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也这么说。”杏花笑了笑,接着说,“他说咱们公爹也算是能耐,但公爹的能耐没离开田地,他说我爹能抛开田地想出门道儿,这要比咱们公爹的能耐还能耐。”
“以后望秋有我叔指点着,也会越来越能耐。”小米说。
“他能有啥越来越能耐的,以后他能把这个家支撑出景气儿就成了!”杏花看着小米说。
“啥叫景气儿?”小米看着杏花,“大富大贵我不敢说,可我敢说以后望秋能把你们的日子支撑得宽敞。望秋踏实持家,心眼儿也灵巧。”
“景气不景气不说,咱们庄户人家不图啥子大富大贵,只要以后的日子能有个日子的模样就成。”杏花笑了笑说。
“是呀,日子能暖暖和和的像个日子的模样就成。”小米接过杏花的话,琢磨了一阵儿说,“就算日子经管得富富裕裕的,整天价清清冷冷的也不是个日子的样儿。”
杏花一笑,没有说话。她心里很清楚,自打自己进了这个家之后,有关望春的传言自己也听说过不少,不管换上是哪个女子,望春这样一走就没有音信儿,心里都会不舒坦。
小米见杏花没有接话,看了看杏花,一笑说:“我就是这样一琢磨。”
“你这琢磨得是那么一个理儿,再富足的日子,只要过得冷冷清清的,那都不是日子。”杏花笑着点了点头说,“我娘家就有个邻居,两口子跟仇人似的,你说他们那日子能叫日子吗?三天两头吵架,有时候还动手。”
小米叹了一声,没有说话。
杏花看了看小米,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戳到了小米心里的疼处,马上一笑转开话题说:“两个人过日子难免有磕磕碰碰的,谁家的勺子不碰锅沿儿?”
小米又叹了一口气,说:“勺子碰锅沿儿还有个响动。”
杏花皱起眉头看了一眼小米,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米这是在抱怨望春一去就没个音信儿。
小米看了一眼杏花,把没说出的话硬硬地咽了回去,然后向杏花一笑,又是一脸春风的模样,说:“过日子有份心劲儿就行,谁家的日子都不会是平平坦坦的。眼下跟前有了小路生,我这有的是心劲儿。”
杏花随着小米笑了笑,接过小米的话说:“是,过日子就是凭着心劲儿。有了春生之后,我这心里也满是春生,就觉得以后的日子就看着春生往前过了。”
“我琢磨着人都是这样,有了孩子就整个心思扑到了孩子身上。”小米说。
“是这样吧,反正我觉得我是这样。”杏花接过小米的话。
小米笑了笑,抬眼向院子上方四围的天空看了看。
杏花也随着小米看了看四围的天空,转过话而说:“接下来天就越来越暖和了。”
“立春就算是进了春季了,眼下都春分节气了,接下来就是清明、谷雨,然后马上就又到立夏,这天气自热也就越来越暖和。”小米说,“春分了,人们就开始春耕春种了。春分了,人们就真正开始这一年的忙活了。”
“这节气我倒不清楚。”杏花笑了笑说。
小米向杏花一笑,说:“因为你没操过心,这一年二十四节气我打自小就记在心里了,哪个节气该忙活啥,哪个节气会有啥样而的天气,我这心里都有个大约摸。”
“我以前还真没操过心,家里地里有我爹娘操心,就算是进了这个家,心里才有过日子的念头儿。”杏花接过小米的话,一笑。
“我跟你不一样,打自小就开始操心。”小米笑了笑说,“嫁进这个家,原想着能省心一些,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没想到还要操心,不过好在还有爹忙活,要不,里里外外还得我一个人操心。”
杏花见小米把话题又说回到了刚才的话上,马上一笑说:“也别琢磨那么多,闭着眼往前过,过一天是一天。”
小米一笑说:“这过日子可不能闭着眼往前过,里里外外都要看得远一点儿。没有远一点儿的打算,日子就会过得着忙慌张。每一年的日子提前要有个打算,家里咋的安排,地里又要种啥子庄稼,这些都要在开春前心里有个大约摸的框框儿。”
“你别说,我还真没想这么多。你这么一说,以后我还真得多跟你学学这过日子。”杏花笑着说,“不是你这么说,我就以为这过日子就是过一天是一天。”
