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笔今儿过来是咋的一个意思?”癞豆娘见牛笔走远了,马上皱起眉头看了看小米和杏花,咂磨着嘴巴问。
“就是!要说他来宣传计划生育的吧,那也不对。搞宣传应该是大队干部妇女主任的事儿,不应该是他牛笔直接下来做这事儿啊!再说了,就算是乡镇搞宣传,那也是乡镇里的妇女干部,也烦不着他一个副镇长亲自下来啊!”杏花也皱起眉头看了看小米。
小米一笑,说:“他不是说是过来看看他爹在不在这儿吗?我估摸着他是没话找话就话赶话说到计划生育上了。”
杏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说:“对,对,对,是我见他老是说到小路生他爸的事儿,就先岔开他的话说到了计划生育,问他是不是有啥子新政策的。”
“不管是话赶话儿说到这事儿上还是咋的,反正今儿他的话倒算是给咱们透了个口风儿。”小米说,“这事儿等爹回来之后,倒要跟爹念叨念叨,还有春梅姐也算是赶在这个寸劲儿上,让爹跟牛大锤透个气儿,毕竟我娘家那边没有一丁点儿的门路。”
杏花马上点了点头,两眼紧盯着小米,心里很感激这个时候小米会马上就想到了亲人。
“本来我还想着等日子宽敞了给赵老师再生一个呢,看样子上面不答应了。”癞豆娘说完,看了看小米和杏花,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这样的政策,你跟赵老师就别再想着生了,有儿有女已经多好了啊!”杏花马上接过癞豆娘的话说,“你这边有癞豆这个儿子,赵老师又带过来一个闺女,儿女双全了。”
癞豆娘点了点头,说“我把赵老师的女儿当自己亲生的养,赵老师把癞豆当亲生的待,就算是真的不让生了,这辈子也没啥子可抱怨的了。”
“赵老师是有文化的人,啥事儿他都能想得到看得开。再说了,老话都这样说了,生恩没有养恩重。癞豆,赵老师养了,赵老师的闺女,你养了,等他们长大成人了,自然也就懂得这个恩情,你跟赵老师老了,这两个孩子一准也会把你们两个奉养得好好的。”小米说,“你们两个能把两个孩子供养得念成书就算是这辈子也圆满了。”
癞豆娘又点了点头,看着小米说:“说实话吧,自打赵老师跟他闺女过来之后,我就觉得这个家像个家了,过日子的心思也踏实了。”
“以后就踏踏实实地把日子往好光景里过吧!”小米看着癞豆娘说,“跟赵老师要不要再生一个,你把今儿牛笔的话说给赵老师听听,让他打听打听对于你们这样情况的政策,让生就再生一个,不让生的话,跟前有儿有女的也没有多大的抱怨。”
癞豆娘“嗯”了一声说:“明儿赵老师他侄女的满月酒上,我得把今儿这个信儿说给赵老师他的几家至亲的亲戚,让他们怀上二胎的躲躲这个风头。”
小米点了一下头,马上整了脸色说:“千万你不能说是牛笔透的这个口风!你要是说是牛笔透的口风,万一有人追究起来,牛笔就会有麻烦。”
癞豆娘马上点了点头,问:“那我该咋说?”
小米眉头皱了一阵儿说:“那就说在草庙县城里的一个公共茅房里听两个城里的女人聊天说的!城里人消息灵通,这样就算有人追究起来,也找不到是谁漏了这个口风。”
“这样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我也没有进过县城啊!”癞豆娘马上说。
“那就趁个星期天让赵老师带你进草庙县城里看看。”小米说。
“为这事儿还要进一趟县城啊?”癞豆娘说。
“要的,防止万一。”小米很肯定地说,“要么你就不把这事儿说给他们。”
“得说!那可是赵老师他们那边至亲的亲戚啊!”癞豆娘说。
“那就得进一趟县城,就为了找一个公共茅房,省得万一真的有人追问起来你说不出一个是葫芦还是瓢来。”小米很肯定地说,“咋的咱们都不能把牛笔给卖了!万一牛笔因为这事儿给咋的了,咱们整个村上的老少爷们儿都会把人给骂死。不管咋的,牛笔在那个位置上,咱们村上的老少爷们儿多少都有点儿好处。”
癞豆娘点了点头。
小米回过头来看了看杏花。
杏花从小米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小米是让自己也不能把牛笔给抖搂出来。她向小米点了点头。
“明儿去赵老师他侄女儿家,不能寒酸了,咋的也要让他那边的亲戚看看,赵老师找到了一个大方会来事儿的女人,这不光给赵老师抬了脸面,还能让你在他那边的亲戚心里留下个好影像。”小米转过头看着癞豆娘,“给孩子的见面礼准备好了吧!”
