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灵帝统治的年代,宦官把朝廷搞得就像个没打扫的猪圈,而普通百姓呢,生活得就像在炼狱里打转。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一个名叫张角的大侠,他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人称“大贤良师”。
他对政府大大地不满,就开始鼓动群众:“同志们,是时候站起来了,跟着我张角,咱们起义去!”
张角之所以能成为张角,全靠一本书——《太平清领书》,这是他的启蒙老师于吉送的。
于吉估计也没想到,他随手一送,竟然送出个改朝换代的大佬。
张角读了这本书,就像吃了聪明豆,脑瓜子一热,就自创了“太平道”。
有一天,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哥几个,咱们得当一回网红,把这门道儿卖火了,没准儿还能圈一大波粉丝。”
三兄弟兴高采烈地跑到冀州,那地方的人民正水深火热呢。
张角就展示他的医术,给灾民看病,还发放特制的符水。
嘿,你还真别说,这符水效果杠杠的,灾民们喝了后,病就好得跟没事儿似的。
张角一看,机会来了,就开始大力推广太平道,又是发传单,又是演讲,还放话:“跟着我张角,包你百病不侵,要是不信,你的病就好不了。”
那时候的老百姓单纯,听了他的话,跟吃了定心丸似的,帮他四处宣传。
这群众基础一打牢,张角和太平道就火了,粉丝数以万计。
张角心想:“当网红虽好,但不能当一辈子网红,趁着现在粉丝多,不如搞点大动作。”
他就和弟弟们商量,准备来一场人生的大逆袭。
张角看准了时机,朝廷内忧外患,他跟弟弟们说:“咱们现在火得一塌糊涂,而朝廷那帮家伙却跟过街老鼠似的,咱们得趁热打铁,一举推翻他们。”
于是,张角揭竿而起,搞了个黄巾起义,差点就把东汉给整破产了。
弟弟们对大哥的景仰之情本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们认为只要有大哥的带领,便无往不利,无所不能。
因此,他们全体一致举手赞成,并纷纷表示自己也渴望获得一份荣耀。
于是,在汉灵帝中平初年(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站在高岗之上,一声令下,便有数十万之众响应他的号召,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并高喊着激励人心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口号意味着现行的政府已然无望,而唯有张角才能担此大任,呼应人民的期盼,他准备在当年便起兵反抗。
确实,多年来朝廷对百姓的压迫已经让民不聊生,每个人都对那些当权者心怀不满。
现在,他们的偶像张角挺身而出,愿意领导大家反抗,谁还会犹豫不决?
张角在得到广泛响应后,自称“天公将军”,任命弟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他们带领着一群民众,头戴黄巾,揭开了起义的序幕。
起义之初,义军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许多官员闻风丧胆,丢弃了家产,四散逃亡。
汉灵帝初闻此事,也大惊失色,急忙命令官员和将领坚守阵地,整修武器,并在洛阳附近增派了大量军力。
为了尽可能地赢回民心,在派军镇压黄巾军的同时,灵帝宣布结束“党锢之祸”,并赦免了许多被囚禁的党人。
其实,太平道在民间宣传已久,有数十万的支持者,无论是哪个官员,都会给予一定重视的。
而且,大汉的军队实力雄厚,面对这群刚刚集结、未经正规训练的平民军队,胜利似乎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几个月后,势头强劲的黄巾军便显露出败象。
朝廷方面的一位智将皇甫嵩采取了火攻策略,使黄巾军连连败退。
而那位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多年的“大贤良师”张角,也在起义发生的同年突然病逝,黄巾军因此分崩离析。
尽管黄巾军的余部在各地仍持续抵抗,但几年之后,这场起义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
而东汉王朝经此一击,也距离它的末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