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西侧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西口有个娘子关,是中国万里长城著名的关隘之一。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经率领部队在此驻守,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所以得名“娘子关”。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城门为一般砖砌城门,城门上方题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字,上有平台城堡,可能是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所用。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天。
附近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建筑,传说是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是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修建了“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目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所筑。有东关门、南关门两座关门和长约650米的城墙。关外古道蜿蜒起伏,是著名的燕赵古道。
在义和团时期的张家口保卫战中,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率领团众在城北烟筒山设伏,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导致了德军抢劫明陵计划破产。但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山西娘子关一线,清军将领刘光才,李永钦指挥忠毅军及武功、晋威各营,从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到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连续击败上万德军与法军的多次进攻,并歼灭其一部。根据有关记载,在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间,德军在中国被打死近3000人,其中在娘子关战役中德军就被打死1400人以上。可见当年在娘子关一线的战斗是何等激烈!
抗 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娘子关再度发挥着阻击日军的重要作用。1937年10月,日军急于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在平型关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后,日军的推进受阻,只好沿着正太铁路线向西推进,于是娘子关就成为日军的争夺目标。
10月1日,国民政府统帅部命令华北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北部作战,占领太原。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则命令第一军第5师团与板垣师团会攻太原。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率部沿崞县、原平南下到达忻口,另一师团川岸第20师团侵入石家庄附近。10月3日,面对南下日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以晋北忻口为主战场,以晋东娘子关为副战场,制定了保卫太原的防御计划。10月6日,阎锡山、卫立煌和傅作义和朱绶光,从忻口前线返回太原,与周 恩来和从南京国防部空降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共同制定了娘子关保卫战计划。国 民党中央军和陕军5个师共10万余人集中在这么长的战线上,而乏驴岭是重中之重。赵寿山的17师指挥部就设在距娘子关10公里的乏驴岭村。前沿阵地部署在井陉旧城西南的雪花山,与隔绵河相望的荆蒲兰西山形成对应的钳形峡口,扼守正太铁路和随河道蜿蜒的井陉——阳泉古道。