“准备好了!赵老师的意思给个三、五块,本来我就想着依着赵老师的意思,今儿你这么一说,明儿我就给孩子拿十块钱的见面礼。”癞豆娘说。
“给赵老师抬了脸面,你给他们那边留了好影像,以后你们在他那边的亲戚中间就能有个好走动,有个啥事儿找他们帮把手,他们也会乐意。”小米看着癞豆娘说,“这是亲戚间的人情往来。”
“难怪亲戚邻居都说你的好。”癞豆娘说,“今儿又跟你学了咋的跟亲戚间的往来。”
小米笑了笑说:“跟我能学啥!”
“平日里我就觉得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儿我算是知道了,我对谁好,谁才会对我好。”癞豆娘说,“反过来也是,我对谁不好,谁也会对我不会好。”
小米笑着向癞豆娘点点头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这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么一档子事儿,高不攀低不踩,凭着自己的心对人家,人家能看得出来的。”
癞豆娘点点头,两眼紧盯着小米。
“碰到刁钻的人,不远他也不近他。远他,他会想法儿害你,还会让你摸不到头脑。近他,他会坑你,还会坑得你有口说不出。”小米说,“碰到这样的人,不远他不近他,让他想不到去害你,也坑不到你。”
“我这个人虽说没啥子心眼儿,可还是能分得清谁对我们家好,谁对我们家有恩,谁在瞪大两眼看我们家的笑话,谁又在我们家日子不着地儿的时候恨不得再踢上两脚。”癞豆娘看着小米说,“反正咱们村里的左右邻居我心里都有底儿,以后我也不想跟他们有太深的纠缠,就保持着平日里老少爷们儿间的见面儿交情。要是有谁家开口要帮忙了,我有四两力就出四两力,对得起老少爷们儿间的情分。赵老师他那边的亲戚,我拿十成的心思跟他们走动,免得落得赵老师在他们跟前落啥子闲话。”
“这心思没啥子话说。”旁边的杏花听了癞豆娘的话,向癞豆娘说,“就像我小米嫂子说的那样,人心换人心,那也要看看值不值得咱们去换。不值得换的人,你把心掏给他了,他还会嫌弃这心还不够热乎。”
小米看了一眼杏花,笑着说:“人跟人哪有一样的啊!”
“我娘家那边有个邻居,孩子多,除了几亩地,家里也没有啥子进项,那日子过得滴沥耷拉的都不成条儿。前几年我爹刚倒腾二十衣裳,年底我们家见他们家也没给孩子添置过年的新衣裳,我爹就给他们家的孩子每人挑了一身成色跟没上过身一样的衣裳,送给他们家后还让他们仔细洗洗给孩子们过年穿,当时他们家高兴得恨不得给我爹跪下来磕头了。后来你说咋的?四处说我们家送给他们的是旧衣裳。我们家得了这个信儿之后,再也没有伸手帮他们家了。”杏花说,“这就是你把心掏给他,他还嫌弃你的心不热乎。”
“这家人咋的能这样呢?没有一点儿承情的心思!”癞豆娘很不解地看着杏花说,“摊上这样的人家,以后谁还愿意跟他们这家人供来往啊!”
“没有人家愿意跟他们来往。本来家境又不好,他们又是这样的心思,出外打工也没有人愿意带他们。眼下几个孩子都大了,连个上门提亲的也没有。”杏花说。
“这就叫惹不起躲得起,人们不跟他们牵扯,也只能怪他们自己。老话说,脚上的泡都是自己磨的。”小米说,“人要是混到这个份儿上,谁还愿意在他们家掏好不落好啊!”
“不值得承情的人家,也该着落不到好!”癞豆娘说,“谁家也不该你的欠你的,在你难处的时候别人能伸手帮你一点儿,那也是天大的情分。别人不伸手帮你,那是人家的本分,你也怪罪不到人家。人家伸手帮你了,你就得记得人家的好人家的恩情。”
“要是他们家有你这样的心思,也不会落到眼下的境地。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儿每人伸手拉他们一把,最起码他们家的日子也不会滴沥耷拉的不成条儿。”杏花看着癞豆娘说。
癞豆娘难为情地一笑,说:“虽说我没啥子心眼儿,也没啥子见识,可我知道,别人对你好,你要记得别人的好,不能吃了果子忘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