“有句老话叫啥子?”小米皱起眉头琢磨了一阵,依旧蹙着眉头不肯定地说,“好像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琢磨不透这话是啥意思,就觉得是过日子就要有个长远一点儿的打算,要不,遇到事儿上就会着忙慌张。”
杏花眨着眼琢磨着小米的话,似乎明白了似的点了点头。
小米怀里的春生这个时候不老实了,轴起小嘴巴往小米胸脯上拱。
“这小子可能是饿了,你看,这往我怀里拱着找奶吃呢。”小米马上看着怀里的春生笑着向杏花说。
杏花看了看小米怀里的春生,马上伸手从小米怀里接过春生。
小路生见杏花从小米怀里抱过春生,马上拉起小米的手让小米重新抱回春生。
“小弟弟饿了,让你小婶子喂喂小弟弟。”小米马上低下头来安慰小路生。
小路生并不理会小米的意思,依旧拉着小米的手让小米抱回春生。
“先让你小婶子喂喂小弟弟,咱们看看你爷爷回来没。”小米见小路生依旧舍不得春生,马上哄着小路生就往院门外走。
小路生听说要去看爷爷,这才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跟着小米往院门外走去。
刚出院门,小米和小路生刚好与回来的望秋撞了个对面。小米与望秋两个人怔怔地互相对望了好一阵儿,两个人的眼里都有互相间能够心里十分明白的东西。
两个人就这样相互看了好一阵儿,望秋这才红着脸尴尬一笑,把手里买回来的螺丝钉啥的往面前一提,说:“要春耕了,这两天我把小四轮修修。”
“该着的。”小米也是尴尬的一笑。
望秋看了看小米手里拿着的衣服,依旧尴尬地笑着说:“前几天我给杏花买衣裳时,琢磨着你这两年也没添置啥子新衣裳,就顺手也给你买了一件。”
小米看了看手里的新衣裳,笑着说:“嫂子心领了,别的啥也不说了。”
望秋又是难为情地一笑,啥也没有再说就硬生生地转身进了院子。
小米回头向院子里看了看,又看了看手里的新衣裳,心里七上八下地就扯着小路生离开了望秋他们家。
春分的气息弥漫了整个村子,每吸一鼻子就浓浓的润贴着整个的心肺。
小米向整个村子里看了看,虽然是要春忙的节气,但整个村子里显得很清静。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淘日子了,留在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们也都在这个节气开始起早贪黑的去忙活地里的春耕春种,进学堂念书识字儿的孩子这个时候在学堂里跟着先生念书识字儿,还没到念书识字儿年龄的孩子这个时候会跟着下地忙活的老人在田地里满手满脸地玩着泥土,村子里自然也就显得清静。
小米刚离开望秋他们家没走几步,迎面牛绠娘又火急火燎地迎了上来,气儿还没喘上一口,她就着急忙慌地问小米:“我问了几家都没你爹的音讯儿,他这是去哪儿找油菜苗子了啊?我这还有事儿向他打听呢。”
“我也不知道我爹去哪儿找油菜苗子,婶子你有啥子要紧的事儿?”小米马上眉头一皱。
牛绠娘马上笑了笑,应付着向小米说:“也没啥子要紧的事儿。”
小米的心里一个疙瘩,没啥子要紧的事儿她咋的这样着急忙慌地找爹?小米还是笑了笑说:“我琢磨着我爹出去转一圈儿就能回来,回来之后我跟他说一声,说你有事儿要跟他打听。要是事儿不打紧,你就先回,到时我让我爹去你家跟你商量。”
“那成,那成!”牛绠娘慌忙点了点头。
小米还是从牛绠娘的脸上看到了她心里的不踏实,但她不愿意跟自己说是啥事儿,自己也就不便打听。
“见到你爹千万别忘了哈!”牛绠娘紧瞅着小米,特意安置说。
小米点了点头。
牛绠娘还是有些不放心似的扭转过身,咂磨着嘴巴丢了魂儿一样走了。
看着牛绠娘的后脊梁影子,小米心里的疙瘩就绾得更结实了,牛绠娘今儿是咋的了,刚才就忙乎着找爹,这会儿看起来心里更着忙了,该不会是他们家有啥子火急火燎的事儿了?也不会啊!要是家里有啥子要紧的事儿,她一准会跟自己唠叨唠叨。可今儿她火急火燎的找爹,又不愿意跟自己说啥子原由,到底她今儿葫芦里买的是啥药?难道还有啥子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儿?
