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玉米的想法儿
书名:女人如花不是花 作者:王子文 本章字数:5175字 发布时间:2024-05-10

冬天的寒冷对于庄户人家的孩子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麦子抱着牛牛出了院门,转过院墙,十来个小子正热火朝天地玩着砸钢碗儿。

所谓的砸钢碗儿,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板车轮子上替换下来的遮挡钢珠的类似轴承被称作车挡又叫钢碗儿的铁圆圈儿。有的孩子为了增大这个被叫做钢碗儿的铁玩意儿的分量,就在这个铁玩意儿的内圈儿里砸进去一个螺丝帽儿。玩这样的铁玩意儿就如这些孩子简单追求乐趣一样简单,先是找一处墙根儿,离墙根儿一段距离挖一个小碗一样大小的小窝窑儿,然后孩子们依次靠着墙根儿往这个小窝窑儿里投自己手里的钢碗儿。投完之后,按照钢碗儿离窝窑儿的远近来判断谁先开始用自己的钢碗儿去打砸别人的钢碗儿。被打砸的钢碗儿会被揍得滴溜溜地跑,待跑得停下了,钢碗儿的主人就地把钢碗儿再往那个小窝窑儿里投,如果钢碗儿被投进窝窑儿里了,小主人就会跟着前面的孩子去打砸别人的钢碗儿,直到把最后一个钢碗儿投进小窝窑儿里,这一局也就结束了。

麦子抱着牛牛,唯恐哪个孩子手里的钢碗儿把别的钢碗儿打砸得飞起来碰到牛牛,慌忙回身又转过院墙墙角儿,有院墙遮挡着,自然也就不会有被打飞起来的钢碗儿碰上的危险。她刚转过墙角儿,身后就传过来一声“啊”的叫声,孩子们快乐的嬉笑声也随着这一声惨叫戛然而止。她回身伸头盯着看了一阵,孩子们都已经围在一个两手捂着脑门儿的孩子身旁,你一言我一语担心地问是不是要紧。

捂着脑门儿的孩子慢慢松开了手,他的脑门上已经起了一个鸡蛋大小的青疙瘩。

孩子们瞅着他脑门儿上的青疙瘩,马上都都惊叫着说:“这么大啊!”

脑门儿上给碰出青疙瘩的孩子嘿嘿一笑说:“不疼,没事儿,接着玩。”于是,这些孩子又啥事儿也没发生过一样接着他们的砸钢碗儿游戏。

麦子松了口气,回头看着怀里的牛牛,心里还是有些庆幸转过了这个墙角儿。

这时,牛牛拧动着身子两手向伸出去,嘴里还不清楚地向远处说着“姑姑”。

麦子马上顺着牛牛伸出去的两手看过去,是玉米姐回来了!她心里一阵惊喜,抱着牛牛马上迎着玉米快步奔过去。

玉米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的干红芋秧子满头满脸的大汗,虽然干红芋秧子的分量不重,但架不住架子车上装得多,再加上从二姑家到黄庄子的路程,路远没轻重。

麦子抱着牛牛迎到玉米跟前,牛牛马上伸出两手要玉米抱抱。

玉米停下板车,用袖子膏了膏满脸的汗水,伸手从麦子怀里接过牛牛。

“咱豆子哥和蚂蚱大爷回来了。”麦子马上把这个信儿告诉了玉米。

“豆子哥回来了?”玉米惊喜地看着麦子。

“回了,去替换谷子姐下细粉了。”麦子向玉米点了点头。

“咱赶紧回看看豆子哥去。”玉米马上把怀里的牛牛交给麦子,拉起车子往自家赶。

“玉米姐,过两天咱们家的羊要卖一些,咱们家的干红芋秧子已经够剩下的羊这个年前年后吃的了,为啥你不声不响地又去二姑家拉这么多。”麦子抱着牛牛随着玉米往家赶,问。

“咱们家的干红芋秧子是够剩下的羊年前年后吃的,你想过没有?年后豆子哥和蚂蚱大爷又要走了,你跟着大舅进城念书,我也不在家,家里就只有谷子姐、春梅嫂子和牛牛。春梅嫂子还要照看牛牛,谷子姐要地里忙春根春种,哪有时间给那些羊薅青草?再说了,春上的青草也不多。多准备些干红芋秧子,春上谷子姐就不会太忙,春梅嫂子顺手扯些干红芋秧子就能伺候那些羊了。”车襻深深地勒进玉米的肩膀,玉米没有抬头回了麦子的话。

