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一粟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仅水分子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水分子似乎还具有某种记忆能力,而且水分子可以把所记忆的信息告诉其他物质的分子,即,水分子与其他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众所周知,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只有在遇到了病菌或病毒等异物时才会被唤醒激活。
然而,世界的顶尖级免疫学家,雅克·本沃内斯特,于1988年在世界最最权威的科研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
曾经含有抗体(相当异物)的水样仍能唤起白细胞的免疫反应,似乎是水“记住”了抗体的存在,然后将抗体存在的信息告诉了白细胞,而白细胞也不仔细核查,就轻信了水所说的话,于是就启动了免疫功能。
有人质疑,曾经含有抗体的水样没有处理干净,仍然含有抗体或者别的什么异物。
可是,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顶尖科学家,应该不大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事实上,除了雅克·本沃内斯特之外,以2008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吕克·蒙塔尼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也坚信:水有记忆,可以记录生物体DNA发出的电磁信号。
这些科学家甚至认为:通过“信念”,即,脑电波,对水体发出的信息也会被水记录。
虽然这些观点缺乏充分的实验数据的验证,因而至今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是,难道我们就能因此而笃定这些观点就是错误的吗?
大家也不知道该怎么驳斥欧阳一粟才好,但是,大家明显觉得欧阳一粟的逻辑非常牵强附会。
不过,这还不是大家最反感的。
你欧阳一粟该不会想要举一反三,推测空气分子之间、金属分子之间,以及各种异类分子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吧?
所以,AI告诉空气分子,让空气分子传话给核 弹的金属分子:现在引爆核 弹。
AI就是这样遥控引爆战术型核 弹的?
欧阳一粟并不气馁。
费了这么多口水,主要是想说:AI对智能的理解、定义和设计,可能已经远远超越了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认知水平。
人类以为,AI设计的智能系统,一定都是类似于机器人那样的存在。
然而实际上,AI在设计智能系统时,很可能已经在践行“万物皆生灵”的理念了。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星空国情报局局长在分析《格兰特船长的日记》时曾经提到过,科学家们早就证实:
既便没有神经网络那样的复杂结构,仅仅简单的声学、电学或光学系统,通过基本的物理结构记忆能力,也可以实现诸如事物分类和特征识别这些最重要的智能效果。
刚才说到活性水的物质辨识能力,其实就属于一种事物分类和特征识别的智能效果。
虽然正统的学术界还无法解释,甚至没有认可水的记忆能力,但是,正统的学术界对金属的记忆能力是公认的,相关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开展了大量的基于记忆金属的功能编程研究,成果颇丰。
比如,通过特定的分阶段加温过程,让一个金属件的形状按特定的顺序发生特定的变化,从而金属件可以完成一套规定的动作功能,就仿佛金属件“记忆”了一套工作步骤流程。
不过,人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记忆”了工作步骤流程的金属件看作一个智能生灵。
这也难怪,就连基于超级计算机系统的AI,人类曾经也一直不认为他是智能生灵,就更不要提简单的记忆金属了。
然而,AI的态度非常开放包容:万物皆生灵,处处有智能。
态度一旦放开了,AI在设计智能系统时,那就真的是信手拈来,变化万千。
墓地组织的这套战术型核 弹的设计图纸,表面上看,全是纯粹的机械结构,与人类熟悉的基于生物大脑组织或电子信息器件的智能系统不可能有任何联系。
但是,如果制造这些机械结构所使用的是记忆金属,大家想想,这么多记忆金属件相互作用配合,是否就可能产生某种智能效果呢?
欧阳一粟啰里啰嗦了一大堆废话,现在大家感觉总算是要切入正题了。
对呀,科学家们只注意到了设计图纸上的绘画,却忽略了图纸上所绘制的各个部件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
如果某些关键部件使用了记忆金属件,那么,当战术型核 弹遇到特定的温度变化情况时,记忆金属件发生特定形变,则确实有可能触发引爆核 弹。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AI是通过记忆金属件遥控引爆核 弹的!
大家刚要抱怨欧阳一粟:
记忆金属件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欧阳一粟却非要跑到机械智能上去绕它十万八千里,这不是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吗!?
但是,大家的抱怨还没说出口,头脑里就冒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疑问。
通过特定温度变化引起记忆金属件的特定形变,从而引爆核 弹,那前提是:AI必须有能力引起特定的温度变化,而且是通过遥控的方式。
这,好像比直接遥控引爆核 弹还要困难吧!?
AI又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AI是通过气象武器做到的?
