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姬渊也烦他了,“行了,滚出去。”
“诏书不在了”,到了这个地步,顾明廷将话都说明白了,“臣目前没有与皇上交易的资本,想必皇上也不敢与臣冒这个险。皇上要的东西,臣一定会给。望皇上言而有信,不要伤臣的父亲。”
“你最好先将东西找回来”,姬渊睨了他一眼,“谁言而无信,还不一定。”
“皇上说的对。”
顾明廷挑了挑眉,“臣一定完成使命,不负皇上。”
…
“滚。”
姬渊不想再看见他了。
顾明廷勾了勾唇,回头见那红色官服的男子走上来,邪恶的心思与方才生的芥蒂结合在一起,让他忍不住,不想放过人。
“白侍郎,近来可春风得意。”
白子轩面色有些微微的红润,方才顾明廷在这里说的一番话,他听的清清楚楚。他是出身寒微,便由得这些所谓出身尊贵之人对他这般羞辱评判吗?
这顾明廷,他不过就是命好,生下来就是世子。来日失掉这些尊贵的身份,他倒要看看,这位武安侯又是什么?
迟早有这一天。
“托武安侯吉言。”
白子轩挺直腰背,言行端方又不失恭敬,“下官承蒙皇上厚爱,方能以卑微之躯为大燕尽绵薄之力。下官有今日,都是皇上的恩赐。下官自当为皇上与大燕尽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明廷轻笑道,“本侯从前错看白侍郎了,竟不知白侍郎有如此志向?白侍郎的心,本侯看见了,想必皇上也为白侍郎的忠贞感动不已。不过,有一句话,本侯要奉劝白侍郎。”
“武安侯请讲,下官洗耳恭听。”
白子轩昂首道。
“本侯敬佩白侍郎的志向。”
顾明廷一收玩世不恭的姿态,神色严谨,与生俱来的矜贵与尊严不经意间便压倒了对方,“这世间有千万种人,千万种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白侍郎寒窗苦读十年,能力卓尔,一朝入仕顺风顺水。所谓居安思危,白侍郎,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愿望。”
最初的愿望…
如今想来多可笑的一句话。
白子轩淡淡勾起嘴角,“多谢武安侯。”
“不必多礼。”
顾明廷转头离去。
该说的他都说了,剩下的,看人。
“臣参见皇上。”
白子轩伏地道。
“起来罢。”
姬渊看了他一眼,懒懒的捏着手里那几封血污肮脏的供状,“你知道乐安县主在明廷心中的地位,竟然敢去查她的罪吗?”
顾明廷的手段怕是他没试过,还是这个看似柔弱,内心却刚强的书生一点都不怕?
“臣只知县主私藏粮食,违背大燕律法,罪责难逃。”
白子轩心如止水,似乎发生什么都不能再撼动他。
很好。
姬渊点头,“那就按章程办。”
“臣遵旨。”
白子轩道。
“子轩”,姬渊笑了笑,“朕当真没有看错你。朝中这么多人,只有你能为朕解决问题。乐安县主此案,你做的很好。”
“此是臣分内之事”,白子轩缓缓道,“臣不敢居功。”
“有功必赏”,姬渊又道,“你为朕与大燕效力,这都是你应得的。此前你的故乡高陵被三郡侵占,林止收复高陵后,朕已派人前往修整。朕知你思乡心切,今日朕便下旨,将高陵县赐予你做封地。”
“臣谢皇上。”
姬渊写下圣旨,语气似不经意,“朕记得苏丞相便是在你的故乡高陵认识你。若没有丞相当年慧眼识珠,朕今日也没有机会封赏你了。”
“丞相的知遇之恩,臣终身难忘”,白子轩又道,“臣既受丞相指点,必定不负丞相所愿。臣奏请皇上,现清河郡纷乱不止,臣愿前往协助丞相。”
“丞相对你有大恩。”
姬渊意味深长道,“你要报答丞相情有可原。朕也担心丞相,怕他控制不住清河郡。户部侍郎当真有此心,愿前往协助,为朕分忧?”
“臣愿意。”
白子轩道。
这意思真是很明显了。
姬渊微微勾唇,取过朱印盖下了封赏的圣旨。
次日早朝,白子轩在大殿受命为监察御史,前往清河郡协助平定纷乱。这道旨意一出,明白的都明白,不明白的就不明白了。
总之,苏丞相跟定北王一样,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