麦子琢磨了一下,马上说:“玉米姐,还是你想的周到。”

“小米姐有自己的家了,豆子哥也想不这么多,谷子姐又忙,咱们两个再不多琢磨琢磨,过了年开春后谷子姐就更忙了。”玉米说。

“前天谷子姐和春梅嫂子还商量着过了年买两个猪娃子回来喂呢。”麦子接过玉米的话说,“春梅嫂子说磨粉晒这么多的粉渣,喂两头猪要比卖粉渣能多卖点儿钱。”

“春梅嫂子说这两年有牛牛拖着,外面地里的活儿放不开手,在家就多喂几只羊,再养两头猪,这样也能多一点儿收成。”玉米接过麦子的话说,“前两天春梅嫂子还在跟谷子姐合计呢,说过了年开春还要多买些鸡娃子扁嘴子,院子这么大,支个鸡棚鸭棚院子里还宽宽敞敞的。”

“春梅嫂子这样合计,就算是她不到地里干活,有牛牛拖着,家里的这些活儿也够她每天忙活了。”麦子抱着牛牛,琢磨着说。

“过了年我不想念书了,谷子姐一个人太累了。”玉米拉着板车,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没有抬头看麦子,“我这样想只跟你一个人说了,你千万不能告诉豆子哥他们几个。我不读书了,多少能给咱谷子姐帮把手儿。”

麦子给玉米的话说得一惊,抱着牛牛不由得站住了脚步,怔怔地看着玉米拉着满满一大车的干红芋秧子超到前面去了。

玉米似乎没有觉察到麦子停下了脚步,嘴里仍在说着自己的心思:“家里要是有人帮着照护牛牛就好了,那样春梅嫂子就能跟谷子姐一起招呼家里地里了。”她的语气里还是透出了她对念书识字儿的不舍。

麦子抱着牛牛看着玉米的身影很快就被满满一车干红芋秧子遮挡住了,说不清心里是啥子滋味儿。

牛牛看不到了玉米,马上从麦子的怀里探出身子伸着胳膊要麦子追赶玉米。

麦子给怀里的牛牛拧得警醒了,马上抱着牛牛追上了玉米。

“玉米姐。”麦子追上玉米,硬着嗓子喊了玉米一声。

玉米马上转过脸错愕地看着麦子。

“玉米姐,你不能这样想,咱小米姐、谷子姐知道你这么想,心里肯定会很难过的。”麦子说,“包括咱豆子哥,也一定不会答应你不去读书了。”

玉米听麦子这么说,马上转过脸去不说话了。

麦子见玉米不说话,接着自己的话说:“豆子哥、小米姐,还有谷子姐,他们都没有读成书,现在咱们两个能读书了,他们三个对咱们两个不知道心里抱多大的希望呢,你这样想就对不住他们。虽说你是想着能帮谷子姐一把手,可毕竟眼下咱们这个家不是以前了,日子比以前宽敞,庄稼季儿有大姐家帮忙耕种,再咋也没有以前那样苦了。小米姐琢磨着让咱们两个念书识字儿,你想想小米姐没有琢磨到谷子姐一个人里里外外的忙吗?肯定琢磨到了!小米姐琢磨到了,为啥还要让咱们两个念书识字儿?不就是想着让咱们两个能念出个前景不再过这样的日子吗?只要咱们两个能念书念出去,咱们还能回过来帮着豆子哥他们一把。”

玉米给麦子的话说得咬着嘴唇皱了皱眉头。

“玉米姐,”麦子耸了耸怀里的牛牛,看着玉米说,“其实我也很心疼谷子姐,她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很辛苦,可你发现没有?当咱们两个把得的奖状给她看的时候,她那个开心劲儿比过年还高兴。看着谷子姐那个高兴劲儿,我心里又高兴又疙瘩,高兴的是咱们让谷子姐高兴了,疙瘩的是谷子姐为这个家太操劳了。我就想着一定要念书念出去,这样谷子姐的操劳也就值得了。”