乏驴岭左翼是冯钦哉的第27路军,负责布防井陉矿区西部至平山六岭关各隘口,右翼是中央军第三军曾万钟部,负责布防旧关、昔阳九龙关至赞皇马岭关各隘口。孙连仲的主力部队27师做为总预备队。此时,八路军129师也已潜入井陉准备侧击日军,与娘子关战区守军配合机动作战。
日军方面,为配合当时在忻口作战的第5师团攻占太原作战顺利,10月6日,华北方面军为了一举消灭河北平原中国 军队的战斗力,命令第一军突破石家庄后向顺德附近前进,另以一部进入井陉以西要地切断山西交通,以策应第5师团作战。
阎锡山作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非常重视晋北地区的防御,将主要兵力布置在忻口及其两翼,晋东地区兵力较少,最初只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晋东防守。日军近逼滹沱河北岸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命令冯钦哉率第14军、第3军、第17师和第38军教导团向娘子关预备阵地转移,掩护第二战区作战。
在军事布局上,为防备正太线被突破,将晋东门户娘子关作为防御核心。为防止娘子关遭日军包围,并阻止日军沿正太路长驱直入,指挥部在正太线上设置三道纵深防线,要求每道防线阵地依托村落或高地以一部分兵力把守。这样部队不仅可以轮流战斗,而且可以交替掩护,防止日军迂回包围,从而保障坚守部队的翼侧安全。
在娘子关驻防的部队是赵寿山的国 军第十七师。赵寿山将军在战前动员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去年西安义举是为了请缨抗 日大计,今日天遂人愿,我们站到了痛击日寇的核心阵地上,服从命令为国尽忠是军人天职,任何人勿生他念,后退者斩!」”
赵寿山师的防御地段,从地形而言是易守难攻的,但他们的阵地是石头山,给防守带来了困难。这里的山石异常坚硬,部队在构筑工事时无法挖掘。赵寿山严督各团加修工事,部队只能用麻袋装土堆砌掩体。显然,这样的掩体是很难抵挡日军优势火力的,但是赵寿山对他的部队充满信心。赵寿山用主力张世俊团扼守雪花山,此山是娘子关与井陉之间的一座石山,雄踞进入娘子关的通道左侧。雪花山北面,正太铁路从山脚下穿过。日军必须攻克这个阵地才能直接攻击娘子关。所以日军重点进攻的地段就是雪花山。
10月11日晚上,日军开始对娘子关守军各处阵地发起试探性的攻击。国 军知道日军在晚上没有飞机大炮的支持,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攻,于是让日军胡乱打枪。日军在晚上没有取得进展,天亮后,日军发起猛攻,攻击重点是西北军第三十八军赵寿山第十七师的防守的雪花山。
10月12日上午,日军的两个山炮中队集中轰击雪花山守军阵地。霎时间大炮轰鸣,山石迸飞,仓促构筑的掩体被炸得稀巴烂,一些国 军官兵被炸死炸伤。
炮火停止后,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第三十九旅团第七十七联队第一大队向雪花山发起猛烈攻击。张世俊团的官兵们训练有素,刚从日军的炮火轰炸下回到战斗位置,就集中轻重机关枪猛烈射击。日军纷纷中弹滚下山崖。
日军的第一次冲锋被张世俊团打退。日军第一大队随即又组织了几次冲击,但是都没有奏效。战到中午,雪花山前布满了日军的尸体。
日军第七十七联队的联队长鲤登行一大佐看到第一大队的进攻受挫,决定增兵。他来到雪花山前仔细观察了地形,命令第一大队继续佯攻,他自己率领第二大队沿雪花山南麓的刘家沟、长生口和核桃园攻击旧关,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口子,攻击雪花山与娘子关正面的守军防线。
鲤登命令炮兵对刘家沟进行猛烈轰击,接着由步兵发起冲锋。守军在刘家沟只部署了张树岗第101团的一个连,这个连在日军的猛烈冲击下伤亡惨重,丢失了阵地。鲤登立刻率部向旧关攻击前进。但是鲤登组织的进攻在长生口与旧关之间遭到守军顽强的阻击,日军的多次冲锋都被张树岗团打退了。
战斗到傍晚,鲤登下令暂停攻击。这时候,日军在雪花山下与长生口附近跟守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13日清晨,鲤登联队得到后续部队增援,再次发动攻击,相继攻陷了长生口、大小龙窝与核桃园,逼近旧关。这时候日军已对守军的防线构成很大的威胁。旧关是赵寿山师与曾万钟第三军的接合部,是守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
13日下午5点,赵寿山命令陈际春第98团、张世俊第102团和张树岗第101团各抽出一个营,分三路出击。右翼的陈际春团出师大捷,在晚上9点消灭了突入刘家沟和长生口的部分日军。左翼的张世俊团第二营佯攻井陉县城。张树岗率领第三营向雪花山麓的石板片附近进发,截击日军增援旧关的部队。他们趁暮色悄悄前行,刚刚到达石板片附近,侦察兵回来报告,前面山坳里有几百名日军,正在休息。麻痹骄横的日军没设警戒哨。张树岗一拍大腿,说:“嘿!机会来了,咱要叫狗日的尝尝厉害。传我命令,隐蔽前进,突然袭击!”
