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访贤(一)
书名:圣剑录 作者:闲石 本章字数:1306字 发布时间:2024-01-01

蟒山


“白石峪……”任伤怀在山道边的一块巨大的乳白色石头旁下了马,指着大石中间三个朱红色的大字道:“大君和众位大人都不必下马,我就送到这了……”

夏禹在马上点了下头,典正道:“这三个大字很有造诣,先生可知是何人所书。”

任伤怀满面春风,“多谢典正先生赞誉,这三个字耗费了我几斗秫米和不少朱砂……嗯,听山下的农夫讲,许真人也说写的好……”任伤怀虽说得意,也知谦和,只用了一个好字。

藤荥很少说笑,“既然许真人夸过了,那我们就不用在夸了……”

夏禹开心地笑了,“伯候大人难得说句玩笑话……”

任伤怀略显尴尬,“让伯候大人见笑了……,这里在往前三里多就没有路了,溪水边有一石屋,有两位老人家在那卖些杂物……”任伤怀说着翻身上马,对夏禹等人额首致礼后便打马往山下去了……。

夏禹对典正道:“行痴先生也是皮薄……”

 

蟒山和平丘的方向相反,离夏禹的临时行在只有三十多里地,山口外的乡道也能走大车,离官道不远。任伤怀陪着夏禹一行来到白石峪的山口外,赤衣护卫在路边扎下营帐,西伯对许由没好话自然守在大帐,夏禹也知道跟随的人多了有失礼数,他和典正商量下,只带上两名虎侍卫,大家都换了寻常衣衫。夏禹让皋陶留在大帐,皋陶却定要跟从,并放言中土没有法外之地,夏禹隐隐觉着皋陶是在查访什么,也就没有在多说。藤荥有了逍遥洞的教训,早早就换了一身农家短褂候在帐外……

 

众人行不多时,就见群山环抱,大路尽处果然有个石屋。兴许是听见马蹄声,石屋前的凉棚下站起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老者来,向众人远远招着手……。

 

典正没有换装,依旧是士子的模样。他依约走在前面,到了石屋前才看清凉棚周边都支着石板或是木板,上面摆放着干肉、博饼,在就是斗笠、蓑衣等出行用品。典正下了马,向老者作揖道:“老人家好……”

老者笑吟吟点头,“大人好……”

典正道:“我们是去聚贤庄的……”

老者笑着点头,“来这的士子都是去聚贤庄的,说起来,已经有三十多日没有生人来了,各位大人,到聚贤庄还有三十多里地,路上带吃的了吗?”

 

典正难为情地点点头,夏禹和众人也已经下了马,那老者见无人有购物的意思,便指着小溪上的石板道:“就这一条路,得牵着马,过了树丛路就宽了。中间没有岔道,看见一条二仗宽的溪水,在走一里多地就到聚贤庄了……”

 

典正还未道谢,石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妇人,手里端着一个藤条编的大簸箕,里面是七八个拳头大小烤的黑呼呼的作物,那老者接过来放在面前的石板上,对典正道:“这是荆山中才有的吃食,名叫地薯,皮黑里白,烤或蒸都很好吃……”说着拣了一个小点的剥了皮,果然乳白如雪。老者掰了一块递给典正,入口儒甜绵顺,典正意味未了地侧头看了一眼夏禹,夏禹笑着点点头。

 

“如此美食还是头回吃到……”典正砸砸嘴,扫眼看见旁边的斗笠下摆着一摞空白的木简,抬手掀开斗笠,拿起一张木简前后翻看着……。

 

那老者取了一个草袋将地薯装好,见典正在看木简,忙道:“四张木简一个铜板。”

典正心道好贵,但还是选了四张木简,那老者拿草袋装了,典正伸手去怀中取铜钱,想想又不对,转头对身后的夏禹道:“付账……”

夏禹有几日没有修理胡须,又穿着短褂,到像是典正的随从。夏禹也没有带铜板,在身上乱摸了一阵,还是一位虎侍卫机灵,拿出两枚铜板递给老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圣剑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