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向新哥俩回家去了。总算,在我和我爹的努力劝导下,向新终于明白了些该发奋图强走正道的道理,表示自己一定会在新学校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话,我就不信了,不过,听起来还是舒服的。
下午三点的时候,我一个人到了邮局,给林樱写了一封信,同时寄了点钱,供她交学费。信里也没说什么,现在这个年纪,作为大哥哥,我更多地是要给她鼓励,鼓励她能安心地搞好学习,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加优秀。至于上回她来信说的,要带我去采蘑菇,我想,这事,能免则免吧!当然,我们终究是会见面的,这一点,我无比相信,我多少,也有几分期待。
阳光,依旧炙热,走出邮局,我一时间却感觉没了方向,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还是去风行看看吧!
我望了望不远处风行装饰的那条街,寻思自己应该可以找老田聊一聊去。毕竟,我的生活,不仅有篮球,还有诗词呢!
这么一想,我的步子也就迈起来了。
我一路走过去,能见到县城的种种变化,一如前世般,它实在未曾停下过脚步。当然,在前世我并没有生活在县城里,光靠那模糊的记忆,是无法与之一一对应的。但我知道,它就是在变,在变得更加繁荣,变得更加美丽。
“幺叔!你,你怎么在这儿?”
在转往风行装饰的街口,我却看见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家的亲戚,一个前世里,日后必将发达的青年。
此时,他正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拿着把凳子,坐在这个转角处,他的身旁,是一块有撑架的木板,木板以紫红的绸布打底,张贴了整面的照片,又在上面覆了一层玻璃。那些照片,有肖像照,有生活照,还有带点朦胧色彩,类似美颜功能的,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所谓的“艺术照”。不用想,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是他用来展示实力,吸引客户的手段。
跟前世一样,我在这世,和他家其实也走得不是太近。他大我十多岁,辈份比我高,初中一毕业,先是混了几天江湖,后来,认识了一个女孩,也就是他这些照片里最漂亮的那个女孩,从此便一改往日的心性,竟是专心专意地做起照相生意来。
我想,在这世,在现在这个时候,只有我能断定,他就是从练摊开始,最终成为县城摄影行业的大鳄的。
前世里,他在九十年代中期,便建了当时县城里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欧式花园洋房,整整四层,面积不下一千个平方,房内的装饰,更让我当时叹为观止。而如果估算他的资产的话,绝对是过了八位数的。他是我们亲戚圈里,彻底实现圈层突破的一个。
我之所以在这世都不怎么跟他们家来往,一是我年纪小,隔代也没那么亲,二是他们家虽然一度如日中天,兴旺发达,却似乎并没有惠及过我们什么,三是当他们跨越圈层后,明显地,对许多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掉队的亲朋好友,不假辞色,那一脸的鄙夷哦,实在让人难忘。当然,他们倒也没有为富不仁,只不过是,跟我们越走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