第三营迅速地接近日军。张树岗一挥手,机枪步枪一齐射向日军,手榴弹铺天盖地地在日军宿营地爆炸,许多日军在睡梦中丢了性命。第三营发起冲锋,同残存的日军肉搏。这股日军被打死了大半,残余日军向井陉方向逃窜。张树岗下令跟踪追击。战到深夜,第三营接连攻克施水村、板桥、朱家瞳和井陉南关车站,缴获了山炮、野炮、机枪、骡马等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第三营跟日军交手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但是就在官兵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雪花山方向的日军突然打来一阵排炮,炮弹正好落在第三营的队列里,给第三营造成了很大伤亡。逃窜的日军很快向井陉南关车站反扑。张树岗面对突然打击,有些手足无措。这时传令兵送来赵寿山的命令:雪花山已失,各出击部队马上反 攻雪花山。
原来日军乘张世俊团的第二营佯攻井陉时发动偷袭,一举攻占了至关重要的雪花山。问题出在张世俊未经请示,擅离指挥岗位,带领第二营佯攻井陉县城,造成雪花山阵地失去了主要指挥官。张世俊离开后,留在雪花山的两个营放松了警惕。当他们发现日军摸索上山时,顽强的抵抗也无济于事,被迫退下山去。第一营第一连宁可战死也不撤退,七十多人全部牺牲在雪花山顶。
赵寿山急红了眼,狠狠训斥张世俊。但这不管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夺回雪花山。赵寿山命令张世俊:组织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阵地。他还命令其余各团支援张世俊团反 攻。这天后半夜,张世俊团在兄弟团的配合下,几次反扑雪花山,都以失败告终。山下和半山腰躺满了牺牲的中国官兵。赵寿山亲临前线督战,看到亲如手足的八百多名兄弟一茬一茬地倒在战场上,自己的军装染上了鲜血,脚下血流成河,内心十分痛苦。
14日凌晨,日军又向雪花山增加了部队,集中炮火轰击反扑的中国 军队,日军的飞机也赶来助战。守军再想夺回雪花山已经不可能了。赵寿山命令各团撤退到乏驴岭和荆蒲兰一线占领阵地。撤退途中,赵寿山执行黄绍竑的命令,将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军法。张世俊临死的时候什么话也不说,甘心受处决。因为自己未经请示擅离指挥岗位,导致雪花山阵地失守,给部队造成巨大损失。
赵寿山师驻扎的乏驴岭小山村,地处河北与山西交界处,为两省咽喉地带,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经战乱无数。近代以来,八国联军攻打娘子关,曾在乏驴岭集结;辛亥革 命中,山西民军抗击曹锟和徐世昌的清军,在乏驴岭大战一个多月;1926年的晋奉大战,阎锡山的晋军第二师和第二十七师驻防乏驴岭,与张学良的奉军大战一月有余;1936年,晋军驻扎乏驴岭的某连士兵发生兵变,打死连长、文书、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排长之后逃窜。1937年全面抗战初期,太原会战爆发后,就在赵寿山师开来之前,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曾经视察过乏驴岭。
却说赵寿山率领部队退守乏驴岭,以乏驴岭村为中心,分为南北两个阵地片区,两片阵地呈犄角之势,死死卡住了石太铁路和井阳古道。师指挥部就设在南北两个主阵地的结合部乏驴岭村。其中鸡架山主阵地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10月19日清晨,日军两个联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补充团团长翟济民指挥全团官兵奋起抵抗,连续打退了日军三次进攻,激战至下午点半,全团官兵仅仅剩下45人,奉命撤退,其余全部牺牲。与此同时,荆蒲兰以西的土山阵地也遭到大批日军的猛烈攻击,驻防第102团官兵誓死抵抗,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血战至下午五点,官兵幸存者仅仅三四十人。第102团黎子淦(中共党员)营长带领全营固守阵地,全营官兵幸存者十余人。赵寿山命令师预备队掩护收容,经溃泉、驴桥岭,向神灵台集结整顿。
娘子关战斗,第十七师与日军鏖战十五昼夜,全师一万三千人,仅剩下两千七百多人。赵寿山悲愤交加,头发、胡子都急白了,无力骑马,只得坐在滑竿上指挥部队后撤。
乏驴岭战斗后不久,赵寿山赋诗抒怀:
“妖氛弥漫寇方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