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谭又说:“刚才头一个敌人,穿便衣的,外号‘小无影‘,是省城里侦缉队的。
我们找他的尸体,没找到,看来他跑了或者躲起来了。
现在时间来不及,不然可以顺血迹找到他。”
张立山说:“这狗日的,命还挺大。”
小谭转低声。
“‘哨子’他们两个已经去联络总指挥他们了。
敌人分了几组行动,其余的应该快过来增援了。
敌人人数比较多,公路巡逻敌人也能在不长时间内赶到。
总指挥说,我们用两面夹击袭扰敌人,弄得他们难受吃亏,我们就好撤退了。
张哥,我们先上去?”
张立山笑道:“总指挥这是要给反动派再来点好看的。哈!好,上去!”
说是“上去”,也就是向后向上走上一段,利用树石等地物,占据隐蔽作战阵地。
向下望去,一条微曲的山路从下面弯过,两端隐没不见,正是“来处无源,去路无尽”。
张立山等人到得高处,把守住几个有利位置,瞪圆了眼珠子,等待下一步战斗来临!
“白无常”等人刚刚在一个小山村里搜到一多半时候,听到了后面远处传来的手榴弹爆炸声和枪声。
事先定好的搜索计划为,在这一段重点搜索地区,几个组分头行动,各自检查一个山村,互相支援呼应。
一个组有事,其余的组立刻靠拢支援,以求达到最快最好的搜索效果。
按照计划设想,赤党的地下交通线站点,充其量也就是一两个人。
即便有武器,顶多也就是一两支枪。
在数名训练有素的国民革命军士兵和精悍侦缉队好手面前,应不堪一击。
由此,“白无常”等人考虑的,主要是在发现可疑人之后,争取扩大战果,循踪拉拽出下一站,以及上一站的赤党分子。
是谓“顺藤摸瓜,连出一条线,拉出一小片。”。
听到后方动静,一侦缉队员兴奋地向“白无常”道:“康队长,是那个方向,‘小无影’他们那一组!我们向那边去?”
“白无常”偏脑袋听,想想,问道:“你听那边声响,有枪声,也有手榴弹声响,对不对?”
手下道:“是。”
“白无常”又问道:“先响的是手榴弹爆炸,还是枪声?”
侦缉队员回道:“手榴弹先响,枪后响。”
答着,他看看随行的国民革命军士兵。
几个兵都点头,表示他们听到的也是这样。
“白无常”说:“我们的人在发现有赤党嫌疑分子时候,通常不会用手榴弹先开火吧?
而如果不是我们的人投的手榴弹,那么——”
他凝神不语。
那侦缉队员吃惊复述道:“不是我们的人投手榴弹?那么——”
他一向在城里搜抓赤色党人,在他经历过的城区侦缉生涯中,还从未遇到这样的事情——
赤党嫌疑人公然与他们这样的政府武装力量对抗!
不过他想起了听说过的赤党地下武装之凶悍,身体微微一抖,目视“白无常”。
就见“白无常”看向后面远处山景,口中快速分析道:“我们的行动,乃是绝密。
赤党能够得到消息,调集人手,也不应该预先设好埋伏——
这样看,小庞他们,应该和赤党分子发生了遭遇战。”
几个部下都点头道:“是,应该是这样,长官。”
“白无常”说:“我们另外的小组弟兄,听到枪声,会很快向这边来支援!
现在我们这里的,分作三拨,前中后,支援小庞他们!
注意按照战斗条例,互相呼应前进,走!”
部下们应声而行。
“白无常”带两个士兵,作为居中的第二组,随时可以向前或者向后,支援前军或者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