玉米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蚂蚱大爷蹶蹦着两腿回来了,远远地瞅见玉米和麦子,马上就跟头把式地冲了过来,嘴里嚷着要玉米停下来让他拉车。

玉米和麦子给蚂蚱大爷的吆喝得都是一怔,马上都停下来脚步转过头来看着蚂蚱大爷。

蚂蚱大爷跟头把式地来到玉米面前,马上从玉米手里抢过车把,看着玉米心疼地怪罪说:“你看,都累得满头满脸的大汗了,也不知道歇会儿!”

玉米撒开手里的车把,用袖子膏了膏满头满脸的汗,看着蚂蚱大爷笑着说:“大爷回来了!”

看到玉米开心的模样,蚂蚱大爷也是开心地笑了笑,说:“本来大爷想在那边多待几天,那样大爷能多捡点儿废铁烂铜多卖点儿钱,可猫蛋包的车不等人,没办法,大爷就跟着他们一起回来了。”

“大爷。”玉米听了蚂蚱大爷的话,马上紧盯着蚂蚱大爷不由得喊了一声。

蚂蚱大爷给玉米的这一声喊得心里一疼。

“大爷,在外面你受辛苦了!”玉米说。

“大爷我不辛苦,看着你们几个一天天长大,大爷辛苦点儿心里也踏实。”蚂蚱大爷看着玉米,笑着说,“只要以后你们几个的日子能有个出头,大爷就算是再累点儿,那也值!”

“大爷,今年这个学期我跟麦子都得奖状了。”玉米看着蚂蚱大爷说,“我还得了个书包和两个笔记本呢。”

“是吗?咱们家玉米也是心灵巧!”蚂蚱大爷马上惊喜地说,“以后咱们家能出两个女状元了!明儿大爷给你和麦子一人买一身新衣裳,算是大爷对你们两个的奖励。走,咱们回家!”说完,他拉起了板车。

玉米见蚂蚱大爷拉起了板车,马上就跑到板车的后面帮着推车。

麦子抱着牛牛紧跟在蚂蚱大爷身旁,问:“大爷,你到下细粉那儿了吗?”

“没,你豆子哥追上我就让我回来了。”蚂蚱大爷看了一眼麦子,说,“你豆子哥说我回来还没喘口气儿,不让我去下细粉,我也就回来了。”

“咱们家有我豆子哥和我谷子姐,下细粉这活儿你就不用插手了。”麦子说,“你也在外面辛苦一年了,趁着过年这阵儿就好好歇歇。”

“好好歇歇!”蚂蚱大爷马上笑着向麦子点了点头说,“过年这阵儿大爷再琢磨琢磨,开年儿后再出去后咋的能多挣几个钱。”

“大爷,出去这一年好像你变了。”麦子转脸看了一眼蚂蚱大爷,说。

“大爷变了?”蚂蚱大爷马上不解地问。

“变了!我记得以前你老是跟我豆子哥说咋样种庄稼,这一回来就琢磨着明年咋的能挣更多的钱,这不是变了吗?”麦子说。

蚂蚱大爷听了麦子的话,哈哈一笑说:“这一年大爷我琢磨明白了,这种庄稼出大力流大汗还不挣钱,跟出去给人家干活差别老大了。同样是出大力流大汗,出去给人家干活一个劳力一年能抵上几十亩地的收成。一个劳力伺候几十亩地那还不累得脱几层皮?除去公粮、统购,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税费,再刨去种子、化肥啥的,几十亩地还抵不上一个劳力在外面一年的收入。再说了,咱们家又添了牛牛,以后也要花钱,所以大爷就要琢磨着过了年儿再出去了咋的能多挣点儿钱。在外面时我还跟你豆子哥琢磨呢,要是你谷子姐能走得开,让她去盖楼的地方卖饭也一定会不少挣钱,你可不知道,外面一碗面条就是两块五,一斤面至少能下出来三碗面条,那就是七块五毛钱。一斤面咱们这儿才多少钱?八毛五分钱!可你谷子姐走不开,眼瞅着卖饭很挣钱,咱们却挣不上这份钱。”

