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衰败,从周厉王的暴政开始,就像一艘破船在政治的海洋里摇摇欲坠,而到了周幽王时期,这艘船几乎要撞上礁石了。
周幽王,这位历史上的“杰出”君主,简直是个“人才”。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继承了周厉王的“优秀”传统,将荒淫无度、暴虐奢侈的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光辉”事迹包括,即位不久,就遇到了泾水、渭水、洛水三条大河流域地震加干旱的“大礼包”。
百姓们的水深火热他视而不见,仿佛那不是他的子民,而是外星人的苦难。
他的治国之道,就是加重赋税,让本就生存不易的百姓雪上加霜。
他信任的尹氏大臣,就像是“最佳”的蛀虫,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而他的爱情故事也同样“感人”。
为了那个不爱笑的褒姒,他可以下令把丝绸一匹一匹地撕裂,只为了那“悦耳”的撕裂声。
由于褒姒整天愁眉苦脸,他为了博取褒姒一笑,命手下人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附近的诸侯看到烽火台上浓烟滚滚,以为有敌人来进犯,急忙领兵赶到城下救援。
当他们马不停蹄赶来护驾,看到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时,才发现上当了。
诸侯们都很狼狈,却敢怒而不敢言。褒姒看到大家灰头土脸的样子,开心地大笑起来。
周幽王看到褒姒笑了,就一次次地点燃烽火,戏弄众诸侯。
诸侯们被耍得团团转,可又不敢有任何不满,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有一位大臣看不下去了,写了首诗想要点醒他:“节南山岩石垒垒,尹太师威名赫赫,人民都盯着你看。心里忧愁得像在火上煎熬,不敢将你戏笑。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何你却看不见?”
然而,这首诗对于周幽王来说,就像是春风吹过牛耳朵,左耳进右耳出。
最后,当真正的危机来临,周幽王再点烽火时,那些曾被愚弄的诸侯们,早已心灰意冷,无人前来救援。
结果呢,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成了刀下鬼,褒姒也被抓走,西周王朝的辉煌,就像是一曲终结的悲歌,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