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前一后到了那墙角。
“小无影”看看,正好可以看见车马店大门,不由佩服游哥眼力。
“由你走”说:“——我先头从饭馆窗户看出去,看见小伙子回头来看布告,又抬头向某个地方看了看,然后又走起来。
我觉得那小子值得跟一跟。
我从窗户那里,看不见那小子是看哪里,看见谁了。
比较大的可能是,他看见什么人给他打手势,发信号了,就赶紧走了!
因为,如果是遇到一般熟人向他打招呼,他为什么不回应?
这就是一个疑点。
最大疑问还是,这小伙子走这一阵子,两次走回头路!
连前头那一次,一共三次。
如果从他的装束看,他就是一个找零工的。
这城里找零工的,通常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看,不是看布告那种看,是东张西望,看哪里有自己能找着活儿的人家。
再一个,应该时不时地吆喝两声,让人知道,有人找零工。
要说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比较害臊,不怎么出声。
那这小子走在街上,看看左右,看有没有做工机会,倒也勉强对得上。
可那小子完全不出声,只闷头走路。
好多时候,他妈的他就是看着自己脚趾头走道,这明显是他看布告看出了心事!”
“小无影”听着,觉得:“游哥说的,正好和我看到的,一样!那小子,值得怀疑!”
而游哥再说的一个细节,使“小无影”觉得,“从游哥这里,又学了一些。”
“由你走”说的是:“——我留意了一下,那布告,是东安警备司令部杀赤党布告——
死刑犯六人,两个姓陈,一个姓万,一个姓江,一个姓贺,还有一个姓周——”
“这样的细节,说不定哪里就有用。”“小无影”想到。
下一步如何查,两人倒是不谋而合。
或者说,这是他们这些侦缉队一贯手法。
这手法,不会轻易惊动真地心中有鬼的赤党分子。
“我和每天夜里例行检查旅馆车马店的警察们一起去。”“小无影”说。
“好主意,”“由你走”赞同道,“你不用换制服,算一个警察所的便衣就成。”
“由你走”在这一步并不直接出头,认识他的军警毕竟比较多些。
入夜后,“小无影”随检查车马店的警察们去了。
本来是四个制服警察两个便衣一拨。
“小无影”参加进去,警察们并无什么不适感觉,原有的两个便衣中,就有一个是区侦缉队的,联合巡查是城里军警们的老套路。
管这一片的警察所所长刚好认识“小无影”。
“小无影”跟所长说好,不跟其他人说明自己的来路。
所长立刻答应,保密同时,还留上了心。
协助侦缉处的人查案,弄好了,所长也会有功劳。
查到第二间大通铺时候,几个警察便衣随意挑问老少爷们。
“小无影”并不参加直接询问,他听和看,留意被问者反应。
当警察问那小伙子话的时候,“小无影”还注意看其他人动静。
他早已经和游哥议论过,“这小伙子,很可能有同党!”
“小无影”看见,大通铺屋最远的墙角落灶台那里,管烧水的老头,有些紧张!
那紧张也就是短短两三秒的时间——老头往灶膛里加木柴的手,在空中停住了——那一瞬间,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
老头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只是那短短两三秒的不正常,对于“小无影”已经足够!
继而,“小无影”发现,“老头的样子有些像小伙子!或者应该说,小伙子的样子有些像老头!”
难道是父子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