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太太的轿子即将走出院门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少女的呼叫声:“老太太!”
众人回头,就看见一个身穿浅蓝小袄,湖蓝色罗裙的少女,冲开众人,朝老太太的小轿扑过去。一直冲到轿窗前,才停了下来,看着深蓝色的轿帘,泪水簌簌而下。
“老太太,你不会忘了桐儿的,对吧?”
“是十二妹妹。”方梓心看了看方谨心,然后皱了眉去看二姨娘,“沈姨娘自己走的时候没带走十二妹妹,难道是托付给了老太太了?”
“不会吧,十二姑娘从生下来就没有在老太太面前露过几次脸,沈姨娘怎么会把女儿托付给老太太呢?”二姨娘摇了摇头,“若是六姨娘把十三姑娘托付给老太太,我还能信几分。”
说话间,就见轿帘被揭了开来,露出老太太枯瘦的手。方桐心眼睛一亮,忙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老太太半边脸出现在了轿窗内,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放心,祖母记得你,你爹也不会忘了你的。”
方桐心破涕为笑,抽回了手,朝着老太太深深一福:“桐儿谢老太太,老爷惦记。”
老太太点点头,放下轿帘,轿子出了院门,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方谨心看着这慈孝的祖孙俩,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自己在路上和老太太同行了七八天,不论是空手上路还是半路发烧,都没有换来老太太的一丝眼光。可是方桐心这么娇俏的一句话,就能让老太太停轿安慰了。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也不知道。
好在自己不是原身,不会,也犯不着跟她们去比。方谨心没有看到的是,看着这一幕的罗姨娘阴沉的目光,和方柏心不忿的神情。
“怎么会是沐恩侯府来接老太太啊?”七姨娘困惑道。
方谨心一头雾水,她即不知道沐恩侯府是谁,也不知道沐恩侯府跟方家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沐恩侯府是个什么品性。所以看着二姨娘和方梓心,困惑地问道:“那七姨娘以为,会是谁家来接老太太啊?”
七姨娘被问得尴尬一笑,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以为会是乔家,要不老太太那么着急把人嫁过去,难道不是希望五姑娘能说通乔家买下她吗?”
方谨心很想问问沐恩侯府又是哪家,可是想到这个时候能来接老太太,想必关系是不错的,自己一问,岂不是露陷了?不过……等等,二姨娘刚才说什么了?柳家什么时候这么情深意重了,这样听来,沐恩侯府姓柳,跟方家的关系……
想到这里,方谨心故意叹气道:“能在这个时候来接老太太,也算是雪中送炭了。不管是谁家,总归都得是方家承情。”
二姨娘却是若有所思地摇摇头,好似自言自语一般地说道:“平日里也不曾多么热络,这种时候反而出面,也不是柳家人的做派啊,还真是奇怪。”
见方谨心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方梓心好心说道:“十一妹妹可是忘了沐恩侯府是哪家了?也是,你离开京城也有三四年了,在家又是足不出户的,忘了也正常。沐恩侯府姓柳,祖籍也是丰山郡江夏县的。他家的女儿如今是皇上的淑妃娘娘,四皇子的生母,所以也算是江夏县赫赫有名的人物了。原来在家乡的时候,两家确实有些来往,只是柳家到了京城后,就不来往了。哪怕老爷中了进士,授了官,也只是平常相处,说是要避嫌。”
平时要避嫌,方家被抄了反而不用避嫌了?方谨心一下子来了兴趣。一直以来,方谨心都对方家的事情不感兴趣。一来是因为方家人实在太多了,就这么短短几天的相处,她实在是记不住;二来也是因为,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记住了也没有什么用。
看是现在看来,方侍郎的贪污案,似乎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八姨娘沈氏被买走不奇怪,奇怪的是,连最心爱的女儿都丢下走了;平时要避嫌的沐恩侯府,突然出面接走了老太太,要知道老太太现在是罪臣之母,身份可不怎么样呢;还有就是,方楠心的婚事、原身的被害,都很奇怪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可是太有意思了。方家抄个家,抄出一堆怪事来,也是神奇。
只是一转念,方谨心就自嘲地笑了。果然不能跟警察待久了,思路就被带偏了。有个什么事情就想着是不是案子。可就算是案子又能怎么样?你现在不是警方合作人,而是闺阁大小姐,啊呸,不对,是罪臣女眷。还想着破案,是想竞聘大理寺卿还是刑部推官啊?
众人见轿子消失了,都各怀心思地叹了口气,打算回到房间。这里方梓心又悄声问二姨娘:“二姐姐她们什么时候来接我们?”说着,眼光朝方谨心那边瞟了一下,“能不能带上十一妹妹啊?”
二姨娘拍了拍她的手背,许久才说道:“别说十一姑娘了,就连十八姑娘,只怕也不能带走。可是留她一个人在这里,我又不放心,万一有点什么事儿,也没法跟六姑娘交代啊。你让我好好想想,我该怎么跟十八姑娘说。”
“要不,让十一妹妹关照一下十八妹妹?等六姐姐来了,把她们一起带走?”方梓心迟疑地说道。
“七姑娘,这怕是不行的。”七姨娘插话道,然后看了一下四周,才低低解释道,“听说这次亏空太大了,所以拍卖的底价特别高。女眷五百两起步,丫鬟三百两起步,男仆二百两,连仆妇也要一百两。六姑娘婆家也就只是个乡间地主,能买下十八姑娘已是不易,哪里还有余力来买十一姑娘啊。况且十一姑娘已经及笄,只怕不止五百两呢。”
“难道说,十一妹妹会被卖进青楼?”方梓心脸色有些发白,快速偷瞄了方谨心一眼,收回目光,看着二姨娘恳求道,“姨娘,那能不能求求二姐姐和四姐姐,大家都出一份力,怎么也不能让十一妹妹进火坑啊。”
二姨娘没有回答,许久才说道:“先进去找好今晚睡觉的地方吧,不管怎么说,还得在这里呆一晚呢。”
就在众人陆续做鸟兽散的时候,院门再一次被打开,又一乘小轿出现了。轿边一个穿墨绿坎肩的丫鬟,一见院门开了,马上越过小轿,直奔这边而来。
方谨心认出了她,是方太太身边的丫鬟杏儿,进城的时候她们分开了,原来以为她是回去了,现在知道了,她应该是去苏家报信,然后来接方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