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两只碗尚且会碰撞
书名:本豆只想游山玩水看风水 作者:夜雪陌离 本章字数:2364字 发布时间:2024-01-03

听说魏夫人到了,何大夫人连忙快步走进去。

厅内桌旁果然坐着一位夫人,圆润脸庞,衣着得体。

她就是相爷长史魏远灿的夫人,昨天投了拜帖,得到何大夫人应允,今天一早就到府上作客来了。

刚才听说大夫人在老夫人那边用早膳,就谢绝丫鬟通报,自在厅内等候。

才等一炷香功夫,听到衣裙窸窣,抬头看到何大夫人,连忙起身行礼,笑着说:“见过大夫人!”

大夫人笑着回礼:“魏夫人客气了!”

宾主坐下,上茶,寒暄,一套程序过后,魏夫人说:“近来身重,很久不来看望大夫人,请您见谅!”

何大夫人显出惊喜神色:“可是又怀上了?”

魏夫人有点忸怩:“正是。”

大夫人抚掌赞叹:“哎哟,你可真是好事不断!恭喜恭喜!”

魏夫人侧身颔首:“我们都是沾了贵府的福气!他才到相爷身边做了长史,我就有了,生了老二,现在又……这都十二年,老大都十二岁了,突然就接二连三,哎呀,都是沾了贵府的光!”

大夫人听这番话十分受用,当然表面还得谦让:“那还得你们本身就是有福之人!”

二人你来我往相互恭维一会,魏夫人这才说:“我娘家前几天送了些特产来,什么荔枝干、龙眼干、烤鱿鱼须之类,想起您之前说过曾经在岭南小住,就挑选了一些,带来给您尝尝鲜。”

何大夫人有点意外,很是感念她的好心,就说:“难为你记得,太有心了!”

魏夫人说:“其实我对夫人颇为投缘,只我家那个木头脑子的,怕人说闲话,叫我没什么事不要叨扰夫人。我心里又是内疚又是牵挂,这次到底忍不住,无论如何也得让夫人尝尝岭南特产。”

这话说得委婉,意思是魏长史担心被人说闲话,惹上走后院路线求升迁的嫌疑,因此自己不大好意思与大夫人来往太多。

何大夫人自然听得明白,干脆来个顺水推舟:“那是魏大人多虑,你我本是亲戚,来往也没什么的。”

魏夫人松了口气,心知这是大夫人替以后来往找借口。

果然,大夫人说:“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原来我俩还有这转折亲!这样算来,你还是我远房表妹。”

魏夫人也是灵光,马上起来恭敬行礼:“见过表姐。”

两人顿时亲近许多,气氛也更融洽了。

又谈了一些家常,大夫人说:“明天我家有迎夏宴,这三四年才开的,也没请几个人。你呢,当时怀着二胎,不好叨扰你来,现今身子还小,就来凑个热闹吧!”

说着就叫贴身丫鬟拿来请帖,添上姓名,递给魏夫人。

魏夫人自然感激不尽,袖了请帖回去给魏长史看了,又将见大夫人的经过说了。

魏远灿说:“认了亲戚,倒了好办。你明天到了宴会,千万按平常表现,若得些风声便好,若探听不到,也不要紧。”

“知道的,官人放心。”


第二天魏夫人上了个喜庆的装束,带了礼物来何府参加迎夏宴。

这宴会在后花园举办,魏夫人在园门的柜收处送交了礼物,就由一个婆子引领着往里走。

迎面走来一个衣着光鲜、头上珠光宝气的女子,引领婆子小声提醒说:“三夫人。”

魏夫人连忙站到路边,恭恭敬敬低头站着。

原以为自己不起眼,三夫人这就过去了,谁知她偏偏到跟前站定,魏夫人连忙福礼:“见过三夫人。”

只听耳边银铃声笑起:“有点面生,这是哪位贵客呀?”

引领婆婆禀告说:“这是相爷长史魏远灿的夫人。”

“哦!”三夫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就是那个来自海边旮旯的远房表妹吧?您昨日送来的果干鱼干稀罕着呢,打量我们家没有这些东西!谢了!”

说着一阵风过去了。

魏夫人莫名其妙被埋汰,不由有点心塞,再往里走时,脚步就拖了些。

引领嬷嬷解释说:“三夫人性子有些直,魏夫人不要往心里去。”

魏夫人笑:“直爽些也是好的。”

“难为您体谅。”引领嬷嬷说,“她这直爽,不知要大夫人多少次在后面替她圆。”

又自言自语道:“之前倒也依稀听过,三夫人那时跟着安庆王妃,低眉顺眼,性子可是很好的。去年回了一次湖北王府,再嫁回京城我们家时,就变了。”

魏夫人不好背后说人,只顾含笑往前走。

只听那嬷嬷又说:“说话有时像调蜜,有时又像藏刀子。唉,还专针对大夫人。大夫人不容易,我看您昨天很得她的心,以后多和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魏夫人说:“大夫人对我极好!我本来就喜欢她,只不知能为她做些什么。”

引导嬷嬷低声说:“本来也没有什么。只是三夫人渐渐得老祖宗欢心,有时做事未免让大夫人为难。我们跟着大夫人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魏夫人点点头:“明白的。碗柜里的两只碗尚且会偶尔碰撞,更何况人,过了就好了。”

话虽这样说,心里却有了打算。


何府迎夏宴请帖以相府老夫人名义发出,请的都是高门贵户的女眷。

初夏时间,后花园颇有些奇花异树可欣赏,招待的点心、晚宴的菜品也是珍稀。虽然才办了三四年,却后来居上成了京中排名前列的宴会。

魏夫人来到场地不久,何老夫人也来了。

大夫人递上戏单子,让老夫人挑选今晚上演的曲目。

老夫人说:“我眼睛昏花,不拘你挑选便是。”

大夫人说:“《拜寿记》如何?”

老夫人点头:“这个好,热闹。”

“《风尘救》如何?”

“这个也好,团团圆圆的。”

大夫人点了几出,老夫人都很满意。

这时坐在另一侧的三夫人笑着说:“老祖宗,晴儿第一次在家看戏,也想点一出。”

“是了,”老祖宗示意大儿媳将戏本递过去,“差点忘了,今年老三娶了媳妇。晴儿,你也不必只点一出,多点几出。”

三夫人陆晴茵拿过点戏本,看了一遍,说:“这戏班子预备的戏挺多的。老祖宗,我们不必看《拜寿记》,这《茶花记》也很热闹。还有《猎虎记》,打戏比《风尘救》好看,演的是惩恶扬善,看得特别畅快。”

老祖宗颔首而笑:“这两出倒没有看过。如此,就依你。老大媳妇你刚才怎么不点这些?”

大夫人有点不自然:“有些戏目儿媳妇没有看过,不敢贸然点。”

老夫人说:“你这样想也是好的。当然老三媳妇推荐一些新戏,更好。连年看那几出,都腻歪了。这样吧,就保留《风尘救》,剩下的由老三媳妇点。”

大夫人倒也畅快:“母亲说的是,三弟妹你点吧。”

话虽这样说,心里到底塞着。

等到陆晴茵又说京城某处某糕点最好,下次宴会最好备上;宴会厅应该摆上几座屏风,既增添雅致,亦有隐曲藏宝的意味,老夫人连连赞许时,大夫人的郁闷就有点压抑不住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