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一北方的大业告成之后,曹操老先生便急不可耐地开始筹划南征的宏伟计划。
这时候的曹操,已然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所以趁着身体硬朗,决心一举将那些南方的小鱼小虾们一网打尽。
看着自家老板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旧野心勃勃,一众手下只能无奈地整理行囊,硬着头皮跟上。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曹操很快就领教到了这一真理。
首先,他获悉孙权和刘备竟然联手,想要给他个教训;然后,那些从未踏足船舷的北方汉子们,到了南方后,个个变成了“水上漂”,站都站不稳。
看着士兵们东倒西歪,吐得昏天黑地,曹操不禁仰天哀嚎:“天哪,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一位名叫庞统的智者翩翩登场。
这家伙据说才华横溢,与卧龙诸葛亮不相伯仲。
庞统经过一番考察,提出一个绝妙方案:用铁链将船只串联起来,如此一来,船身稳固,士兵们也能如履平地。
这一创新举措,立刻解决了北方士兵的水上难题,曹操乐不可支,天天拉着庞统畅饮作乐。
曹操虽然雄心勃勃,但他绝非无谋之辈。
他深知这场南北征战绝非易事,于是对手下们说:“咱们这一趟南下可是历经千辛万苦,倘若无功而返,那岂不是亏大了?”
“因此,我打算先派遣几位精兵强将去当间谍,摸清敌人的底细。”
间谍们刚出发不久,便有消息传来,说东吴的将领黄盖和周瑜闹翻,准备投降。
原来,年轻的周瑜虽然掌管东吴兵权,却有不少人心中不服,其中就有黄盖。
面对曹操的来袭,周瑜对众将说:“这场仗恐怕要打很久,大家回去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黄盖不乐意了,开始嘟囔:“一个小毛孩儿就想领导我们,我看就算准备三十个月的粮食都不够。”
周瑜听后怒火中烧,大吼道:“你这老头儿太不给面子了,我现在就先收拾了你,不必等曹操来动手。”
说完,众将连忙跪地求情,称黄盖毕竟是资深员工,杀了他会影响军心。
周瑜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忍住心头怒火,半开玩笑地说:“好吧,暂且不取他性命,但总得给他点颜色瞧瞧,免得这老头儿忘了痛。”
话音刚落,黄盖被拽下去,结结实实地挨了五十多杖,打得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不自在。
本就满腹牢骚的黄盖,经此一事后,彻底打消了对东吴的忠诚,一纸降书,飞鸽传书给曹操:“老板,我想跳槽到你那儿,若您不弃,战场上见。我带着几船粮食,权当见面礼。”
曹操读信后,心中暗喜,忙不迭地答应了,心中暗想,能在战场上看到周瑜那副吃了苍蝇的表情,该是何等快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风起东南,据说是某个姓诸葛的法师施展了呼风唤雨的法术,对战斗貌似颇为有利。
曹操站在中军帐中,迎风而立,心中暗自思忖:“黄盖那家伙不会临阵变卦吧?我可是等了好久。”
旁边的人赶紧回禀:“丞相,不必担心,前线来报,黄盖已经领着十艘船,杀气腾腾地朝我们这边来了。”
曹操定睛一瞧,可不是嘛,那些船上装满了士兵,中间还用布幔遮着,不知道是不是粮食。
黄盖指挥着士兵们奋力划船,同时高声喊话:“我们特来投降曹丞相!”
曹军将士听罢,纷纷放下武器,笑道:“今日真是个好日子,不仅风和日丽,这仗还没开打,敌人就主动上门投降了。”
船越来越近,就在众人以为黄盖真要投降之际,黄盖突然下令:“放火!”
火箭、火船一齐发威,曹军大船在东风的助威下,陷入了一片火海。
由于船船相连,火势迅速蔓延,曹军士兵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曹操这才恍然大悟,气得直跳脚,仰天长啸:“周瑜这小子居然敢使诈,真是害人不浅!”
手下人见状,忙劝道:“丞相,快走吧!场子都让人给砸了,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还怎么混啊?”
曹操无奈,只好擦干眼泪,下令:“传我将令,能跑的跟我一起撤,南方丢了就丢了,北方可千万要守住!”
于是,曹操带领着一帮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逃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后,曹军元气大伤,只好龟缩在北方,而东吴和西蜀则趁机崛起,三国鼎立之势由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