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年轻人有希望,年轻人是民族的未来,当年轻人只有斤斤计较才能保全自己的时候,他们便不年轻了,和担心子女不赡养自己的老人一样,惴惴不安,提心吊胆。
我们需要一个让年轻人狂妄的社会,不要让年轻人磨耗意志地去人情世故。如果年轻人一出社会,就只接受制定完备的规则,年轻人的试错便如履薄冰。
我们或许不缺论文的写手,悲惨的是,我们的论文只真正做到了引经据典,如果写了一点不庄严肃穆的内容都要被掐掉。
我们在对年轻人抱以希望的同时,不妨去想想社会给了年轻人什么,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年轻人缺的是钱,更是希望。
最起码的人生存的需求,房、车、医、教无时无刻不再提醒年轻人,安分守己点,你一辈子可以把这四样整理好吗?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让一个人从年轻到老去只专注着生存层面的需求,这和低端生物有何分别?年轻人的壮志凌云还没有堆起来就垮了。
让年轻人生孩子也很简单,年轻人不生孩子有一个理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过和自己一样的生活,累,太累,而这样辛苦自己只为了活着。
原来听到别人四五十岁死了会感到惋惜,可是现在偏偏看淡了生死,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有人开始渐渐质疑起这句话来。
我问一位中年人人一定要结婚吗,要生孩子吗?中年人说,这是人生必然经历的大事。我问,这是谁规定的?中年人没有回答,我又问他,你的婚姻带给你幸福了吗?中年人说,不会人人都像我一样。
我问为什么要生孩子,中年人说,原来的人是为了防老,现在只求子孙承欢膝下,不想到了老年形单影只。我问,孤独不能习惯吗?他说,别人我管不着,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结婚,生孩子。
大概从动物性根本上讲,动物都愿意自己活下去,自己的血脉延承下去。但凡他们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一点希望,就不会想到死,就不会想让自己断送后代。
就算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希望,如果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希望正在赶来,他们也敢于延续血脉。
所以请给年轻人以无束缚,给年轻人以生存,给年轻人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