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果实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115字 发布时间:2023-12-30

  “还是,还是先想着过年吧?”赵昭婷这样回应着。


  “是啊,奔忙了这么久,也该好好地过一次年了……”徐海韬感慨道。


  停了一下之后,赵昭婷这样说道:“本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老百姓过个好年,过上自由、幸福的好日子。不过,这一路上,我依然,依然隐隐地觉得,有点不踏实……”


  “不踏实?你,你,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徐海韬不解的问道。


  凝神片刻之后,赵昭婷这样说道:“嗯,大致上是这样的。按说清帝已经逊位,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了。剩下的事情,也就是南北统一,也就没清廷什么事情了。不过,从那诏书来看,倒是裕隆太后授权袁世凯,组织民国政权。这样一来,袁世凯会不会在其中弄点心思,为自己谋利呢?”


  皱了皱眉头之后,徐海韬这样说道:“昭婷啊,你的心思很缜密,值得肯定。那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有道理的。不过,到了今天,也还是民国南北一统的第二天,以后的事情,也难以说得清楚。不过,既然帝制已经落幕,接下来的事情,多半也只是共和大旗之下的一些小纷争了吧?这世上,有那么多聪明的大脑,就算这共和还只是个新事情,大家也能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求得问题的解决吧?”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海韬说得不错吧?既然是新事物,磨合起来,总不免有磕磕绊绊之时。出现了问题,就想着去解决,这才是该有的思路吧?我,我只是没来由地觉得有点不踏实,是不是多虑了呢?是啊,这种家国大事,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说清楚的。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先把这种想法搁置一下,先过完年再说。


  “嗯,这种大事情,就先说到这儿了……”赵昭婷这样说道。


  “好吧,此时此刻,说点和过年相关的事情,倒是正道……”徐海韬说着,微微一笑。


  一路舟车劳顿,除夕上午,赵昭婷和徐海韬赶回了金陵城。


  转眼又是数十天过去,一个暮春的午后,赵昭婷、徐海韬、小玲子、牟煜明一行四人,到金陵城的郊野之外,随意走走,散散心。


  出门之后,一行四人话语不多,似乎都在想着些心事。


  一时半会儿之间,赵昭婷也不想多开口。一边走着,她一边暗自寻思着:过年之前,我就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到了这暮春时节,似乎是不幸而“言”中了。


  孙文信守当初的承诺,让议会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袁世凯,何德何能,对兴复大业有何功劳,竟然能够登上这样的高位?这,这分明就像是,桃子快成熟了,他就提着一个桶过来,淋了几桶水,就说这桃子是他种的,就应该由他来摘。


  种树艰难,摘果子谁不会呢?


  从孙文的角度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权势富贵,因此,对于袁世凯,他就很大度,将大总统的高位,拱手相让。孙文此举,显示了自己的大度,只是,袁世凯真的就能受之无愧吗?这袁世凯,先是找借口,不愿到金陵就职。无奈之下,议会也只能同意,让他在旧京城上位。这样一来,连议会也要迁就他,搬到那儿去了。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京城是袁世凯的老巢,那儿有他所编练的数万新军,在那儿,他可以说一不二。对于南方的盟会成员来说,似乎也是别无选择的了?是啊,如果诉诸武力,看上去轰轰烈烈,只是,这热闹的背后,只能是生灵涂炭。对于一个满目疮痍的东方古国来说,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或者,换一个角度说,真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在实力不占优,甚至是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盟会成员如此的妥协、退让,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是啊,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是很难得到的。


  至此,我们所希望的,倒是,袁世凯能够不负国民之公意,多做些有利于共和的事情。


  和这共和有关的事情,都还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至于以后将如何演变,目前谁也说不清楚,在此就先放下吧?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想了很多,很多。要说这金陵城,我们首先就想起“六朝古都”的说法。这其中,我想得更多的,是和南朝宋相关的一些事情。将近一千四百年前,当刘裕坐拥半壁河山之后,他想起了继续北伐。然而,天不假年,登基不过三年,他就驾崩了。于是,对于他来说,北定中原,也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他之后,试图北伐的人,也一再以失败告终。直到五百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再次举起北伐的大旗。这一次,前线有徐达等人冲锋陷阵,后方有朱元璋总揽军机,于是,这一次,终于成功了!这在两千多年的王朝历史上,尚属首次!


  前面想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是对现实的某种反思。


  如果北方反对共和,不愿议和,那么,我们这一代人,不管愿不愿意,都要目睹一场新的北伐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帝逊位,袁世凯赞成共和,故国神州,也就免去了一场血雨腥风,使黎民百姓免受纷飞战火之苦,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战火硝烟,后人看历史,或许会有精彩刺激、扣人心弦之类的感觉,不过,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能够“铸剑为犁”,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至少,我并不热衷于血雨腥风。


  如今这样一个暮春午后,当硝烟已然散去,至少,我们一行四人,能够在金陵城的郊野之外,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闲庭信步一般地四处走动着。能够这样,我也算知足了。


  与刘裕同一个时代的陶渊明,想着找个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陶渊明有那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吧?而现在,一千几百年之后的现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


  “赵姑娘,我,我想起了一件事情……”突然,只听小玲子这样说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