牛绠娘走得远了,还是回头看了看小米。
小米看了看牛绠娘,扯着小路生继续往回走。还没到家门口,她远远的就瞅见癞豆娘挎着一个大篮子站在自家的门口,篮子上还蒙着一个孩子用的小铺盖,另一只手里还拎着一个小袋子。
癞豆娘好像是瞅见了小米,马上喊着“婶子”向小米打招呼。
小米弯腰抱起小路生,紧走几步就来到自家的院门口。
“婶子,今儿我去打了头炕的小鸡崽子,顺手给你们家也打了两百只。咱们两家一起买的多,卖主儿给一块钱三只,别人买就一块钱两只。”说着,癞豆娘把手里的小袋子放到地上,小心地揭开篮子上小铺盖的一个角儿,让小米往篮子里瞅瞅,“看着这些小鸡崽子胖胖呼呼的还挺精神。”
小米随着癞豆娘向篮子里看了看,抬头笑着向癞豆娘说:“这些小鸡崽子是精神!”
“今儿赶得巧了,早起跟赵老师去他那边看看地里这个春上咋的安排,他邻居家的二婶子说他们村上炕小鸡的昨个儿开了头炕。赵老师听他二婶子这么一说,马上就想到了咱们的琢磨,就领着我去了他们村里的炕房,顺手也给你们家挑了两百只。”癞豆娘重新把篮子用小铺盖盖得严实了,看着小米说,“不知道今年具体你们家要养多少只,我就做了主儿给你们家挑了两百只。”
按小米的意思,这个节气天还有些凉,小鸡崽子养起来有些费事,再过个月把时间天气真的暖和起来了,小鸡崽子养起来就省心多了。不过,今儿癞豆娘给顺手捎带回来了,咋的也不能晾了她的好心意。
“挑完小鸡崽子,我还跟炕房里要了几斤米糁子。”说着,癞豆娘弯腰又提起了放在地上的小袋子,“这米糁子是炕房里喂小鸡儿的。”
小米一手推开院门,癞豆娘随着小米进了院子。
“刚才我瞅着牛绠娘来你们家院门口瞅了瞅,见你们家的院门关着就着急忙慌地走了,不知道这女人要干啥子!”癞豆娘进了院子,回头向院门口看了看,皱起眉头撇着嘴说。
小米一笑说:“找我爹呢,不知道有啥子要紧的事儿。”说着,她放下怀里的小路生,开始着手准备喂养这些小鸡崽子的东西。
“这老娘们儿,整天价就这样神神叨叨的。”癞豆娘撇了一下嘴,马上笑着向小米说,“两百只小鸡儿要是不够你们家养的,我就跟赵老师说一声,让他跟他们那边的村子里的炕房打个招声儿,等下一炕小鸡崽子出来,让他们给你们家再挑选出来一些。”
“两百只够了!原本打算今年多养一些,我琢磨着小路生马上就能丢开手儿了,家里地里的要我多操持一些,也就没有多少工夫放在这些小鸡崽子的身上。”小米一边忙活着,回头看了一眼癞豆娘,说,“今年我还打算多养几只羊,这样也就腾不出多少手儿来了。”
听了小米的话,癞豆娘眨了眨眼,说:“也是,婶子你一个人里里外外还真忙不过来。”
“多亏着还有你筢子爷,要是我一个人,估摸着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小米笑了一下说,“等明年小路生能彻底丢开手儿了,我也就能多分出些身儿来,多养些鸡崽子也没啥子。”
“这个我能明白,咱们都是女人。”癞豆娘说,“庄户人家的女人不像那些吃皇粮的女人,吃皇粮的女人不用琢磨养几只鸡几只鸭,不用琢磨春种秋收,每个月都有俸禄,想吃啥买啥,想穿啥买啥。咱们庄户人家的女人没那么灵便,每天瞅着鸡屁股眼子能下个鸡蛋换二两盐。跟吃皇粮的女人相比,咱们庄户人家的女人真的委屈到天边儿了。”
小米一笑说:“都是命,她们命好,咱们就是这命,人不能跟命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