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伺候在侧的阿萝看着高岐急匆匆地背影忍不住对公孙洵问道:“公子将杜风之事告知高岐属下能够理解,可公子却又为何阻止他们利用科举谋取私利之事。若高奕和高岐利用秋季科举,一旦事发不是又能给他们致命一击吗?”
公孙洵似笑非笑地看了看阿萝,“不错嘛,进益很快呀。那本公子便给你解释一下我为何会阻止他们吧。依你看来,今日我阻止了科举之事,他们二人是否就定会听从我的建议?”
“应该会吧。毕竟他们对公子可是千分万分的信任。”
“诶?抓住重点了。”公孙洵轻轻挑眉,继续说道:“眼下我要的是高岐的绝对信任,不过高岐与高奕不同,他天性多疑,若今日我不阻止,将来事发,连我在内的所有知情者便都会成为他的怀疑对象。但我今日阻止了,将来事发,他便会知道我今日之言全是为了他好,如此一来,他自是不会怀疑到我,这样说,你可明白?”
阿萝点点头,“属下懂了。可还有一个问题,若他们不利用科举行事,公子也很难抓住他们的错漏啊。”
“谁说他们不会利用科举行事了?如今高奕和高岐的手中便就只剩刑部和吏部两张牌,若此时再有一张出了问题,你猜高奕和高岐会不会急中出错。”
“公子是想动范冉之?”阿萝首先想到的就是刑部尚书范冉之。
公孙洵笑笑,回答道:“倒也说不上动,只不过这位范大人的身份也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了。范冉之明面上是高奕的人,但我猜,他大抵早已为高岐所用。而吏部尚书郭坤却是一心想要支持高奕上位的。反倒是礼部侍郎蒲东升似乎与高岐有着某些不为人知的联系。所以,你大可想想,若是范冉之也受到威胁,朝不保夕,那么高岐会不会着急?他若急了,又会如何做?用郭坤的身家性命为自己培植势力,若事成高岐便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若事败,死的是郭坤,上位的却是蒲东升,这不管怎么看,高岐都是毫无损失的。所以,只要范冉之那边有任何风吹草动,高岐必动。现在,我们的阿萝女侠知道该做什么了吗?”
“属下明白了!”阿萝一边施礼后退,一边自心中暗自想着:好在这家伙是北齐一边的,倘若他是对手,只怕如今的局面就全然不同了。
高岐离开嵬府后,便马不停蹄地去查杜风之事。高岐行事素来有效,加上杜风本就不知自己身份,不曾藏着掖着,故而没多久,高岐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杜风腰间确实刺有三尾狸猫的图案。
这样的结果不由得令高岐心中慌乱,在高岐看来,高奕或许早就知道杜风的身份,而他之所以待杜风亲如手足也定是看中了杜风手中的力量。本以为高奕比高颂要好对付的多,可若加上先贡留下的神秘力量,一切便就成了变数,这样的局面是高岐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如今,高奕手中有先贡皇族杜风的帮衬,而高珌又有震北军在手,论起军方势力,高岐远不如二人,论起身份,高奕乃是嫡子,就连高珌,尽管父皇并不十分喜爱于他,可说到底,这家伙却还要长于自己。故而不管从哪个方面,眼下的高岐似乎都没有什么胜算。再想想自己手中的筹码,高岐这才猛然发现除了范冉之掌管刑部,其余的竟无一人可用。
这是高岐第一次感到慌乱,他忽然有一种一切都不在自己控制中的感觉,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高岐焦头烂额之时,坊间竟又传出范冉之身世成谜的流言,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范冉之身世之事刚一传出,高岐便急匆匆地来到奕王府。
“三哥,科举之事,你我还需好好筹谋才是。”高岐一入内殿便急切地对高奕说道。
“可褚公子不是不让我们擅动吗?”高奕有些迟疑,毕竟在他看来公孙洵算无遗策,从未有所疏漏。
可高岐又怎会容许高奕乖乖听公孙洵的话。“三哥,范冉之的事你可听说了?”
“听说了,我也正为此事发愁呢。”高奕一听到高岐提到范冉之之事,便不由得蹙起眉头。
“如今我们手中所剩,不过只有刑部和吏部而已。范冉之之事本是隐秘,可为何却能被人扒了出来。这事到底是何人的手笔难道还不清楚吗?四哥手握震北军,如今又有户部、工部、礼部相助,可三哥,你还有什么?倘若范冉之再出事,咱们所剩的便就只有吏部可用。若到了那时,即便咱们没有行动,高珌就会放过吏部了?与其如此,还不如物尽其用,咱们先利用此次秋闱将我们的人尽数安排进来,如此,即便日后有何变化,我们也好应对。”
“可是褚公子说……”
高奕话到一半,便被高岐打断,“别再褚洵说褚洵说了。他确是为三哥考虑,可这件事上,褚洵却过于畏首畏尾了。更何况,即便郭坤出事,蒲东升也是咱们的人,只要这件事不让蒲东升参与,即便日后东窗事发,吏部也还是三哥的。”
“可郭坤可是跟了我多年啊。”一想到此事很可能会让郭坤丢了身家性命,高奕便有些于心不忍。
而高岐却满不在意地说道:“郭坤所犯下的事别人不知,难道咱们还不知吗?纵使今年秋闱他规规矩矩的什么也不做,高珌就能放过他?高珌身后之人连范冉之的身份都查得到,若他们当真要对郭坤做什么,又岂是我们拦得住的。这些年,郭坤一心忠于三哥确实不假,可他借着三哥的名义做下的那些勾当,桩桩件件,哪一个不足以要了他的性命。三哥庇佑他多年,如今也到了他报答的时候了。”
高奕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叹息一声,默认了高岐之言。
“既然三哥不反对,那么秋闱之事便就这样定了。还有一事,臣弟还要请三哥帮忙。”
“何事?”
“臣弟想要求娶兵部尚书的外孙女,上官明月。明日朝上,臣弟便会向父皇请旨赐婚,到时还需三哥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