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国家虽然日渐衰落,但还有一大波有理想、有道德的知识分子在坚守信仰。
他们以当时的道德楷模为榜样,比如李膺,人们都称他为“天下楷模李元礼”。
李膺,字元礼,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不缺钱花,更不缺书读。
他性格正直,即使后来当了官,也依然保持着这种品质。
由于他过于正直廉洁,以至于他所到之处,许多官员都像遇到范滂一样,急忙逃窜,嘴里还念叨着:“当贪官也不容易啊,上头要查,下边要举报,再碰上李膺这样的,不跑就等着掉脑袋吧!”
当然,要想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仅仅查处几个贪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都知道,东汉中后期,国家被外戚和宦官搞得乌烟瘴气,李膺对这些人也深恶痛绝,恨不得亲自收拾几个,给天下人出口气。
李膺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汉桓帝时期,宦官张让无法无天,他的弟弟张朔也飞扬跋扈。
张朔依仗哥哥的权势,谋了个官职。
本来他在民间时就坏事做尽,现在成了官,更是变本加厉。
他觉得当官久了无聊,就说:“整天行贿受贿的多没意思,我觉得还是闲着没事的时候,杀几个人找找乐子比较好。”
从那以后,张朔经常找来孕妇,将她们杀害以取乐。
李膺得知此事后,决定将张朔捉拿归案。
张朔消息灵通,得知李膺要抓自己,吓得慌慌张张地说:“这下完了,李膺这煞神可是不好惹的,不少官员都栽在他的手里,我们现在势单力薄,还是找大哥帮忙比较稳妥。”
说完,他就慌忙去找张让了。
张让见状,安慰他说:“别怕!不过是个李膺,现在皇帝都要听我的话,他李膺算什么!”
张朔听大哥这么说,才稍微安心,但还是为了保险起见,躲在了张让家中的一个活动柱子里。
李膺很快赶到,二话不说就让人踹开了张家的大门,说要捉拿朝廷要犯。
张让在一旁气得直跳脚,大骂:“皇帝见了我都要敬我三分,你不过是个给皇上打工的,也敢在我家里撒野!”
李膺不搭理,只是让手下四处搜查。
没过多久,藏在柱子后的张朔被人抓出,被带回了官府。
张让见事情闹大,急忙找人来说情。
李膺却大手一挥,示意那些人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然后,他开始审问张朔。
在铁证如山后,李膺二话不说,就下令将张朔处决。
张让怒火中烧,急忙进宫,见到桓帝后,便开始涕泪横流地哭诉:“李膺这家伙太残忍了,我弟弟好好地一个人,他竟说杀就杀。”
“皇上,他明知我是您面前得宠的人,却还这样对待我弟弟,这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里。”
桓帝听后也动了怒,于是传召李膺进宫,责问他:“你处决张朔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先上报,征求我的意见再行动?”
李膺面不改色,从容回答:“张朔不仅贪污受贿,还以杀人取乐,这样的恶棍,皇上难道认为不该杀吗?”
“我本以为皇上召见我,是要问我为何到现在才追究他的罪,没想到竟是因为我及时将他正法,才找我谈话。”
“如果皇上觉得我做得不对,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反正我现在已经除了这个祸国殃民的恶贼,即使死也无愧。”
汉桓帝本就理亏,见他义正辞严,顿时无言以对,好半晌才挤出一句:“李大人说得有理,张朔的确该杀。”
张让见汉桓帝被李膺辩得无言以对,只得低头丧气地退出,再也不敢多言。
这件事后,宦官们都领教了李膺的果断。
从那时起,他们一见李膺,就不敢挺胸抬头,说话也变得轻声细语,连休息日也不敢出宫游玩。
汉桓帝感到奇怪,便询问原因,宦官们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回答:“洛阳的李大人太严厉了,我们只是在宫里帮忙的,实在是惹不起他。”
李膺的整治行动,不仅让朝中官员精神一振,就连太学生们也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