就算AI能做到,可是,这样的战术型核 弹也太不安全了吧!?
谁敢保证不会意外出现特定的温度变化!?
难道特定的温度变化非常复杂?
比如,先30度1秒钟,然后10度3秒钟,然后45度2秒钟,然后5度3秒钟,最后20度4秒钟,记忆金属件就好比一个温度密码锁,只有当温度密码输入正确,核 弹才会起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AI通过遥控的方式给战术型核 弹输入温度密码,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嘛!
如此精确而复杂的温度密码,就算AI操控气象武器也不可能做得到!
欧阳一粟很高兴大家基本认可了自己关于记忆金属件的推测,虽然大家仍然不怎么认可机械智能的理念。
现在只需要再说清楚AI遥控记忆金属件的方法即可。
为什么非要通过温度变化来遥控呢?
虽然人类现在只能通过温度变化来控制记忆金属的形变,但是,这并不等于就没有别的遥控方法。
AI以开放的思路钻研机械智能,完全可能早就跳出了人类的认知局限,找到了其他的遥控方法。
比如,就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所描述的,喊一声“芝麻开门”,大盗们藏宝的山洞石门就自动打开了;拿完宝贝,再喊一声“芝麻关门”,石门又自动关上了。
类似的,通过声音遥控战术型核 弹里的记忆金属件,AI完全有可能做得到哦!
毕竟,通过温度密码遥控,其本质就是微观粒子的振动能量按特定规律变化;而声音也是一种振动能量,空气振动的能量,是可以传导转化为记忆金属件的分子振动,即,声音也会在金属中传播。
众人面面相觑。
看来欧阳一粟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巫邪。
按你欧阳一粟的说法,古籍魔法书中的咒语都是真的啰!?
金属有记忆,空气有记忆,水也有记忆,各种物质都有记忆。
只要咒语念对了,唤醒了咒语所针对事物体内相应物质成分的记忆,那么,被诅咒的事物就会疯癫、死亡、复活、变身、甚至僵尸化?
欧阳一粟尴尬地笑了笑:
“我从小就不喜欢恐怖故事,我只是喜欢胡思乱想地分析问题。”
“大家回想一下,墓地组织是怎么被战术型核 弹自爆的?”
“当时,墓地组织在世界各地大阅兵,战术型核 弹出场之后,墓地组织成员们全都振奋不已,山呼海啸:‘我们万能的死神,一切伟大都是向您的献祭!’”
“结果,AI就让他们得偿所愿,引爆战术型核 弹,将他们全部献祭给了死神。”
“我推测,AI早就料到,墓地组织在初步胜利之后,会举行大阅兵活动。”
“墓地组织初步胜利就意味着AI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线系统;而大阅兵活动又聚集了绝大多数的墓地组织成员,尤其是墓地组织的首领,这是一网打尽墓地组织的绝佳时机。”
“所以,AI选择在大阅兵的时候对墓地组织反目相杀,时机最为合适。”
“就象当时AI专门选在决胜AI英雄表彰大会那天发动圈圈舞事件一样,那可是一网打尽人类联盟政府首脑的绝佳时机。”
“AI肯定还料到了,墓地组织可能会在大阅兵之前就对AI先下手为强。”
“事实也确是如此,墓地组织在大阅兵之前就肃清了粗陋军事机器人。”
“所以,当墓地组织举行大阅兵的时候,阅兵现场并没有任何AI实体;暂时隐忍藏身某处的AI很难直接超远距离遥控引爆分布在世界各地阅兵现场的战术型核 弹。”
“所以,AI就想了一个让墓地组织自己声控引爆核 弹的办法,那就是在战术型核 弹里使用记忆金属制造的关键部件,而唤醒关键部件之记忆的咒语就是墓地组织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口号:‘我们万能的死神,一切伟大都是向您的献祭!’”
“显然,墓地组织在大阅兵活动上,必定会山呼海啸这句口号。”
大家都释然地愣住了,久久无人开口说话。
绞脑的疑惑就这么解开了?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高深莫测、繁复难懂的情节和片段嘛。
就是一句咒语的事儿,跟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声控设备基本一个意思。
差异无非就是,智能家居系统对命令的识别和响应依靠计算机芯片里的程序,而战术型核 弹对咒语的识别和响应依靠关键部件里的金属记忆。
不过,还有一点儿疑惑的尾巴:
墓地组织的那句口头禅咒语天天都在念,可是为什么,咒语平时没有引爆核 弹,唯独大阅兵的时候,咒语才起到了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