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无影”和“小无影”轮番出动,很快找到了包括码头苦力和教书先生在内的好几个人,和这店员老家伙都有些联系的人。
“胖无影”作出判断:“这一窝几个,十之七八是赤党!
想想看,这年头,码头苦力,教书先生,杂货店老伙计,富贵人家子弟出身的年轻学生——
什么东西能把他们聚在一起,还他妈的成天鬼鬼祟祟的?
多半只有赤党!”
胖无影当即报告了区侦缉队队长,并且提出,按照行营侦缉处李副处长的教导,“这样人比较多的案子,为保密起见,请队长最好绕开什么警察局和市里,直接上报行营侦缉处。”
区侦缉队长知道,“胖无影”这样能力和级别的侦探,在自己手下,那是上面特地为了保持他这一级侦缉队一线实力而留下的。
而“胖无影”眼下提交的线索,他一听就感觉到,“差不多!”
他立刻说:“老弟辛苦了!
我看这案子有大戏。
多谢你和二豹兄弟。
我马上直接报告行营侦缉处!”
行营侦缉处李副处长接到密报,亲自督察这个案子。
在秘密调动几个侦缉队员进行跟踪查访后,李副处长向兼任处长的夏秋民当面报告,随即建立了一个专项小组。
李副处长自任组长,调动了“胖无影”和“小无影”,和行营侦缉处下属侦缉大队中的几个骨干。
专项小组只向夏秋民本人负责,意在尽量消除走漏消息的可能。
那天夜里,“小无影”随“胖无影”,到达专项组第一号监视监听哨位。
一号哨位设在一户市民住家里。
这户人家也是租的房子。
男主人原在一家公司上班,涉嫌走私,关在邻省监狱里。
专项小组有了这个线索,答应替男主人说话,征得女主人同意,也不占用这家的住房,只是利用这家的一间放杂物小屋,监听隔壁的动静。
隔壁住的是一位赤党地下区委委员,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子。
其实这区委委员的名字和照片,早就在行营侦缉处的卷宗档案里,只是很长时间里,总也找不到她的本人罢了。
另外,区委女委员的模样,即便不化装,和过去比较,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过去照片上的女委员是圆脸。“胖无影”他们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瘦了许多,脸都瘦尖了。
后来才知道,女委员的丈夫早就去了赤匪盘踞地区,是一个什么特委的部长。在和国民政府军周旋时候,某日,中了好几发机枪子弹,当场毙命。
女委员在听到丈夫死讯后,大病一场,病愈后人瘦了一大圈,才大变了样子。
“胖无影”他们是在分头跟上到这杂货店老伙计家里来的人,盯住了教书先生住处之后,从那里跟出去,跟到了那区委女委员的隐藏地。
情报和人一对照,才发现了女委员是早就列入了通缉名单的人。
是以才有了紧急“升级”,成立专项小组的举措。
即使是专项小组第一号监视点,也并无顶级录音设备,只是靠人的耳力监听。唯一设备是在墙上装了一个土监听放大器。李副处长答应,如果听出大有价值情报,再调动专业监听人员,带仪器来。
“小无影”凑在土监听器跟前,津津有味地听。
他参加专项小组后,见过一次档案中的女委员过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