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震山尴尬地笑了笑问:“您的意思是不欢迎我们到这里住一晚了?”
老人依旧深垂着头,又道:“这,这里危险。”
“噢?”柯震山转了个身四周看了看,不屑地瞥了撇嘴。
却未想到那个老人低着头,伸出双臂,将柯震山向村子外推。“快走,快走,天黑了闹鬼。”
柯震山一听,“呵呵”一笑,一边向后退步,一边低头向一直推着自己的老人问:“老人家,这个村里有什么秘密吗?何必用闹鬼的事儿来吓唬我们。我们又不偷你的,又不抢你的。”
那老人蹒跚着脚步,一直推着柯震山向外走,也不给解释,只是嘴里不停地念叨。“快走!快走!”
“好好好,你别推了,我自己走。”柯震山只好应着。
老人这才停下脚步,抬起头来看了看柯震山,然后转过身,叹了一声才道:“你们远远地走吧!千万不要进村,特别是晚上。无论听到什么,还是看到什么,都不要进村,这个村子是被女鬼诅咒的。”
“行,我们听您的。”柯震山无奈,既然人家不欢迎,那何必硬闯,又不冲着他们什么东西。
更何况在这个荒村里住着,还不如在村外马车上凑合一宿呢!
可是,刚转身又听到那老人在背后道:“你们若是没地方去,可到对岸回湾村借宿。”
柯震山回头看了看那个老人,老人背对着他向村后走去,脚步虽蹒跚却异常坚定。
柯震山来到京俊他们面前站定。“我与那老人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你们做什么打算?”
京俊回转身看向河对岸。
的确在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木桥,可是不知道能否经受得住这些马车的碾压。
过了木桥,对面还真的有一个小村子。
“若不然,我们就去对面村子看看?”京俊抬起头看着渐渐西沉的夕阳,与大家商量。
众人赶上马车来到木桥前。
赶车的小厮停下马车向里面禀报。“大公子,那木桥腐烂不堪,怕我们的马车过不去呀!”
京俊只好站起身来,出马车前去查看情况。
众人也都纷纷随着他下车来。
木桥本就简陋,再加上多年并未修补,早已变得破烂不堪。
如果有人经过还好说,怕载了人的马车经过真的就会有危险。
“将马车停在此处,留几个人开车,我们去对面村看看,再问问路。”京俊只好做下安排。
三辆大马车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敢直接赶进村。
于是将金文林,杜凌菲,小桃三人留下与小厮们看顾马车。
其他五人直奔桥对面的回湾村。
正小心翼翼过桥时,却见一位二十几岁小伙子,手中挎着一个小篮子,急匆匆地从对面走过来。
小伙子见对面一群人,怔了怔,忙收住脚步,眼中透露出惊恐之状。
走在前面的京俊一见,忙含上笑容来对那小伙子招呼道:“这位兄弟,可是回湾村人氏?”
“嗯!”小伙子两手护住篮子,目光中的警惕更甚。“你们要找谁?”
“我们只是路过而已,听对面村的大爷说我们可以到回湾村借宿,所以才问一问你是不是那个村子的人?”
“你,你们见过我舅爷?”小伙子反问。
“对!见过一位老人。”京俊回答。
却听到对面的小伙子低声自喃。“这么巧吗?”
京俊笑看着他,又问:“他很少出现对吗?”
“啊?”小伙子又往后退了退身,微垂着头,撩起眼皮将面前的众人又看了一眼。
京俊知道他的防备心很重,只因为这两个村子都是很封闭的,很少有外人来,这些人不太愿意与外来人打交道。
但还是和气地与他商量。“兄弟,可否带我们到你们村子里去?我们只是普通的旅人,走到这里天色已晚。只想在村里借宿一晚,我们会付银子的。”
说着话,从自己的腰包里取了一两小碎银先送到了那小伙子的面前。
小伙子低头看了看他手中的碎银子,又眨了眨眼睛,抬起头,再看看京俊。
京俊干脆将手里的银子放进他的小篮子里,含笑拜托。“兄弟,帮忙吧!你也见了我们有女眷,行个方便。”
小伙子这才又抬起眼睛看了看赵心露和京云,不由得脸色一红,又急忙低了头。
吞吞吐吐地道:“我此时没空,我要去给舅爷送饭。天晚了,我便不敢进村去了,舅爷会饿。”
京俊一怔,还是向旁边挪了一步,让开位置。“那你先去,我们在桥那边等你。”
“噢,好。”小伙子点头,低着脑袋快速地从众人面前走过去。
直到走到桥那头时,才道:“你们,等一会儿,我立即回来,我带你们进村。”
京俊点头。“好的,我们等你。”
小伙子也不应声,低着头,挎着篮子往前急跑。
眼见着他越过停在那里的马车,急向封口村而去。
京俊回转头看了看回湾村,竖起手指挠了挠额头,迈步走过木桥后停下来。
“哥哥,是要等着那个人吗?”京云站到他的身边问。
“等一等吧!有人引荐,我们也方便些。”京俊站在那里看了看面前这个平常的小村子。
虽然比对面封口村好些,至少有近百间房舍,可也是破旧不堪,想来此处居民大多过得穷困潦倒,勉强糊口而已。
此时正是晚饭时候,户户炊烟袅袅,多了些烟火气。
柯震山也是左右看了看道:“这两个村子的确是有些古怪,总给我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也不知道哪里不妥帖。”
他此言一出,其他人皆是点头附和。
“好像是一靠近这里身体的自然反应,不舒服,浑身有一种紧张感,也不知道是为什么。”金文峰也应。
“是的,是的。”京云环顾四周,大胆假设。“会不会这里的水土,或者是什么地方有问题?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京俊摇头,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等一会儿进了村,我们有机会就问一问。”
虽这么说着,还是往前行了几步,来到了村旁的麦田前。
蹲下身来,仔细看了看麦田。如今是四月份,麦子应该长到两掌高,可是此处的麦子显然生长得并不好。
抓起土来捏了捏,土质板结,按说不应该呀,面前就是河水,可这地却干得厉害。
心里还狐疑着。‘难道是这些人懒得浇水。’
不过大概也明白了,此处虽然有山有水,可土地相对贫瘠。作为农民,若没有一片好田,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特别是这里,深处大山之中,远离人群,再加上穷乡僻壤,此处的人过得贫瘠也是正常。
只是不知这些人为什么过得如此困难还是不愿意去别处讨生活。
不过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此处的人对此处有特别的留恋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