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造反那些人那些事儿(2)
公元624年 五月十九 多云
窦建德呢?窦建德逃到河北饶阳,然后做了三件事,高调为高士达发丧,召集亡卒,争取有反大隋思想的官吏。
窦建德原本就是隋朝小吏,对这个圈子很熟悉,而且他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仁义无双。这样的人设无疑是讨人喜欢的,也更接地气,很快在河北形成了一股很强大的势力。
窦建德的势力,也就是一帮下层官吏带着穷苦百姓造 反,没有什么大的格局,最后也失败了。
相比于其他造 反的带头人,杜伏威是最苦逼的一个了。要不是好友辅公祏偷亲戚的羊接济他,杜伏威早就饿死了。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偷东西的行为被官府关注了,私下里开始调查。你说官府也是闲的蛋疼,那么多造 反的事不调查,却对偷窃这事特么关心。
其实说起来也没办法,谁让不少的盗贼都纷纷走上了造 反的道路呢?现在,造 反可是个相当红的职业,每个地方的造 反带头人都云集了一大群粉丝,而且每天都在涨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辅公祏跟杜伏威年少义气,被官府一气,就造 反了,这一年,小杜才16岁,要银子没银子,要人没人,有的就是别人没有的胆量。也是两个人太年轻了,造 反的经验和人脉都没有。于是,两个人一商量,就近参加了一支涨粉很快的造 反部队学习经验。
看看,这就是没经验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常见的创业路径。
有点难!
两个人学习了一段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互相鼓劲,撸胳膊挽袖子决定试试,行不行就当结业实习了。 每逢战斗前,小杜冲锋在前,打完仗还喜欢走在部队后面‘捡垃圾’(收拾遗失的东西)。这样的小杜,很快被推选为首领,做了老板。
小杜开拓业务的本事也很特别,他看上了下邳的苗海潮部队,他送了个信给苗海潮。
“咱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被逼无奈起来造 反,就为了吃口饭,填饱肚子。造 反的力量分开就弱了,合在一处才有力量!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牛,我就去投靠你;如果你觉得我比较牛,你就来投靠我。实在不行,咱就线下一对一PK,谁赢了谁当老大。”
这话说的诗情画意,很好的抓住了苗海潮欺软怕硬的性子,苗同志在嘴炮上输了,率部队投降。
这时候海陵的赵破阵注意到了小杜,他主动找上门来,要招降小杜。小杜嘻嘻哈哈,答应了招降,带了十几个人去赵破阵那里投诚。
当然是诈降了。
酒足饭饱之后,小杜亮剑,格杀赵破阵。
这才是地道土味儿的农民造反,该流氓的时候就得耍流氓。这种单枪匹马血溅五步的刺杀,也就是小杜这样的草根出身才能玩儿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