神色慌张地跑来,没头没脑地说道:“老爷,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官仁寿急忙问道:“谁打起来了?”管家说道:“就是仙堂里那四位,打起来了!”
管家告诉官仁寿,刚才他从神堂前路过,听到有动静,探头往里一看,就见里面的杭剑仙、送子娘娘、玄都道祖、居灵道君正打得不可开交,他们各持法宝,横眉怒目,谁也不让谁。
官仁寿听了大吃一惊,慌忙赶过去,就听到屋里“叮叮当当”作响,还有火光闪烁。他吓得没敢进去,毕竟这神仙打架的事情,凡人也管不了呀!
第二天,官仁寿就去请道士、高僧、仙婆、法师……能找的人都找了,可都不敢接这个活。有人对官仁寿说道:“当初你怎么请来的,现在想扔个家伙似的一送了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从此以后,官府内的仙堂里天天闹个没完,全家没一天安生日子。
一天傍晚,有个穷秀才敲响了官府家的大门,说他去省城赶考,错过了驿馆,想在这官府里借宿一晚。官仁寿没心情招待客人,就让家人腾出一间房子,让秀才住下。
这个秀才虽然穿着寒酸,谈吐却不凡。他吃过饭后,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就问管家:“你家里怎么老是‘叮叮当当’的,莫非晚上还要打铁?”
管家苦笑着说道:“什么打铁呀,那是神仙在打架呢!”接着,他便把事情的经过跟秀才说了一遍。
秀才想了想,对管家说道:“请告诉你家主人,我有办法把那些神仙送走。”管家根本不相信,那么些半仙都不敢接这活,他一个穷秀才能行?官仁寿听了管家的话也半信半疑,但还是把秀才请了过来。
秀才姓窦,名窦毕,官仁寿问道:“窦大师,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些神仙送走?”窦秀才道:“我可不是什么大师。”官仁寿急忙改口称窦夫子。
窦秀才满意地说道:“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他们送走。”
官仁寿心想,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就和窦秀才去了仙堂。等到了仙堂,里面正闹得欢呢,官仁寿悄声对窦秀才说:“窦夫子,全靠你了!”
窦秀才点了点头,站在仙堂门前,清了清嗓子,对着里面喊道:“仙堂里的诸位听着,道家讲静(安静),佛家讲净(干净),你们却为了点香火闹得乱哄哄。
杭剑仙,人们敬你为神,是因为你除魔斩妖。当年何等的威风,现在怎么为了一个仙位,跟人家争?
送子娘娘、玄都道祖你们身为一教首领,不以身作则,有什么脸面去教导属下那些僧道?居灵道君大家供奉你,因为你能保一方平安,今天你却在这里闹得天翻地覆,让人家不得安宁!”
窦秀才声音洪亮,一番话字字如铁打的一般,在安静的夜里传得格外远。话音未落,仙堂里面“叮叮当当”的动静就消停了。
官仁寿喜出望外,看来这窦秀才确实有两把刷子!可没高兴一会儿,他就听到仙堂里一片“乒乒乓乓”破砖碎瓦的声音。
官仁寿吓得跌倒在地,惊慌地说:“窦夫子,这下坏了,你惹恼了神仙,他们闹得更凶了啊!”
过了一阵子,里面又没了动静,官仁寿不知所措。窦秀才却淡定地说:“进去看看吧。”
管家打着灯笼,慢慢推开仙堂的门,只见里面只有一堆泥块,神像却不见了。官仁寿不明白怎么回事,窦秀才笑着说:“这是刚才我的那番话把他们说得羞愧了,他们就毁了自己的泥胎。
真仙早就走了,放心吧,他们不会再来了。”
官仁寿却又一屁股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说:“窦夫子,你可坑苦我了!我让你送仙,可没让你把他们都送走呀,现在他们走得一个不剩,以后谁来保佑我呀!”
窦秀才“哈哈”大笑,说道:“这个好说,让我给你请三尊最大的神来!”说着,窦秀才就让家人准备笔墨,在纸上写了三个字。官仁寿一看,是“儒释道”三字。
窦秀才解释道:“儒指的是儒教。释就是佛教。道指的是道教。儒的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和释的理论是讲究如何让人去掉人的情,从而让自己明白生命的终极意义。
儒的文化是入世。释的文化出世。道的文化隐世。”
官仁寿听了,似有所悟。等窦秀才走后,他便把那个“儒释道”字挂在书房。没事就翻翻佛家典籍,看一看儒家典籍,研究研究道家典籍。
领悟出:儒家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修的是人与内心的关系。
时光匆匆,一晃一年过去。三鑫界已经暴涨一百万年。张路平开始刻斩妖阵术:降魔伏妖之秘诀,包含诸般仙法,可以消灭没有实体的妖魔。
很久以前,旷仙城一名叫安平宗泽(复姓安平)的城主剑法剑术了得,善于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