“大爷,是我觉得真的该重新看你了。”麦子看了一眼蚂蚱大爷,笑着说,“感觉你现在心里都是挣钱的想法儿。”

“不看不知道啊!这出去一看,真的是长见识了。”蚂蚱大爷笑了笑说,“这出去一看,你看那些整天吃香的喝辣的人,啥事儿都不干,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看咱们这些靠种庄稼糊口的老少爷们儿,整天累得要死,吃也紧张喝也紧张,碰上有个啥事儿,还会欠一屁股两肋骨的外债。看看他们,想想咱们这些老少爷们儿,心里就觉得咱们这些老少爷们儿活得太憋屈了!都说老天爷是公平的,这哪里公平了啊!”

“大爷,你以前不是说人这辈子都是命吗?”麦子马上紧盯着蚂蚱大爷问。

“以前大爷是这么想,可这一年大爷所看见的所听到的让大爷琢磨了很多很多,总觉得这不是命的事儿。”蚂蚱大爷琢磨着说,“以前呀,是大爷没见过世面儿,啥事儿也就看得短浅了,就以为人这辈子就是命,好坏都是命里注定的事儿。今年这一年,虽说大爷见的世面儿也不是多广,就是这不算多广的世面儿让大爷心里犯嘀咕了,心里老是觉得世面儿见得晚了,要是刚刚土地到户就能见见世面儿,眼下咱们该会是啥样的境况啊!”

麦子一笑说:“一直没看出来大爷你还有这样的心思。”

蚂蚱大爷也是一笑,再也没有说话。

麦子看了看蚂蚱大爷,马上皱起眉头来在心里琢磨起蚂蚱大爷来。

蚂蚱大爷伸着脖子拉着板车,因为用力两腿不再像空手走路那样不着地似的蹶蹦。

麦子怀里的牛牛忽然向前方伸开了两条胳膊,嘴里模模糊糊地喊着“妈妈”。

麦子看了看怀里的牛牛,转头顺着牛牛的胳膊向院门口看了过去。

春梅端着一盆水走出院门,一盆水泼到院门口的粪堆上,然后回转身又进了院子。

牛牛见春梅进了院子,伸着胳膊从麦子怀里探出身子,挣着向院门口模模糊糊地喊着“妈妈”。

“还是小孩子眼尖,大老远的就瞅见他妈妈了。”蚂蚱大爷看了一眼麦子和牛牛,笑着说,“他妈就那么打个晃儿,他就瞅得真真的。”

尽管年节还有几天,但整个村子里似乎已经有了年的味道,孩子们的玩耍里似乎能够感受到那种被年节间能够有好吃好喝和能穿上新衣裳诱发出来的得意和满足。那群围着麦子他们家院墙的孩子依旧是风风火火砸着他们的钢碗儿,吵嚷间彼此间很得意地炫耀着各自家计划这个年节要买多少猪肉要买多少要添啥子家具还有要买多少新衣裳,他们最得意的是各自家里要在这个年节买多少鞭炮,然后是相邀着等年三十晚上不睡觉一起赶早去拾各家没有炸响的鞭炮。

蚂蚱大爷和麦子他们进了院子,春梅正在打理一只已经给杀了的鸡。

“这不年不节的咋的还杀鸡了?”蚂蚱大爷停下车子放开手里的车把,看着春梅问。

“这不是你跟牛牛他爸回来了嘛,一年不在家了。”春梅抬头看了一眼蚂蚱大爷,笑着说,“本来我打算去集镇上买点儿肉回来,远还不说,这也眼看着要到吃饭的时辰了,来回怕是来不及了。”

“都是一家人,又不是来家的客,家常便饭就行了。”蚂蚱大爷一笑,马上正了脸色说,“刚才我出门的时候碰上麦子她娘了。”

“她回这个村子有些日子了,小米安排她住进你原来的那两间房子里,不让她住在这个院子里。”春梅手里忙乎着,回了蚂蚱大爷的话。

“她这是自己作的,孩子们不待见她也怪不得孩子们。”说着,蚂蚱大爷解开了刹在车把上的绳子结儿,然后忙活着和玉米一道从车子上抱卸车上的干红芋秧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女人如花不是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