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魏远灿主动提出帮忙,漓豆倒显出几分郁闷:“现今刺客两面夹攻,来头忒大,我们颇为被动,如果确认相府有参与,我们想办法劝退。不知大人可听到什么风声?”
魏远灿颇为苦恼:“我虽为丞相长史,却只负责相爷对公政务,何氏隐秘之事都是避着我走。”
“理解。”漓豆说。
“但是,我也风闻他们在找人手,要做挟持人质之事,没想到是令师兄,否则早来报讯了。”
漓豆含笑不语。
这魏远灿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向楚亭君表达投诚之意一年了,却又没有什么作为。
不过,理解吧,毕竟有妻儿老小,选择明哲保身无可厚非。
只听魏远灿又说:“现今听你所说,有八分是了。相府一直有蹊跷之处,有两处暗门供身份不明的人出入,而何氏族人分布各处,网络庞大,似乎有私人军队......”
漓豆警觉起来:“私人军队?”
“是的,何氏家族一直自认来历不凡,据说最近在族传宝物身上找到了证据。”
“什么宝物?什么证据?”漓豆接连发问。
魏远灿说:“族传宝物是一尊宝罍,曾经遗失多年,前年由楚小将军送交。听说证据就藏在宝罍身上,具体不知。楚小将军曾经推断,何罍谜底解开之日,就是何氏全面行动之时。”
现今谜底揭开,证据出现,就开始行动了。
毋庸置疑,师兄遇袭事件就是何氏的手笔!
漓豆不由冷笑:“挟湖北王子以令湖北、安庆,何之洲打得一手好算盘!”
魏远灿登时领悟:相爷为了拿捏湖北王和楚亭君,派人劫持韩牛栋。又为了不暴露身份,何氏不出面,而是雇请黑风教动手。
局势暗流涌动,自己该有所作为了。
只听豆小姐又问:“大人可曾风闻,三少夫人在相府地位如何?”
魏远灿赧然:“这个......不太清楚......”
漓豆笑着说:“后院深闺之事,难为大人了,玩笑玩笑,这个疑问过了!”
魏远灿却说:“我可以叫夫人委婉打听。”
漓豆摆手:“罢了,太刻意会遭反噬,不要为难令夫人。”
又说:“今次找大人您来,不过为再次确认黑风教刺客出处,顺便问问何氏近况。多谢大人不吝赐教!我们就此别过!”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魏远灿再次赧然。
楚小将军信任如此,豆小姐体谅如此,自己却一问三不知。
何府三少夫人隐瞒兄长有子一事,长达六年未有泄露,何等隐秘,豆小姐居然溯源得知,且报知湖北王。
从她的口气,这件秘事只有几人得知,连帝师及湖北王都是从她那里知晓。
再联想到乌木老家的奇迹:韩氏师徒前来看风水,指出老屋储财有限;二代以后只生女孩,以致人丁不旺;二房最贵气,且很快做到丞相之下;而小房早夭......又说改风水之后会大储财,期月后添三丁,且陆续有男丁出世......
全部言中!自己很快升为丞相长史;大哥添两个男孙;三弟的遗腹子生了一个儿子;自己的夫人十二年没有生养,去年也生了大胖小子,现今又有孕在身......
看来,天运选择站在湖北和安庆一边。
车入府门,魏远灿倏地睁开眼,立刻下车到后院找夫人。
这边,魏远灿离开后,赵曙进来说:“这魏远灿前年就答应投诚小将军,却一直按兵不动,不可不防。”
漓豆点头:“此人首鼠两端,但爱惜家人家族,念及此会偏向我们。我们在他老家看风水,为一惊吓;今次见我预言陆晴茵隐瞒六年之秘事,再被惊吓,估计以后会有所作为。”
又问:“你们平时可有模仿小将军笔迹?何之洲几次三番对我师兄不利,必须狠狠敲打一次!”
赵曙觉得不妥,未经小将军同意,就模仿他的笔迹,假冒他的名义对付何之洲,会不会后患无穷?
但是,小将军从来围着豆小姐转,决没有不肯的道理,自己在中间抬杠,估计自讨苦吃。
漓豆见他犹豫,就笑着解释说:“湖北王的儿子必须尽早送出京城,越快越好。而刺客来势汹汹,两面夹击,倘若能去掉一半,我们也多一点主动。”
赵曙爽快同意:“小将军若在京城,亦会找何之洲算账。我们发讯息到镇西军,来回至少要三天,确实来不及。这样,我们一边投书何之洲,一边向小将军汇报。”
“嗯。相信小将军会赞同我们的做法。”
赵曙说:“暗影中有几个专门模仿笔迹的,虽然没有仿过小将军的,但临时练习几遍,应能以假乱真。”
“那就麻烦赵副领您了!”
于是青芽展纸磨墨,漓豆提笔写下:
“镇东小将军、镇西军督军楚亭君再拜。丞相足下,近闻韩氏南门屡遇波折,其六公子韩聚华父子是我的故交,也是豆小姐的义父义兄,豆小姐为此食不甘味寝不安。豆小姐的不快乐就是我的不快乐。已经有人探知刺客来自黑风教,恐怕背后还有深水,无奈我身在远地,鞭长莫及,烦请大人严查此事以解我焦虑。”
写到这里,停笔回读一次,才收尾:“纸浅非能悉意,我很快将归京省亲,到时候再与大人细斟慢论。谨再拜。”
然后递给赵曙。
赵曙默读一遍下来,正是小将军惯常语气,对豆小姐又增加几分钦佩,暗自庆幸刚才没有作梗。
却说漓豆以楚亭君之名写信敲打丞相何之洲,飞渡夫人则直接用韩氏南门的名义写下檄文《韩氏南门讨黑风教檄》:
“本镖局建镖以来,遵守法度,克己仁和,与天下百姓、江湖义士和平共处。没想到有黑风教教徒,潜伏于京城翠竹街之竹林中,伺我韩氏子弟出门之机,行刺杀之事。其为首者名叫‘炭哥’,率黑树、黑叶、黑根等十余人,欲谋我韩氏子弟性命,灭我韩氏满门,毁我南门镖局。韩氏南门与黑风教素无恩怨,今无辜受害,是可忍孰不可忍,特告天下,韩氏南门从此与黑风教势不两立,见一个灭一个,见两个杀一双!不是我负黑风,乃黑风欺人太甚!”
派人将这檄文抄几十份,贴到各地交通要道。
韩氏南门在江湖上素有声望,檄文一经贴上,有那交好的帮派就在落款处签名:
“四勿教附议!”
“樵山派附议!”
“金田道附议!”
......
江湖一时舆情纷纷。
黑风教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